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医药卫生   29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男.28岁。因右下肢内侧线状皮损8a就诊。7岁时发现背部出现角化性丘疹,此后皮损缓慢扩大,边缘呈堤状隆起,无不适感。曾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临床诊断盘状红斑狼疮。予以外用激素软膏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患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各系统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992.
近年来,在抗感染治疗中〔1〕常用甲硝唑与其它抗菌药物配伍治疗。临床疗效好,毒副反应低。为了合理配伍及方便临床安全用药,本文就甲硝唑伍用其它抗菌药物时,有关护理用药问题综述如下。一、甲硝唑与唑啉头孢菌素钠的伍用临床常用甲硝唑和唑啉头孢菌素钠分别静滴,既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又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有学者〔2〕模拟临床用药习惯,做了两药合用后的观察。按混合液内含甲硝唑10ug/ml,唑啉头孢菌素钠20ug/ml,即将注射用唑啉头孢菌素钠1 g与2%甲硝唑注射液250ml混合后,并进行即  相似文献   
993.
血细胞计数仪白细胞分类与手工分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细胞计数仪白细胞分类与手工分类的比较王虹,王正,袁慧茹,秦晓光笔者采用美国雅培公司CD-1600型血细胞计数仪对270名住院病人进行粒细胞、淋巴细胞、中间型(Middle)细胞三项分类与手工分类比较。将仪器分类过程中有报警与无报警的分别与手工分类进...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化骨科技术和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辅助胫骨成角短缩畸形精准矫形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2016年8月收治胫骨成角伴短缩畸形患者26例,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1~19岁,平均16.5岁。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患者6例,胫骨、股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小儿麻痹后遗症导致肢体短缩畸形3例,骨折畸形愈合16例。术前患侧肢体短缩1.5~9.5 cm,平均6.2 cm。采取数字化骨科技术分析患肢三维空间存在的畸形,模拟截骨矫形和延长的手术过程,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3D打印个性化辅助截骨矫形导航模板,借助外固定架辅助胫骨延长。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观察新生骨塑形情况、肢体延长长度、下肢力线、成角畸形有无复发。结果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18.8个月。1例发生针孔浅表感染,经清洁换药和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愈合。无骨不连、足部马蹄状畸形、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X线片示胫骨畸形完全矫正,下肢负重力线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按照术前计划完成骨延长长度,牵移骨痂矿化时间为12~20周,平均11.6周;外固定架拆除时间为18~26周,平均14.9周;愈合指数为21~78 d/cm,平均63.4 d/cm。延长过程中1例患儿膝关节屈曲活动较健侧减少15°,经理疗锻炼后好转,并完成肢体延长达到预期矫正效果。结论采用三维数字化技术辅助胫骨畸形实施精准矫形,借助外固定架辅助矫形术后肢体延长,可获得较好疗效,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微创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995.
胡君娥  陈红宇  王虹  倪利蓉 《护理研究》2004,18(10):1778-1779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以其全方位、立体化、灵活多样的信息传递方式与全新的教学模式,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我院护理部自2001年以来,开始使用CAI课件对实习护生进行多媒体授课,并经多次改进,不断充实CAI课件内涵,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地塞米松用于预防阿霉素所致的静脉炎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前 ,临床上多数化疗药物均需由静脉给药 ,而化疗药物由于刺激性强 ,易引起静脉炎 ,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并影响进一步治疗。因此 ,寻求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探讨地塞米松预防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作用 ,对家兔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 购自浙江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家兔 10只 ,雌雄不拘 ,每只平均体重 2kg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5只。1.2 化疗药物与配制 盐酸阿霉素 (ADM )每支 10mg(浙江海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配制 :ADM以生理盐水溶解 ,终浓…  相似文献   
997.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变形破坏后,形成的异常扩张和膨大部分,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据报道,胸部真性主动脉瘤的人群年发生率为5.9/10万,主动脉夹层的年发生率为10/10万。主动脉瘤常因兴奋、用力等使血压骤增而导致瘤体破裂,进而出现突然剧烈的胸部疼痛和失血性休克,甚至出现心包填塞,患者多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缬沙坦与螺内酯联合应用对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取6周龄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缬沙坦组、螺内酯组及缬沙坦+螺内酯联合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d~(-1)灌胃,治疗组均给予缬沙坦10 mg·kg~(-1)·d~(-1)、螺内酯100 mg·kg~(-1)·d~(-1)灌胃、缬沙坦10 mg·kg~(-1)·d~(-1)+螺内酯100 mg·kg~(-1)·d~(-1)灌胃,各组大鼠均于术后2周后处死。肾组织行HE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梗阻肾组织TGF-β1mRNA、BMP-7 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的TGF-β1mRNA表达增多(P0.05),BMP-7 mRNA表达则显著降低,三组治疗组TGF-β1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值均0.05),而BMP-7mRNA表达则显著增加。联合治疗组与缬沙坦、螺内酯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单用缬沙坦、螺内酯相比,联合治疗能减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999.
总结15例先天性矫正大动脉转位解剖矫治术后的护理经验.术后持续监测心率、心律、动脉压、左房压、中心静脉压、尿量、引流液.加强心功能维护和监护,合理有效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利尿剂、强心剂,增加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脏后负荷.延长机械通气使用时间,合理调整参数,加强胸腔引流管的管理.加强心律失常、低心排出综合征、腔静脉和肺静脉阻塞、出血、胸腔积液的防治.12例痊愈出院,死亡3例.术后随访9个月至4年,患者活动正常,心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为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与其它原因引起的急腹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超对63例有一次或多次阵发性急性右下腹痛,并被疑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儿进行了检查。分析病因,对原发病的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结果 本组59例患儿查明病因,并被临床或手术证实。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94%,对肠套叠、卵巢囊肿蒂扭转等诊断符合率为l00%。结论 彩超应用面广,有助于急腹症的病因的鉴别诊断。是小儿急腹症的重要影像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