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9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与方法:本文应用DNA合成抑制(DSI)实验对居民家庭烹调油烟进行了致突变性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烹调油烟凝聚物均可见到DNA合成抑制,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实验证实,烹调油烟中存在着引发人体细胞DNA损伤地平线性质。  相似文献   
62.
细胞凋亡与癌基因胡杰英张兰斌1(河南省肿瘤研究所郑州450003)细胞凋亡(apoptosis)又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death),是调节细胞数目及生命活动的一个积极主动过程,表现为细胞收缩、染色质浓缩,细胞破裂为膜被小体,...  相似文献   
63.
人类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 (TTAGGG) ,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的重要作用 ,端粒长短变化和稳定与细胞的衰老和癌变密切相关。端粒酶 (telomerase)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蛋白聚合酶 ,它能以自身的RNA作为模板合成端粒弥补端粒丢失 ,对维持端粒长度 ,使细胞获得永生化起重要作用。根据目前已检测的癌组织标本的统计结果分析 ,恶性肿瘤组织端粒酶检出率高达 84%~ 95 % ,而良性肿瘤及正常组织的端粒酶检出率仅 4%左右 ,端粒酶与肿瘤之间的高度相关性使之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 ,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肿瘤的…  相似文献   
64.
65.
66.
对象与方法 72例患者为我院2003年11月至2009年5月住院及门诊经外周血细胞计数、细胞分类、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诊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其中难治性贫血(refractory anemia,RA)28例,环形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 with ring sideroblast,RAS)5例,多系发育异常(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moltiple dysplasia,RCMD)12例,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 with excess of blast,RAEB)24例,5q一综合征3例.  相似文献   
67.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患者bcr/abl融合基因检测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效果判断及微小残留病灶监测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RT蛳PCR方法定期检测羟基脲(Hu)联合α蛳干扰素(IFN蛳α)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蛳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前后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情况。结果:IFN蛳α治疗组与allo蛳HSCT治疗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分别为85.7 %、100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1);两组分子生物学缓解率分别为9.52 %、87.5 %,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bcr/abl融合基因监测可以作为CML评价疗效的指标,适用于微小残留病变的监测。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体外CIK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经过IFN γ、CD3McAb、IL-2诱导、培养,获得CIK细胞.FACS检测CIK细胞的表型;用CFSE标记靶细胞以区分效应细胞,再以PI染色,FACS检测靶细胞的死亡率.结果 CIK细胞高度表达CD3、CD8 、CD3 CD8 、CD3 CD56 ,依次为089.33%、46.26%、58.98%、30.83%.CIK对NK敏感的K562及不敏感HL60、Hela均表现出较强杀伤活性.结论 细胞因子IFN γ、CD3McAb、IL-2体外诱导的单核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力和杀伤活性及非MHC限制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小鼠成体脂肪源Flk1 CD31-CD34-细胞体内外能否促进造血恢复.方法:用小鼠脂肪源Flk1 CD31-CD34-细胞作滋养层,接种造血细胞,观察培养后1~4周造血细胞数及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变化,并设对照组.30只经137Cs全身照射0.35 Gy的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骨髓有核细胞,实验组注射骨髓有核细胞及脂肪源Flk1 CD31-CD34-细胞,注射后均检测外周血和骨髓有核细胞数及CFU-GM变化,PCR检测受体小鼠体内Y染色体的表达.结果:体外实验中实验组接种后2~4周造血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接种后1~4周CFU-GM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体内实验中空白对照组小鼠移植后10 d左右死亡,实验组小鼠外周血和骨髓有核细胞数、CFU-GM从第2周起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第4周实验组小鼠骨髓细胞有Y染色体表达.结论:脂肪源Flk1 CD31-CD34-细胞能促进小鼠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70.
宫颈癌组织中Survivin、Fas与FasL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组织中Survivin、Fas及FasL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例正常宫颈组织、13例不典型增生(CIN)组织和36例SCC组织中Survivin、Fas与FasL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组织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0.00%,CIN为53.64%,SCC为94.44%,3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Fa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87.50%)与CIN(46.15%)和SCC(44.4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官颈组织FasL蛋白阳性表达率(25.00%)低于GIN(61.53%)和SCC(55.56%)组织(P<0.05).结论:在宫颈细胞的恶变和进展过程中,失控的Fas与FasL系统和与其相关的Survivin的表达对细胞逃逸凋亡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