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5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我国农村目前仍以人粪为主要肥料,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条件较差,因此由粪-土传播的肠道线虫病—蛔虫、钩虫与鞭虫的感染率甚高,一般在50%或以上,而且蛔、钩、鞭虫混合感染也较普遍,这是我国农村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蛲虫病也是城市与农  相似文献   
23.
以提取的大豆卵磷脂为膜材,采用逆相蒸发法制备了左旋吡喹酮脂质体(LPZQL)和吡喹酮脂质体(PZQL).用AC 920红细胞分析仪和扫描电镜检测显示:LPZQL和PZQL粒径大部分为2~4 μm,主要为大单层脂质体,对LPZQ和PZQ包裹率达98%以上.用LPZQL,PZQL和PZQ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的小鼠进行灌胃治疗,探讨了两种脂质体对小鼠抗日本血吸虫病的活性.动物实验表明:LPZQL疗效较PZQ高4倍;PZQL疗效较PZQ高2倍.脂质体作为靶向制剂,降低了LPZQ和PZQ的治疗剂量,提高生物利用度,可望成为抗日本血吸虫病的新剂型.  相似文献   
24.
25.
华支睾吸虫病是我国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在四川省流行范围也很广,患者以农村儿童为多见,大多因食生(烧)鱼而感染。第二中间宿主主要为稻田中的麦穗鱼,其感染率与感染度均较高,每条鱼含囊蚴数常达数百个。因此,患儿常引起营养不良,甚至发育障碍。近年我们在四川省资阳及德阳县观察了不同剂量与疗程的吡喹酮对该病的疗效,取得初步效果。现总结248例的研究结果,并对最佳剂量与疗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6.
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感染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观察三氯苯达唑治疗家犬卫氏并殖吸虫病的疗效。方法 :腹腔内注射感染囊蚴10 0个 /犬, 共 6只。感染后 170 d,治疗组 3犬口服三氯苯达唑 10 0 mg/ kg· d× 2 d。治后逐日粪检以 Stoll法计数虫卵。治后 38d解剖观察犬肺部虫囊和虫体情况 ,并作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感染后60 d6只犬粪便中均发现卫氏并殖吸虫虫卵。治疗后 7— 14d,治疗组犬粪便中并殖吸虫卵阴转。对照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8、24 和 2 4个 ,检获并殖吸虫成虫分别为 38、51和 4 2个 ;治疗组犬双肺虫囊数分别为 10、7和 4个 ,仅在 1犬中发现 2条较小的成虫 ,其余 2犬未检获并殖吸虫 ,减虫率平均为 98.5%。结论 :三氯苯达唑对卫氏并殖吸虫 有良好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27.
健康志愿者6人,单剂口服阿苯达唑20mg/k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药物浓度。此外监测13例华支睾吸虫病人连续服药6天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固定相为YWG ODSC_(18)-250×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0:30:0.45),紫外检测波长292nm,流速1.0ml,浓度在0.0625-2.0μg/ml之间,药物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5-0.9998)。单剂口服阿苯达唑20mg/kg后,亚砜及砜的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其T_(max)分别为4.89h、4.13h;C_(max)分别为0.52μg/ml,0.14μg/ml;T_(1/2Ka)分别为2.14h、1.75h;T_(1/2Ke)分别为6.20h、5.33h。所有标本测定结果,血浆中以亚砜为主,原药及砜的浓度甚低,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8.
阿苯达唑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9.
30.
四川并殖吸虫病119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119例病人,其中因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石蟹而感染者占95%。临床表现以内脏和皮下幼虫移行症为特征,痰和粪便中均未查见虫卵,此与卫氏肺吸虫病不同。临床上可分四型:肺型36例(30%);皮下包块型19例(16%):肺和皮下包块型53例(44.5%);脑型11例(9.2%)。病人均采用硫双二氯酚治疗,按每日60mg/kg,3次分服,每日或间日给药,总剂量60g(78例)或30g(41例),即期疗效分别为96.1%和92.3%(p>0.05)。其中59例在治后1~17年远期随防,痊愈58例(98.3%),死亡1例(脑型手术后)。病物副反应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皮疹。副反应率为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