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潜在的新生血管刺激物,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增加血管通透性,在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伴黄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bevacizumab(商品名Avastin)能结合并阻断所有VEGF异构体,使内源化VEGF的生物活性失效[2].对于BRVO伴黄斑水肿的患者,单次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提高患眼视力,降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但效果并不持久[3,4],联合激光光凝治疗较单一注射治疗对视力预后更好[5].  相似文献   
42.
该研究为横断面研究, 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2月至2022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术确诊的10例H3 G34突变型弥漫半球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术前影像表现。10例患者中, 男6例、女4例, 年龄15~42岁。MRI表现:肿瘤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 7例为单发病灶, 3例为多发病灶。8例肿瘤以实性成分为主, 其中7例伴囊变;2例呈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7例病灶内可见出血。10例患者中, 无瘤周水肿6例、轻度瘤周水肿2例、明显瘤周水肿2例。7例在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图上表现为扩散受限。9例接受增强MRI, 1例无强化、6例局灶性强化、2例不均匀明显强化, 其中8例可见异常增多血管影, 且常伴软脑膜和(或)室管膜强化。CT显示病灶实性成分密度高。MR波谱成像提示肿瘤代谢异常活跃。  相似文献   
43.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例不同的脑膜肿瘤患者,本文就其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总结如下,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脑膜肿瘤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患者入院到出院,针对不同时期的健康需要,采取阶段性强、目的性明确的健康教育。结果:增加了患者对骨折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增强了遵医行为,降低了并发症及伤残率,缩短了平均住院日,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收效良好。结论:将阶段性健康教育贯穿于骨科临床护理整个过程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5.
三普红景天预防急性高原病61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地区高寒缺氧,急进高原地区的人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原病,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呕吐、腹胀、浮肿、失眠、全身无力等,严重时会发展为高原肺水肿、脑水肿、高原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低血糖等。急进高原人群中存在着急性高原病易感者,对急性高原暴露反应比普通人敏感和强烈。患病率高。资料表明,急进高原人群中急性高原病患病率为50%~60%。  相似文献   
46.
韩雪  程海霞  李春丽 《癌症进展》2021,19(6):623-625,645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患儿化疗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52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经过病原菌培养结果确定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16例,感染率为22.14%.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116例患儿的感染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Kirby-Bauer纸片琼脂扩散法体外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11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共检出138株致病菌株,其中细菌122例(88.41%),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共72株(52.17%),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为27株(19.5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50株(36.23%),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为25珠(18.1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高达96.00%及92.86%,对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0.00%及64.29%,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28%,对万古霉素均未产生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高达94.74%,对四环素、氨苄西林有一定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约为40%;二者均未对亚胺培南产生耐药.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对不同的抗生素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临床需调整用药方案从而加强对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47.
月经前后诸证是生育年龄女性特有的一种以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情志异常为主的疾病。既归属于妇科病,又与心身疾病有密切关系。结合有关文献分析认为,该病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宜采用辨证论治方法从肝论治。刚柔辨证学说是人体阴阳辨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运用于临床多种病证的治疗;将其用于月经前后诸证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8.
原发性翼状胬肉760例术后复发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原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后单纯巩膜暴露法、羊膜移植法及带蒂结膜瓣转移术3种手术方式对其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随访门诊2009~2011年749例(760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情况,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复发率并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单纯巩膜暴露法复发率11.43%(24/210);羊膜移植法复发率5.19%(7/135);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复发率3.37%(14/415)。3种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1,P=0.0003),其中羊膜移植法与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疗效相近,复发率较低,两组间复发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910,P=0.34)。结论羊膜移植法与带蒂结膜瓣转移术在治疗翼状胬肉中的疗效相近,较之单纯巩膜暴露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9.
研究背景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常见于小脑的低级别胶质瘤,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本文报告1例临床罕见、发生于成人幕上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病例,其病理形态与典型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略有不同:脑组织大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围绕玻璃样变性小血管呈单层排列,即所谓的血管中心性生长。本文拟探讨含有血管中心性排列特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并讨论其与相关肿瘤的临床病理学鉴别要点,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与结果男性患者,28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大发作,抗癫药物治疗无效,脑电图检查未发现典型的癫样放电或局灶性δ波。影像学检查以额叶皮质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伴壁结节为特征性表现。术中可见肿瘤组织质地较韧,表浅为囊性结构、深部呈实质性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胞核呈圆形、卵圆形,胞质两端突起细长毛发状,围绕玻璃样变性小血管单层排列,部分区域肿瘤细胞胞核伸展呈梭形,束状致密排列或疏松星网状排列,偶见Rosenthal纤维和嗜酸性颗粒小体形成。肿瘤细胞弥漫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波形蛋白、S-100蛋白、巢蛋白和CD56,局灶性表达Olig2,不表达上皮膜抗原、异柠檬酸脱氢酶1、P53、神经元核抗原、神经微丝蛋白、突触素及CD34,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病理诊断:左侧额叶含有血管中心性排列特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术后未行放射治疗或药物化疗,随访1年余未出现癫发作,肿瘤无复发。结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以小脑多见,发生于成人及幕上者少见,含有血管中心性排列特征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形态特殊,诊断时应注意与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星形母细胞瘤、血管中心型胶质瘤、皮质室管膜瘤及乳头状型胶质神经元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50.
间歇性外斜视(IXT)是儿童常见的外斜视类型,其患病率处于各种共同性外斜视首位,主要以手术干预和保守治疗为主,但各种保守治疗的适应证、优缺点、效果等存在争议。现笔者依据近几年的研究结果,针对IXT的非手术治疗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