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双氢青蒿素治疗恶性疟剂量与疗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2.
本文报道采用蒿甲醚注射液5天疗程成人总量480mg 治疗恶性疟121例的结果。患者平均退热时间为21.3±11.7小时,平均原虫转阴时间为75.9±15.3小时,其中100例追踪观察至28天,有5例(5%)复燃。与此同时,对30例病人进行体外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率占56.7%,由此说明蒿甲醚注射液治疗抗氯喹恶性疟疗效良好。发现个别病人出现药物热,部分病人出现一过性网织红细胞下降至略低于正常低限值的毒副反应。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蒿甲醚注射液总量480mg 5天给药方案可推荐作为今后临床扩大试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53.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迄今为止,人类尚未研制出杀灭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有效药物,因此病毒将在感染者体内长期存在,并不断破坏其免疫系统,严重影响到艾滋病(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外关于HIV/AIDS生存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多,并已开发出一些疾病特异性量表,用于预测艾滋病患者病情进展,评价药物疗效和选择治疗方案等各个方面。本文对有关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54.
在国家"523"(防治疟疾新药项目代号)任务实施50周年之际,对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素抗疟研究科研团队采用青蒿素复方防治疟疾的历程与所取得的进展进行评述。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523"项目研究小组之一,其青蒿素抗疟研究科研团队相继主持了采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不同剂型、剂量、疗程治疗疟疾的临床研究(1974~1989)、青蒿素复方(Artekin及Artequick)治疗疟疾的临床研究(1984~2006),并于近10年中在东南亚地区及非洲全力推行快速消灭传染源清除疟疾(Fast Elimination of Malaria by Source Eradication,FEMSE)的抗疟项目。青蒿素抗疟研究科研团队所做的探索与获得的成就为青蒿素类药物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全球快速消灭疟疾创建了一种简单、易行、省钱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5.
对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T) 治疗AIDS后肝损伤,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理特点、临床表现、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HAART长期使用可出现慢性肝损害,临证运用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6.
李茂清  符林春 《新中医》2009,(2):111-11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定义为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应的病名,大多将其归入消渴诊治。中医学关于消渴的病因,早在《内经》中就已经较为完备了,后世基本是继承和增补,多将本病的发病主因归属于肺、胃(脾)、肾三脏之阴所伤而形成,故有上、中、下三消之分,肺燥、胃热、肾虚之别。而笔者认为,邪侵袭人体脏腑,破坏机体阴阳平衡,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构建能表达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的DNA疫苗,并在离体与活体条件下评价重组S基因的表达。方法 将克隆的S-X基因片段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在离体转录系统与转染细胞系中表达重组S基因。并在小鼠中评价HBsAg激发抗-HBs的效果。结果 S基因的表达已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Western印迹杂交和ELISA(抗原及抗体检测)予以证实。结论 S基因已成功地实现体外重组与表达。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HIV/AIDS外周血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检测105例HIV/AIDS患者外周血可溶性CD27(sCD27)水平,CD28+CD8+、CD28+CD4+、HLA-DRCD8+和CD38+CD8+比例以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并在正常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流式细胞技术和ELISA方法检测和分析T细胞活化指标(CD2+CD8+、CD28+CD4+、CD38+CD8+、HLA-DRCD8+、sCD27)与疾病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结果 HIV/AIDS的sCD27水平和HLA-DRCD8+和CD38+CD8+比例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sCD27在AIDS C3期患者中明显升高,与B3期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D28+CD4+、CD28+CD8+、HLA-DRCD8+和CD38+CD8+比例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超过200/ul的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 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与AIDS病情进展密切相关,HIV/AIDS的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明显升高,CD4+T淋巴细胞计数超过200/μl患者的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高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μl的患者.  相似文献   
59.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使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降低,但是HAART对艾滋病病毒(HIV)潜伏池的清除效果并不理想。探索激活和清除HIV潜伏池的方法以期获得临床功能性治愈,是当前艾滋病研究的热点。正在进行研究及实践的方法有:(1)增强抗反转录病毒治疗;(2)感染早期治疗;(3)激化潜伏HIV,清除病毒潜伏池;(4)治疗性疫苗;(5)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60.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十分复杂的获得性免疫反应.肠黏膜系统是HIV复制的重要贮存库,通过艾滋病肠道症状机制的研究,发现在HIV的感染致病过程中,肠道黏膜先天免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能够改善肠道黏膜天然免疫功能.因此提出应用中医药诱导肠黏膜天然免疫可能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