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医药卫生   6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目的 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有效原子序数及碘浓度定量评估胃癌分化程度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双层探测器光谱CT腹部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胃癌,根据病理结果分为中高分化组16例与低分化组27例。测量胃癌病灶及同层面腹主动脉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有效原子序数和碘浓度,计算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及标准化碘浓度。比较增强各期两组各项参数的差异,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诊断效能及计算相应阈值。结果 低分化胃癌病灶增强三期有效原子序数(8.04±0.32比7.73±0.19、8.38±0.25比8.03±0.14、8.32±0.24比8.07±0.12)、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0.71±0.04比0.67±0.03、0.88±0.02比0.84±0.03、0.91±0.03比0.88±0.02)、碘浓度[(1.40±0.56)mg/ml比(0.76±0.32)mg/ml、(1.99±0.54)mg/ml比(1.24±0.28)mg/ml、(1.89±0.48)mg/ml比(1.42±0....  相似文献   
682.
孟杰  宋英  张高菊  刘渠  邓时建  胡娟  朱忠铠 《中成药》2023,(4):1377-1381
目的 探究影响川射干总灰分超标的因素。方法 采用灰分测定法、显微鉴别法、HPLC法对6个主产区及3批市售川射干样品及其肉质茎和外皮进行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检查,草酸钙含量测定,显微特征观察。结果 饮片总灰分为4.06%~6.31%,肉质茎总灰分为3.11%~3.86%,外皮总灰分为4.77%~5.29%;饮片各部位均纵向排列有草酸钙柱晶,数量很多,长10~180μm,最长可达300μm,直径20~50μm;饮片酸不溶性灰分为0.57%~0.96%,肉质茎酸不溶性灰分为0.55%~0.70%,外皮酸不溶性灰分为0.70%~0.86%;饮片草酸钙含量为2.76%~3.90%,肉质茎草酸钙含量为2.56%~3.26%,外皮草酸钙含量为3.17%~3.57%。结论 川射干因含有大量的草酸钙,导致饮片均不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总灰分不得超过2.0%的要求。因此,建议调整川射干总灰分限度至合理范围,或是以酸不溶性灰分代替现行的总灰分检查项。  相似文献   
683.
目的 本对143例≥65岁的老年呼吸道疾患进行了血清核磁共振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1H)分析,并与痰涂片抗酸染色、改良罗氏TB培养及血清抗结核菌抗体实验进行对比调查,以确定NMR^1H谱图特征在肺结核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静脉血5.0ml,及时分离血清,经处理酸化为氢基酸单体,Waoliean AC-400核磁共振仪分析,所获信息经Pulse of Fourier transform(PFT)变换,由计算机完成图谱解析。同时取患晨痰行抗酸染色、TB培养,按常规方法操作;抗结核菌抗体测定,使用酶标法。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血清中有活动性结核标志物蛋白存在,其浓度与疾病的发生和转归相关,统计学处理表明P<0.01。与其他非结核病患血清对比分析,统计学表明差异十分显(P<0.01)。结论 NMR^1H分析发现老年呼吸道疾患中结核及合并结核病人血清有4.61±1ppm特征峰表达.而非结核性的其他呼吸道疾患病人血清则无此信息表达,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评估的谱学指标。对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交叉或方法学漏诊、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更具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4.
目的:研究维、汉民族首次抑郁发作患者血清 Hcy水平及其与 P300的关系。方法选取119例首次抑郁发作患者(病例组)及117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的血清Hcy水平,采用Brain Master脑诱发电位系统进行P300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血清Hcy水平升高,P3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中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之间血清 Hcy水平和P3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血清H cy水平与P3潜伏期呈正相关,与靶P3波幅呈负相关( P <0.05)。结论首次抑郁发作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H cy代谢失衡与抑郁发作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相关,与民族因素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685.
目的:观察太子参复方对脾虚自汗大鼠的止汗作用并探讨其止汗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致脾虚大鼠的方法建立自汗模型,采用着色法观察太子参复方对脾虚模型大鼠足趾汗液分泌的影响作用,分别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受体(AchR)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太子参复方高、中剂量组能减少脾虚模型大鼠的汗点数目(P<0.05);太子参复方高、中剂量组脑组织中AchR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各给药组脑组织中AchR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太子参复方具有一定的止汗效果,其止汗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组织中AchR的蛋白表达和大脑神经递质AChR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人外泌汗腺腺上皮细胞分泌汗液。  相似文献   
686.
目的:观察畲药"十二时辰"醇提液皮肤用药的慢性毒性作用,初步评价其皮肤长期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新西兰家兔进行皮肤用药30 d涂皮慢性毒性试验,固定涂药时间,连续30 d,末次给药后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畲药"十二时辰"醇提液用于家兔皮肤慢性毒性实验期间,动物生长发育良好,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学检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畲药"十二时辰"醇提液皮肤长期用药对家兔无明显毒性,是较安全的皮肤外用药。  相似文献   
687.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不同扫描周期所测量的灌注参数对直肠癌术后骶前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10例直肠癌Mile′s术后8~120个月(平均50个月)患者,因发现骶前软组织肿块行CT平扫,发现骶前软组织肿块11个。所有病例进一步行CT灌注成像,扫描周期为1s,共扫描60s。记录CT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vol),计算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值(SSDE)。经后处理获得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手工选择性删除图像,分别获得扫描周期为2、3、4、5、6和10s时的各项灌注参数。CT检查一周内患者进行CT引导下活检,获得病理结果,并进行长期随访(27~42个月),将肿块分为复发组(6例)和瘢痕组(5例),统计不同扫描周期所获灌注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患者SSDE为(1868±173)mGy,扫描周期为1、2、3、4、5、6和10s的有效剂量分别为41.7、20.8、13.9、10.4、8.3、7.0和4.2mSv。扫描周期为1s时,两组间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7);扫描周期为2、3、4和5s时,两组间BF、BV、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48、0.000~0.028、0.012~0.028和0.008~0.039);扫描周期为6s时,两组间BF、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2);扫描周期为10s时,两组间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复发组和瘢痕组的CT灌注参数中BF、BV和PS对直肠癌术后骶前肿块的性质具有诊断意义;通过延长灌注扫描周期,可降低射线剂量,其中BV、PS值最为可靠;扫描周期5s以内时,BV、PS值可达到鉴别诊断目的,有效剂量降低至8.3mSv。  相似文献   
688.
689.
目的: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一种闽产青红酒中粗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方法:采用醇沉法,分离酒中粗多糖,以无水D-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粗多糖含量;以芦丁为对照品,在3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测定葡萄糖范围3.86~12.87μg/mL,回归方程为y=53.32x-0.021,r=0.9984;测定芦丁线性范围7.56~22.68μg/mL,回归方程为y=0.034x-0.022,r=0.9993。结论:通过测定青红酒中粗多糖和总黄酮含量,有利于对产品配方及工艺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90.
目的〓优选软脉灵颗粒剂最佳的制剂成型工艺。方法〓考察不同比例的干膏粉、糊精和可溶性淀粉分别制粒后对颗粒剂的成型性、流动性、溶化性和颗粒合格率的影响,优化软脉灵颗粒剂最佳赋形剂比例;考察矫味剂的用量,优化矫味剂的配比。结果〓软脉灵颗粒剂最佳的赋形剂比例为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4:1:2,外加0.05%甜菊糖,90%乙醇适量,所制得的颗粒成型性、流动性、溶化性较好,颗粒合格率最高,于相对湿度(80±2)%,温度(25±1)℃的条件下放置12h,其吸湿率低于6%。结论〓优选出的软脉灵颗粒剂成型工艺稳定、科学合理,所制得的颗粒各项指标表现较好,并且符合《中国药典》对颗粒剂剂相应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