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背景与目的:缺氧和细胞因子均能介导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的进展,但是相关机制仍未可知。探讨缺氧促进ESCC细胞中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分泌增强,进而介导肿瘤进展的机制。方法:采用三气培养箱建立缺氧模型,通过ESCC细胞系KYSE410,并采用细胞因子阵列蛋白芯片技术观察缺氧对ESCC中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通过KYSE410及KYSE30 ESCC细胞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观察缺氧对ESCC细胞IL-7分泌的影响。以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为对照组,IL-7中和抗体为治疗组,采用MTS法观察IL-7是否能够介导缺氧状态下ESCC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缺氧状态下,IL-7对ESC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信号通路定量ELISA法,检测缺氧通过IL-7对ESCC细胞系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活性的影响。结果:缺氧24 h后,KYSE410细胞中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增高,其中以IL-7最为明显。ELISA法进一步证实,缺氧能够显著诱导KYSE410及KYSE30细胞中IL-7分泌增强。MTS法及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IL-7中和抗体能够显著抑制缺氧状态下KYSE410及KYSE30细胞系的增殖及侵袭转移。信号通路ELISA法实验结果显示,IL-7调控缺氧ESCC细胞系中AKT的活性。结论:IL-7是介导缺氧促进ESCC进展的重要细胞因子,本研究为基于IL-7确立ESCC治疗新策略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面积烧伤伴有糖尿病的患者,较正常人抵抗力低,创面易出现感染,身体耐受力亦降低,并发症会增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些难度。我科2005年7月收治1例烧伤面积69%TBSA、54岁男性患者,全程采用MEBT/MEBO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病人多在夜间发作加重,甚至出现猝死。所以,做好该病的夜间护理甚为重要。本文特将5年实践中,有关该病的夜间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5年~1990年共收治支气管哮喘病人46例,有夜间哮喘发作者占36例(78%),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2岁,平均38岁。哮喘病史1~16年不等。肺功能测定(包括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出量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结果显示:36例中有30例(83%)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对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BMS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 代BMSC 随机分为2 组:LIPU辐照组和对照组。每天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结果LIPU 能够明显促进BMSC 增殖,LIPU 组辐照后细胞分裂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活跃,细胞集落更为密集;MTT 法检测LIPU 组于辐照前、辐照后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LIPU 组辐照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利用环扩增方法检测在HBVcccDNA肝组织中的表达,明确HBVcccDNA在肝组织中的分布状况,为进一步研究HBVcccDNA在乙型肝炎的致病机制及探讨乙肝治疗的新途径提供分子病理学基础.方法 采用PSAD酶消化、滚环扩增方法及使用根据HBVcccDNA与HBVrcDNA结构上的差异而设计的地高辛标记的原位跨缺口引物进行原位PCR,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显色,显微镜下观察HBVcccDNA在肝组织中表达分布,并对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论 滚环扩增方法用来检测肝组织中HBVcccDNA的表达,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对研究乙型肝炎致病机制和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及新药的研发等方面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骨折的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是骨科学的难题。目前低强度脉冲超声、电刺激、生长因子和体外高能量震动波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骨愈合而作为骨折的辅助治疗方法。本文将对这些辅助方法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了解成都市中学生饮酒现状,为制定饮酒相关的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中学生饮酒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22所初中、14所高中和8所职业学校,共5 95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有67.67%的调查对象曾饮过酒,近1年内学生曾饮酒率为54.37%,近30 d内饮酒率为27.67%,学生醉酒率为29.22%.有22.73%的饮酒者第1次饮酒的年龄≤7岁.普通初中和高中学生主要饮酒获得途径是自己购买(37.50%和40.31%)和从家里拿(35.94%和31.63%),而职业中学学生主要是自己购买(43.09%)和朋友请客(36.93%).普通初中、普通高中、职业中学学生饮酒场合主要是朋友同学聚会(49.10%,64.88%和81.61%)和家庭聚会(50.38%,53.54%和49.12%).结论 成都市中学生饮酒行为普遍,饮酒年龄也呈现低龄化.应尽早对其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以期达到更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病例-病例研究设计对118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和53例血管痉挛性CHD(X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和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88例胰岛素敏感性指数≤25%百分位点和/或胰岛素水平≥75%百分位点纳入IR组,其它83例纳入非IR组。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和超重或肥胖的优势比(OR)分别为2.29(1.06 ̄4.98)和1.89(0.98 ̄3.36),其它因素无明显统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析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诊重症心衰合并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以电脑Excel表格按照1:1比例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比组患者采用西地兰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西地兰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T离散度、心功能指标及治疗后临床指标.结果 治...  相似文献   
2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后疫情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但其内容繁多、机制复杂,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文章基于学习通平台,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改革实践和改革反馈3个方面介绍了贵州中医药大学生理学教研室作出的一些实践与反馈,以期推动教育多元化发展,助力培养医药类专业的综合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