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6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观察经尿道选择性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PV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中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PSA(F-PSA)水平和总/游离(F/T)PSA比值的变化,探讨其在PVP术后随访中的意义。方法对120例BPH患者行PVP治疗,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检测术前1h、术后24h和1个月患者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并计算游离/总PSA比值,随访比较分析手术前后PSA变化差异。结果术后24h患者血清总PSA值平均为(15.5±8.4)μg/L及游离PSA值平均为(2.8±1.2)μg/L,均明显高于术前患者血清总PSA值(4.2±1.5)μg/L及游离PSA值(0.8±0.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血清总PSA值、游离PSA值及游离/总PSA比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清中的总PSA和游离PSA水平相比,血清游离/总PSA比值是PVP术后短期及长期随访的一个更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2.
糖尿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其中以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为常见。但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症状,以下报道3例这种少见的并发症,以提高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认识。1病例报告1.1例1,糖尿病性肌萎缩 女,50岁。因消瘦、双下肢变细、无力8月就诊,既往2型糖尿病史4a。查体:脑神经无异常,双  相似文献   
63.
患者女,35岁。阴道不规则出血34d。外院查尿HCG阳性,考虑不全流产,行清宫、抗炎、止血等治疗后再次出现阴道大量出血来诊。超声检查见:子宫前位,约11.2cm×6.4cm×6.7cm,外形不规则.宫底腔内可见约4.0cm×3.3cm×2.2cm不规则混合回声团块.边清.宫颈管内可见5.4cm×4.6cm×4.0cm不规则“蜂窝”样包块,边欠清.浸润子宫壁,但与子宫壁浆膜层界清(图1),双附件无肿大,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分析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的肝脏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3年10月至2008年3月经皮肝组织活检的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98例,检测其ALT水平、HBV标志物、HBV DNA水平和肝脏组织学改变.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统计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ALT水平对显著肝脏病理改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98例患者中炎症活动指数(Hal)≥4、纤维化(F)评分≥3的患者分别占22.4%与17.3%.ALT为(0.51~1.00)×正常值上限(ULN)组发生上述病理改变的比例均高于(0~0.50)×ULN组(HAI≥4:36.4%比11.1%,χ2=8.881,P=0.003;F评分≥3:27.3%比9.3%,χ2=5.487,P=0.019).年龄每增长10岁是HAI≥4分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10,P=0.023);年龄>45岁者发生HAI≥4分的比例明显高于≤45岁者(33.3%比13.4%,χ2=4.923,P=0.027).HBV DNA<1×104拷贝/mL时,仍有14.9%的患者Hal≥4分、12.8%的患者F评分≥3分.结论 部分ALT持续正常的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在不同HBV DNA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肝脏病理改变,肝组织活检对于年龄>45岁的患者是十分重要的.0.50×ULN有望为中国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处理提供一个恰当的ALT"正常"参考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后,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的疗效和预测因素。方法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ETV治疗6个月以上获得病毒学应答者84例,分成继续ETV单药治疗组45例和ETV基础上加用Peg-IFNα联合治疗组39例,分别继续治疗24~48周。检测基线和治疗期间血清HBV DNA载量、HBV血清学标志物、肝功能指标。以HBsAg下降幅度和HBsAg≤150 IU/mL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以HBeAg清除和HBeAg血清学转换为次要疗效评价指标,同时分析基线HBsAg水平对Peg-IFN疗效的影响。组间差异采用Fisher检验。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时患者HBsAg下降幅度明显大于ETV单药组(单药组为0.24 lg IU/mL,联合治疗组为0.61 lg IU/mL,P=0.0007),且HBsAg≤150 IU/mL患者的比例也明显多于单药组(单药组为11.1%,联合治疗组为30.8%,P=0.0315)。两组的HBeAg清除和HBeAg血清学转换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在加用Peg-IFN治疗结束时HBsAg≤150 IU/mL、HBeAg清除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基线HBsAg1500 IU/mL的患者(HBsAg≤150 IU/mL:66.7%比14.8%,P=0.0024;HBeAg清除:58.3%比22.2%,P=0.0272)。结论联合Peg-INFα对已经获得病毒学应答的ETV经治患者可以获得更高的HBsAg下降以及HBsAg≤150 IU/mL的概率,基线HBsAg≤1500 IU/mL患者加用Peg-IFN能够获得更好的免疫控制。  相似文献   
66.
目的:筛选最佳的丹葛保肝复方的提取工艺。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的提取工艺后丹葛保肝复方提取物中丹酚酸B和葛根素的含量,以丹酚酸B和葛根素含量、干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优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的最佳工艺为25倍量蒸馏水,浸泡60min,回流提取2次,每次2.5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对各指标性成分的提取率均较高,可以为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免打结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组织缺损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对167例肿瘤直径<4cm的肾肿瘤患者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术中采用免打结技术分别缝合肾脏髓质和全层的分层缝合法修补肾脏组织缺损。观察肾脏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围手术期和近期并发症以及手术效果。结果:167例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平均肾脏热缺血时间(20.5±3.5)min,平均手术时间(62.1±10.6)min,术中出血量中位数30ml(10~220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中肾脏组织冷冻病例检查3例,均为阴性,术后病理检查肾细胞癌肿瘤切缘均为阴性。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7d(5~13d),2例患者住院期间肾脏创面出血,予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出血停止;术后无尿瘘病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二次手术切除肾脏病例。158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肾细胞癌患者均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9例失访。结论:对于肿瘤直径<4cm的选择性肾肿瘤病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肾脏组织免打结缺损分层缝合法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复习和再认识后腹腔镜下后腹壁解剖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建立和确认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的解剖标志,提高后腹腔镜手术操作水平. 方法 2010年1-8月,对35例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进入后腹腔和控制肾动脉之前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步解剖技术研究,记录后腹壁解剖标志的形态和位置毗邻关系,分析验证各解剖标志与肾、肾门和肾动脉的关系. 结果 后腹腔镜下可见后腹壁由膈肌的腰部、腰方肌和腰大肌以及外侧弓状韧带、内侧弓状韧带和膈肌脚构成,这些肌肉和韧带在肾门背侧附近交界移行.内侧弓状韧带横行向脊柱方向指向肾门附近,膈肌脚的弧形部分与肾动脉走行成镜像状态.35例术中均可以观察到这些解剖结构,按此标志定位肾和肾门,35例均可直接到达肾门解剖分离肾动脉和静脉. 结论 后腹壁肌肉和韧带的位置和形态相对固定,在腹腔镜下清晰可见,可以作为后腹腔镜下肾脏手术的解剖标志.参考后腹壁的肌肉和韧带解剖标志定位肾脏,解剖分离肾门和肾动脉是有效的实用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急诊手术的原因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收治的6例急诊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恶性肿瘤3例,Riedel's甲状腺炎1例.急诊手术原因:呼吸困难5例,反复发作的血管迷走反射1例.6例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3例恶性肿瘤及1例Riedel's甲状腺炎患者行姑息肿物切除或病变腺叶大部切除术以解除压迫、缓解症状.手术时间平均为202min.术后未出现出血,喉上、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气管软化等并发症.结论 急诊手术难度较大,但治疗效果较确实,对于复杂程度高的情况,可简化处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甲钴铵治疗对降低脑卒中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住院患者360例,分为脑梗死组260例,脑出血组100例,另选同期住院非脑卒中患者200例(对照组),测定其Hcy、GLU、TG、CHOL、HDL、LDL-C、FIB的水平。随机选取360例脑卒中伴高Hcy血症患者中133例(脑梗塞95例,脑出血3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甲钴胺组,半个月后再次抽血检测血浆Hcy。结果: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的Hcy含量分别为19.08±10.33umol/L、18.76±10.23umol/L,与对照组(12.17±4.61umol/L)相比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钴胺组Hcy浓度治疗后明显下降,常规治疗组治疗后Hcy浓度无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在降低血Hcy浓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甲钴铵治疗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平均Hcy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