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0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医药卫生   299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我校参加河北省技能统考的120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集训课程多元化认知的程度,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技能集训效果。方法:发放自行设计《本科护生对临床护理集训课程的认知》调查表,对回收问卷进行整理,采用排序、百分比等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护生认为技能集训非常必要且对集训非常期待等,通过集训绝大多数护生在获取信息的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应变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高,对集训过程也提出待改进的问题。结论:护生对技能集训课程多元化认知度较高,集训过程对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效果明显。在今后集训中应加大实验教学的投入,加强集训师资力量,设置综合性临床护理仿真训练课程。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开通时间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急诊PCI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根据开通时间分为2组,早期介入组46例(发病<6h)、晚期介入组(发病612h),2组患者均给予拮抗神经内分泌激素药物治疗,在出院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室重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和心脏功能(LVEF)情况。结果早期介入组和晚期介入组治疗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介入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缩小程度、LVEF升高程度明显优于晚期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治疗对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逆转、心脏功能的改善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局灶性机化性肺炎(focal organizing pneumonia,FOP)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65例FOP患者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65例中,男45例,女20例,年龄(56.9±9.7)岁。对患者进行分组,43例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22例为继发性机化性肺炎(secondary organizing pneumonia,SOP)(16例与感染相关、4例与肿瘤相关、2例与结缔组织病相关)。FOP的常见症状为咳嗽(78.46%)、咳痰(49.23%)、咯血(24.62%)、发热(24.62%)和胸痛(20.00%),SOP组患者咳痰、发热症状及肺部湿性啰者体征多于COP组(P<0.01)。SOP组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低于COP组(P<0.01),而乳酸脱氢酶和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COP组(P<0.05)。影像学显示:FOP中39例呈结节型,26例呈肿块型,右下肺(38.46%)及胸膜下(49.23%)分布多见;常见征象为毛刺征(58.46%)、分叶征(43.08%)、支气管充气征(38.46%)和胸膜凹陷征(32.31%)。30例通过胸腔镜手术切除病灶,随访无复发患者。非手术治疗35例:21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18例5个月内病灶基本吸收;另14例非激素治疗者,9例在随访中病灶无明显变化,3例在6个月内病灶吸收,1例死亡,1例复发。结论:FOP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发热和胸痛,病灶多呈右下肺及胸膜下分布。手术切除后无复发,激素治疗疗效佳,但考虑FOP为良性病变,应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94.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胸闷、气喘2月余伴咯血3次收治入院。患者于2010年6月份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伴气喘,夜间不能平卧,并出现痰中带血,量少。当地胸片提示"右侧胸腔积液",经抽液检查考虑为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及强的松(20 mg)抗痨治疗,胸水一度减少;后因强的松逐渐减量至半片时,胸腔积液量增多,胸闷气喘症状明显加重,遂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史,1966年曾行卵巢囊肿切除术。查体:体温37.7℃,血压130/90 mmHg,消瘦体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双阳性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产妇采用母乳喂养对其所生婴儿HBV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及分娩的HBsAg和HBeAg双阳性携带HBV产妇及其所生的婴儿各323例,将其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反应-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两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结果最终纳入297例患者,其中母乳喂养组149例,人工喂养组148例.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婴儿在出生<24 h及7月龄时的HBsAg、抗-HBs、HBeAg、HBV DNA>100 IU/mL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58.39%(87/149),低于7月龄时的95.97%(143/149);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65.10%(97/149),高于7月龄时的13.42%(20/1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75、40.49,均P<0.01).母乳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01%(3/149)和2.68%(4/149),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2.68%(4/149)和2.68%(4/149),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抗-HBs阳性率为47.97%(71/148),低于7月龄时的95.94%(142/148);人工喂养组出生<24 h新生儿HBeAg阳性率为55.41%(82/148),高于7月龄时的19.59%(29/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85.37、39.84,均P<0.01).人工喂养组出生<24h新生儿的HBsAg和HBV DNA>100IU/mL阳性率分别为4.73%(7/148)和1.35%(2/148),其7月龄时的HBsAg和HBV DNA>100 IU/mL阳性率分别为1.35%(2/148)和1.35%(2/148),两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母乳喂养不是增加HBsAg和HBeAg双阳性HBV携带产妇垂直传播风险的决定性因素,建议这类产妇在正规预防的前提下进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96.
王瑞英  王宏  周璐  王虹  雷雨  龙峰 《山东医药》2012,52(45):71-73
目的了解深圳市不同区域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其血铅水平与调查因素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深圳市区内、外4所幼儿园的489例学龄前儿童,测量其身高、体质量,检测其血常规及血铅,并进行相关因素问卷调查。结果①489例儿童的血铅均值为36.86μg/L,其中铅中毒3例(中毒率0.61%);市区外儿童的血铅均值为55.65μg/L,明显高于市区内儿童的均值(32.15μg/L),P<0.05。②高血铅组儿童身高低于对照组儿童身高(P<0.01),体质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儿童常吃爆米花、松花蛋及膨化食品,经常使用爽身粉、痱子粉、画画阅读及饭前不洗手,父母低学历及从事与铅含量高相关职业、吸烟、化妆等因素,对儿童血铅水平升高影响明显(P<0.05或<0.01)。结论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血铅均值和铅中毒率均低于全国水平;市区内、外儿童血铅水平差异较大;儿童的行为、饮食习惯,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行为习惯等,均可影响儿童的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强效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对自然衰老小鼠寿命的影响。方法 18月龄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雌雄各半,药物组小鼠给予瑞舒伐他汀5 mg/kg溶于2 mL蒸馏水中每天定时灌胃,对照组小鼠每天同时用等量蒸馏水灌胃。记录每只小鼠的死亡日期、生存天数,并计算平均寿命,绘制存活曲线。结果药物组和对照组小鼠寿命分别为(256.67±147.61)d和(231.07±121.26)d,药物组比对照组延长11.0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衰老小鼠寿命无影响,长期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柴胡有效成分柴胡皂苷D对老年膜性肾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注射兔抗鼠血清建立大鼠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连续腹腔注射柴胡皂苷D 30 d,观察柴胡皂苷D对实验动物尿蛋白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柴胡皂苷D可以降低被动型Heymann肾炎大鼠模型的尿蛋白,并对其生化指标具有改善作用。结论柴胡皂苷D对老年常见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炎)大鼠模型(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的肾功能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9.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趋势.1922年Hubert和Koessler第1次描述了重症哮喘存在气道重塑[1].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意(GINA)提出,无论轻重度哮喘,大小气道均存在急性和慢性炎症,各级气道都存在气道重塑.近年来,哮喘的小气道炎症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外在哮喘与小气道炎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我们就哮喘小气道炎症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中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ADAM33基因S1、S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体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90例COPD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DAM33基因S1、S2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应用SHEsis在线软件构建单体型并进行单体型关联分析.结果 ①病例组和对照组中S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DAM33基因S1位点不同基因型COPD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位点不同基因型COPD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C/G基因型的OR值为2.364(95%CI 1.251~4.466).③COPD病例组S2位点基因型与肺功能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显示:3种基因型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G基因型与C/C、C/G基因型相比FEV1/FVC下降更明显.④SHEsis在线软件对S1、S2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单体型CG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中,ADAM33基因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