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9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导引的主要内容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最早可见于《庄子·刻意》。导引一词出现后,古人把许多健身养生方法都归入导引。导引所包括的健身方法在古代是相当宽泛的,包含的内容虽各有不同,但都可看做一种自我调节身体气血运行、祛病健身的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大麻素2型受体(CB2R)激动剂JWH-015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认知功能下降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脑内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转化密切相关.方法 20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JWH-015对照组、AD模型组和JWH-015治疗组.侧脑室注射4μg寡聚态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和等体积生理盐水构建AD模型和模型对照组后,分别接受连续3周腹腔注射JWH-0150.5 mg/kg或等量溶剂处理.采用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皮质、海马脑区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分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几丁质酶3样蛋白(Ym1/2)mRNA表达水平.同时,取15只CB2R基因敲除C57BL/6J小鼠(CB2RKO)和5只同窝野生型(CB2RWT)小鼠按基因型和处理随机分为CB2RKO溶剂对照组、CB2RKO AD模型组、JWH-015处理组和CB2RWT小鼠溶剂对照组,用来研究CB2R对认知功能改善作用和小胶质细胞激活表型转化作用的特异性.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C57BL/6J AD模型组小鼠新奇物体识别指数显著降低(P<0.01),同时伴随皮质和海马脑区i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和Ym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均为P<0.01);而JWH-015处理可显著提高C57BL/6J AD模型组小鼠新物体识别指数(P<0.05),下调皮质和海马区iNOS mRNA表达水平(均为P<0.05),上调Ym1/2 mRNA表达水平(均为P<0.05);与脑室注射生理盐水的CB2RKO溶剂对照组小鼠相比,CB2RKO AD模型组小鼠识别指数显著降低(P<0.05),皮质和海马脑区iNOS 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为P<0.05),皮质脑区Ym1/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CB2RKO AD模型组小鼠相比,JWH-015处理组长时程给药对新奇物体识别指数无显著影响,并对皮质、海马脑区内iNOS及Ym1/2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结论 JWH-015通过特异性激动CB2R改善Aβ诱导的AD模型小鼠的认知能力下降,其机制可能与其直接作用于相关脑区小胶质细胞CB2受体,引起小胶质细胞M1/M2表型转化,减轻脑内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不良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筛选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因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手术治疗且术后同时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和急性肾损伤(AKI)的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远期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来评估患者的长期生存状况。结果120例患者被纳入研究,26例(21.7%)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43例(35.8%)患者住院死亡。1年、2年和3年累积死亡率分别是41%、41.9%和44.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中输血量、术后机械通气时长、AKI 2期、AKI 3期、出现胆红素峰值时间是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合并AKI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后AKI 2期和3期以及晚发胆红素峰值显著增加了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合并AKI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黄龙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2~5岁患儿4 mg/次,6~13岁患儿5 mg/次,1次/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黄龙止咳颗粒,2~3岁患儿3 g/次,4~7岁患儿6 g/次,8~13岁患儿10 g/次,3次/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及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13%(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痰、咳嗽、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RP、IL-1β、PCT水平降低,而免疫球蛋白A(IgA)、Ig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龙止咳颗粒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升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用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我科接诊的肺炎患儿共82例,按奇偶数字分组法,将82例病例分成研究与对照两组,每组41例。研究组予以阿奇霉素,对照组予以红霉素。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07%,对照组为36.59%,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3.1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小儿肺炎患儿中积极应用阿奇霉素,可减少药物毒副作用,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外周血髓过氧化物酶(MPO)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20年8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8例STEMI患者...  相似文献   
37.
本文以临床上常用的与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的药物为例,阐述了完全和部分激动剂、中性拮抗剂、反向激动剂和变构调节等概念的理论价值,以及这些概念在临床合理用药过程中的地位。此外,对受体信号转导过程的精细调节机制,例如激动剂介导的信号转导、受体转运、受体间相互作用及G蛋白调节物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对上述受体分子和信号转导药理基础理论的理解将有助于临床上合理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8.
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组成型活性概念的提出,使组成型激活突变体(CAM)成为研究GPCR的新方法。CAM促进了对GPCR的结构、激活机制、活性调节及病理生理的研究。通过对CAM的研究发现了GPCR激活的关键结构区域,提出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扩充的三元复合物模型"和GPCR激活过程中存在多个中间激活态的观点。CAM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野生型受体激活的失敏过程,并为疾病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9.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19岁,以"机器绞伤右前臂流血疼痛1 h"入院.专科检查:右前臂尺侧肘下3 cm至腕近侧横纹上4 cm软组织缺损,面积约15 cm×5 cm,尺骨外露,右手尺侧1个半手指感觉消失,Froment征阳性,右手血运未见明显异常.清创手术时见:尺侧屈、伸腕肌,小指固有伸肌,屈指浅肌尺侧半,尺动脉,尺神经缺损.尺骨外露.伤口污染严重.故清创时结扎尺动脉,标记尺神经,油沙覆盖创面,换药治疗.  相似文献   
40.
运用热分析技术,以模拟空气(N2-O2 4∶1)为载气,选取10℃·min-1的升温速率,体积流量为60 mL·min-1,分别对甘遂生品、甘遂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及其甘草汁拌制品进行热解特性分析。结果发现,由于萃取溶剂极性的不同,各极性部位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及数量发生变化,且随着甘草汁固体粉末加入量的增加,最大热失重速率峰均提前,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部位分别提前(157.40±1.06),3.50,(25.83±1.66)℃,但是热失重率除氯仿部位增加(2.62±5.19)℃外,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却分别减少(33.90±1.72),(19.28±1.11)℃。可见甘草汁的加入,使得甘遂的毒性部位石油醚部位及氯仿部位的热解速率增加,最大热失重速率峰的温度点降低,同时药效部位乙酸乙酯部位虽然在升温过程中亦有所下降,但是整体失重率及失重速率相对较小,达到保留药效成分的作用,证明了甘草制甘遂炮制后减毒的机制以及甘草制甘遂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同时,随着加入甘草汁比例的增大,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部位的最大热失重速率峰均提前,峰温降低,易于热解。其中石油醚、氯仿部位10∶1混合物的热失重速率相对较大,峰温较低,而乙酸乙酯则正好相反。此结论对于甘遂与甘草的比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