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EGF、TGF-α及EGFR在大鼠胃溃疡自愈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 (EGF)、转化生长因子 α(TGF α)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在大鼠胃溃疡自愈过程中的表达及其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乙酸注射制作溃疡动物模型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研究EGF、TGF α及EGFR的定位与表达特征。结果 正常大鼠胃黏膜EGF、TGF α及EGFR均为弱阳性表达 ,EGF、TGF α定位于细胞质 ,EGFR在胞质及胞膜均有表达 ,但以后者为主 ,三者的表达部位有重叠。EGF主要集中胃腺颈部 ,TGF α、EGFR在胃腺颈部、基底部都有表达。阳性表达以胃黏膜的壁细胞、颈部细胞为主。取材组在溃疡自愈过程中EGF、TGF α及EGFR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规律性的变化 ,溃疡旁组织表达比正常组织高 ,坏死组织无表达 ,肉芽组织、瘢痕组织少有表达 ,溃疡的早期表达不明显 ,溃疡的愈合期及瘢痕期表达明显。结论 ①在正常情况下TGF α/EGFR自分泌系统对维护大鼠黏膜完整性可能起主导作用 ;②溃疡在自愈过程中EGF/EGFR和TGF α/EGFR自分泌系统可能对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抑制胃酸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胃喜康提高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料显示,完全治愈的溃疡其复发率很低,因此,溃疡愈合质量(QOUH)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生长因子研究的进展,生长因子对消化道的修复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此我们设计了本课题,试图探讨胃喜康对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影响以及与QOUH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3.
胃喜康对大鼠胃溃疡愈合和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胃喜康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表明一些与胃酸分泌、细胞移行、分化、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形成及新生血管生成有关的细胞生长因子参与溃疡的愈合,故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胃喜康对胃溃疡大鼠细胞生长因子EGF、TGF-α及受体的影响,试图探讨该中药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胃喜康提高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抗复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胃喜康提高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愈合质量及抗复发的可能机理.方法: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浆膜下形成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雷尼替丁组、胃喜康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雷尼替丁及胃喜康.结果:胃喜康组溃疡指数(UI)比模型组明显低(P<0 .05),而与雷尼替丁组无差异(P>0.05),再生黏膜厚度高于模型组及雷尼替丁组(P<0.01,P<0.05);胃喜康组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血浆内皮素-1(ET-1)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胃黏膜组织前列腺素 E2(PGE2)较模型组、雷尼替丁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胃喜康可能是通过增加NO,降低ET含量,提高胃黏膜组织PGE2含量,改善胃黏膜微循环,促进黏膜修复 ,从而达到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减少PU的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化痰方对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入组的92名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46例患者,对照组除生活方式干预外,同时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活血化痰方,并从我院体检科选出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健康组,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疗效做比较,并将3组之间的菌群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菌群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结论:清热活血化痰方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便秘患者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化痰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2组均在生活干预基础上加服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次,餐前服用,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清热活血化痰方,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2组FPG、2 hPG、HbA1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P <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明显( P <0.05)。2组FINS、HOMA-IR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治疗组FINS、HOMA-IR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清热活血化痰方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对乙酸致胃溃疡大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探讨健脾益气中药促进胃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大鼠胃溃疡模型应用实验性乙酸法制备,随机分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健脾益气中药组和雷尼替丁组,连续给药治疗14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胃组织中PGE2的含量,用Morgan法原理测定胃组织氨基己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胃组织PGE2含量明显降低(P0.01),雷尼替丁组大鼠PGE2没有明显变化(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PGE2明显升高(P0.05);雷尼替丁组大鼠和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比模型组大鼠均明显升高(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胃组织PGE2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大鼠(P0.05)。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和雷尼替丁组大鼠氨基己糖含量明显降低(P0.01),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没有明显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与雷尼替丁组大鼠差异无显著性(P0.05),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与雷尼替丁组大鼠相比健脾益气中药组大鼠明显升高(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可以促进胃黏膜屏障的修复,使其防御功能接近正常水平,其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胃组织中氨基己糖、PGE2含量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蜣螂功能丰富,临床治症广泛。除了众所熟知的通二便之功,还可定惊痫,可清热解毒,可消肿散结,可拔毒生肌,可止血,可通经络而破癥瘕等。临床应用灵活,可单味取其功宏力专,亦可配伍他药以增强功效;即可外用亦可内服。然而宋元以来,多视蜣螂为峻厉之品,而不敢轻用于内科疾患,故多局限于疡科外治之中。现代《中药大词典》承袭某些本草著作的认识,认为蜣螂有毒,更使蜣螂的临床应用尤其是内服应用受到了巨大限制。因此,在这个谈毒色变的年代,蜣螂难以被临床医生正确认知和应用。据笔者多年对蜣螂的临床应用来看,无论外用内服均未发现所谓临床中毒症状,而且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为给蜣螂正名,故将笔者及临床各科相关文献报道案例进行整理,以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春和丹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护肝治疗(高糖、肌苷、维生素、甘利欣或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组53例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春和丹,水煎服,每日1剂。2组均8周为1个疗程,测定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CⅣ)]及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血清白蛋白(Alb)、白蛋白(A)/球蛋白(G)],并观察治疗前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症状、积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下降幅度明显(P<0.05);治疗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春和丹对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够修复肝脏损伤,纠正蛋白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春和丹对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春和丹低剂量组(20g/kg)、春和丹高剂量组(40g/kg)及护肝片组(1.5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以四氯化碳(CCl4)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于实验第5周开始分别给予春和丹和护肝片灌胃给药,连续5周。观察各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春和丹可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层粘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定量(Hyp);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Alb);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明显改善(P<0.05);春和丹低剂量组和春和丹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春和丹抗肝纤维化作用确切,同时够修复肝脏炎症损伤,纠正蛋白质代谢,且不同剂量春和丹与护肝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