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近三年来采用不同剂量与疗程吡喹酮治疗华支睾吸虫病248例,其中6~14岁儿童占81.5%。所用的疗法为12与14mg/kg,每日3次,连续五天(总剂量分别为180与210ms/kg),以及25mg/kg每日3次的二天疗法(总剂量为150mg/kg),治后3月用醛醚法检查,前者的粪便虫卵阴转率分别高达93.9%与100%;后者为97.7%,故25mg/kg每日3次的二天疗法为最适用的剂量与疗程。17例患者于治疗开始后收集48小时粪便淘虫,有13例排出成虫,3例排虫达百条以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告应用丙硫苯咪唑、甲苯咪唑、氧苯咪唑和噻苯咪唑治疗小鼠旋毛虫感染。甲苯咪唑组和丙硫苯咪唑组成虫减少率分别为79.8%和57.5%,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而氧苯咪唑组(43.6%)和噻苯咪唑组(21.2%)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实验结果表明甲苯咪唑和丙硫苯咪唑口服或皮下注射临床治疗旋毛虫病疗效较好;氧苯咪唑仅皮下注射对幼虫感染有效;噻苯咪唑对成虫和幼虫均未见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3.
以丙硫苯咪唑200mg、Bid、连续三d与甲苯咪唑200mg、Bid、连续三d分别治疗钩虫感染者12例和10例。丙硫苯咪唑治后第1天幼虫发育率为0.25%,治后第2—5d均无虫卵发育为幼虫。甲苯咪唑治后第1天幼虫发育率为16.23%,治后第2d幼虫发育率为21.13%,治后第3—5d亦无虫卵发育为幼虫。另外以丙硫苯咪唑400mg和甲苯咪唑400mg单剂分别治疗钩虫感染者65例和58例。其中钩虫卵阴转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4.
我院从1962年开始临床使用硫双二氯酚(Bitin或bithionol)治疗肺吸虫病以来,近期疗效满意。为了观察该药对于四川肺吸虫病的远期疗效,我们于1979年4月随访了住院病人59例,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5.
我们比较了消旋吡喹酮、左旋吡喹酮及右旋吡喹酮一次灌服后对小鼠的急性半数致死量,及95%可信限,分别为2553(2091~3G76),2463(2018~3007)与1344(1151~1568)mg/kg并对左旋吡喹酮与右旋吡喹酮;消旋吡喹酮与右旋吡喹酮的LD_(50)进行了显著性测验结果:表明左旋吡喹酮与消旋吡喹对小鼠的急性半数致死量相近,而右旋  相似文献   
36.
阿苯达唑连续治疗肝泡球蚴病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阿苯达唑连续治疗肝泡球蚴病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对6例患者采用阿苯达唑每日每公斤体重20mg连续治疗。结果黄疸均于治疗后1~2.5个月消退,血清胆红质逐渐降至正常。治疗前B超或(和)CT检查均显示肝内不均质实质性病变,肝门区模糊,胆总管或右叶胆管未显影,肝内胆管明显扩张。1例伴有胆总管与胰管扩张,脾静脉增粗,脾显著肿大。2例分别于停药后9年和3年复查时,肝内病变几乎完全钙化,可能治愈。4例仍在治疗中。治疗1年时复查,6例肝内病变明显好转,肝内胆管扩张消失。肝功能复查,除2例球蛋白升高外,均转为正常。表明阿苯达唑治疗肝泡球蚴病伴梗阻性黄疸有较好效果,长期连续治疗未见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7.
Inrecentyearsthereweremanyencouragingexperimental17andclinicalreports8,9indicatedthatthebenzimidazolecarbamate,albendazole,...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观察血吸虫感染家兔血清循环抗原的动态变化。该方法采用兔抗AWA-IgG作包被抗体,抗日本血吸虫成虫和虫卵单抗SJA111和74D11组合作Ⅱ抗,172例经粪孵毛蚴确诊的血吸虫病人中,136例循环抗原阳性(79.1%),其中轻度(毛蚴数<5只/20克粪)、中度(6-20)、重度(大于20)感染者循环抗原阳性率分别为73.4%、87.7%、92.8%,检测65例健康献血员,20例肺吸虫病人,12例华支睾吸虫病人,10倒包虫病人,交叉反应率依次为1.5%、5%、0%、0%,42例经吡喹酮治疗后的血吸虫病人用该方法复查,治后3月和6月随访粪孵毛蚴阴转者中,循环抗原阴转率分别为78.0%和92.1%,考核疗效明显优于检测循环抗体。用单抗SJA111检测感染家兔循环抗原动态变化,循环抗原于感染后3—4周可检出,7周达高峰,以后逐渐消退,而循环抗体(IgG)推迟1周出现,8-9周达高峰。实验结果表明,血吸虫病血清CAg阳性率与感染度有关,可在早期检出,检测方法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39.
腹腔接种多房棘球绦虫原头蚴感染长爪沙鼠2.5月后,用含0.2%丙硫苯咪唑(ABZ)药饵喂饲连续治疗2月(剂量240mg/kg/d).停药2月后剖杀结果:对照组泡球蚴平均湿重6.3±1.9g,治疗组平均湿重0.9±0.2g,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治疗组泡球蚴囊泡明显塌陷、破裂、生发膜坏死脱落,原头蚴与子囊大片钙化.透射电镜检查发现生发膜结构完全破坏;残存原头蚴体细胞核膜断裂缺损,常染色质明显减少而异染色质显著增多成四块状;线粒体数目减少且肿胀、裂解;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明显肿胀、解聚、胞浆内可见大量球形空泡小体。表明ABZ对泡球蚴细胞有严重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0.
华支睾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传播性寄生虫病,因进食半生不熟含囊蚴的淡水鱼而感染。该病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在我国则广泛分布于24个省区。临床上采用吡喹酮治疗本病有良好效果[1,2],但有关动物实验治疗的报道极少。三氯苯达唑是近年来由汽巴-嘉基(Ci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