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4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酸奥曲肽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2.
43.
维胺酯软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维胺酯软胶囊与硬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单剂量po维胺酯硬胶囊150mg(25mg×6粒)和软胶囊100mg(5mg×20粒)后,药物在体内的经时过程。结果:药物制成软胶囊后,药物的吸收相和消除相无明显改变,但可以显著提高口服维胺酯的生物利用度,软胶囊与硬胶囊的t1/2ka分别为(1.457±0.508)h和(1.349±0.482)h,t1/2ke分别为(2.378±0.871)h和(2.744±1.097)h,tmax分别为(2.612±0.778)h和(2.649±0.700)h,cmax分别为(17.496±8.992)μg·L-1和(16.031±7.732)μg·L-1,体内平均驻留时间(MRT)分别为(3.618±0.540)h和(3.728±0.379)h,AUC分别为(93.467±54.148)μg·h·L-1和(89.658±45.814)μg·h·L-1。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69.41±29.08)%。结论:软胶囊与硬胶囊相比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44.
目的:制备环孢素A眼用pH敏感型乳剂凝胶并研究其角膜滞留性及药效学。方法:以家兔为模型动物,环孢素A眼用乳剂为对照组,利用γ-闪烁扫描技术考察环孢素A眼用pH敏感型乳剂凝胶的眼部滞留性;并建立干眼症模型,以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I test,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ce integral,FI)值为指标,结合外观评价,考察环孢素A眼用pH敏感型乳剂凝胶治疗干眼症的效果。结果:环孢素A眼用pH敏感型乳剂凝胶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在角膜的滞留时间;利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显示: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在增加SIT值方面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在降低FI值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环孢素A眼用p H敏感型乳剂凝胶显著延长在角膜的滞留时间,对干眼病的治疗起效更快,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5.
吡硫醇酯类前体药物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酸吡硫醇(又名脑复新),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一线药物,目前该药已收载于我国药典,其临床用药剂型有片剂、胶囊、注射剂,国内外未见该药脂肪乳剂的报道。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发现静脉滴注该药时易发生注射部位疼痛、血管肿胀等不适,而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差,意识尚未恢复的患者无法使用。因此我们通过酯化反应将吡硫醇制备成前体药物吡硫醇乙酯(I-tetraacetate,I-A),使其脂溶性增加,从而使药物在油相或油水界面膜中的溶解度增大。同时采用适宜处方,经高压均质制成O/W型乳剂,获得理想的前体药物静脉注射亚微乳,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减少用药刺激性,方便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46.
[目的]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5-氨基水杨酸双层包衣微丸的丸芯。[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丸芯,考察丸芯的最大载药量;考察崩解剂(CMS-Na)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考察润湿剂(不同浓度乙醇)对丸芯硬度、药物溶出速度和丸芯脆碎度的影响。[结果]平衡对工艺有利;滚圆载量和滚圆时间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最大载药量为75%(w/w);崩解剂在处方中的最大含量为4%(w/w),崩解剂含量越高,药物溶出速度越快;乙醇浓度越高,丸芯硬度越低,药物溶出速度越快,物料/润湿剂中水(质量比)需要在维持在1.6左右,才能使挤出工艺顺利进行;乙醇浓度越高,丸芯脆碎度越大。[结论]应用本实验中确定的处方和工艺参数制备出的丸芯表面光滑、坚硬,圆整度良好,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流化床包衣。  相似文献   
47.
目的:考察黄豆苷元自微乳化半固体骨架胶囊的处方。方法:通过溶解度实验、处方配伍实验和伪三相图的绘制,以自乳化时间和效果为指标,筛选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半固体载体的最佳搭配和处方配比,并制备黄豆苷元自微乳化半固体骨架胶囊。结果:黄豆苷元自微乳化半固体骨架胶囊处方中黄豆苷元(1.5%),油相为M-812N(20%),表面活性剂为聚山梨酯80(Tween 80)+RH 40(1[DK]∶1,45%),助表面活性剂为Transcutol(20%),半固体载体为S-40(15%)。该处方所形成的微乳平均粒径为39.6nm。结论:可按照最佳处方组成制备黄豆苷元自微乳化半固体骨架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制备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性质。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并测定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ζ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和累积释放百分率。结果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处方组合为: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2.0%,黄豆苷元用量为2.0 mg.mL-1,豆磷脂的用量为0.4%,Pluronic F68的用量为1.2%。所制得的纳米粒包封率为84.7%、平均粒径为170 nm、ζ电位为-35.8 mV、72 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90.3%。结论新制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度分布范围窄,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49.
药用载体星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降低水溶性药物微球制剂突释现象。方法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星状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star-poly(lactic acid-glycollic acid)copolymer,star-PLGA);采用IR、1H-NMR、GPC、DSC及葡萄糖鉴别反应确证共聚物结构,考察理化性质;以天麻素为模型药物,考察star-PLGA微球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 acid-glycollic acid)copolymer,PLGA)微球的释放行为。结果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结果与文献报道一致;凝胶渗透色谱测定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 178;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star-PLGA为非结晶态;葡萄糖鉴别反应表明star-PLGA中有共价键结合的葡萄糖。Star-PLGA微球能很好地控制突释现象,释放行为平稳,其释放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成功合成了star-PLGA(物质的量比50∶50),作为微球制剂的载体star-PLGA能降低水溶性药物的突释现象。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制备吡硫醇丙酯亚微乳并考察其性质.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吡硫醇丙酯亚微乳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并测定吡硫醇丙酯亚微乳的粒径、ζ电位和包封率.结果 确定了吡硫醇丙酯亚微乳的最佳处方工艺组合,即大豆磷脂与Pluronic F68质量比为2:1、剪切乳化时间为5 min、温度为60℃;制得的乳剂包封率为98.3%、平均粒径为133 nm、ζ电位为-27.5 mV.结论 所制吡硫醇丙酯亚微乳的粒度分布范围窄,包封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