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7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奥扎格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奥扎格雷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zagrel-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OZ-NLC),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放。方法:采用熔融-超声乳化法制备OZ-NLC,通过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与制备工艺,使用透射电镜(TEM)、激光粒度测定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X-射线衍射仪(XRD)考察OZ-NLC的理化性质,通过溶出试验评价其体外释放效果。结果:所制备的OZ-NLC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115±10)nm;Zeta电位为(-37.6±8.9)mV;平均包封率为(61.3±5.2)%;XRD与DSC表明药物以无定形形式分散于OZ-NLC中。与奥扎格雷混悬液相比,OZ-NLC的体外溶出量明显提高且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结论:熔融-超声乳化法制备的OZ-NLC对促进难溶性药物奥扎格雷的口服吸收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包衣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多西他赛阳离子脂质体,并用不同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包覆阳离子脂质体;用超滤法测定其包封率;用激光电位粒径测定仪分别测定其Zeta电位和粒径大小,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所制的羧甲基壳聚糖包覆的脂质体包封率达99.98%;Zeta电位为-12.8 mV,平均粒径为(150±17)nm。结论:本实验制备的羧甲基壳聚糖包衣多西他赛纳米脂质体具有高包封率,粒径大小均匀,体外能显著延缓药物释放的性质。  相似文献   
33.
邱立朋  杨磊  龙苗苗  刘颖  王东凯  周晖 《医药导报》2012,31(11):1471-1473
目的考察注射用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P NLC)冻干粉末处方及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优选冻干制剂的处方工艺,并评价其制剂学性质。结果以5%甘露醇溶液作为冻干保护剂,确定最终的冻干工艺。冻干后制剂粒径(124±16) nm,Zeta电位-10.8 mV,包封率67.3%,与冻干前[粒径(115±17) nm,Zeta电位-16.0 mV,包封率72.6%]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优选的冻干工艺条件下可制得稳定的奥沙利铂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冻干制剂。  相似文献   
34.
李翔  张婧  王东凯  潘卫三 《药学学报》2012,(9):1219-1226
以合成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叶酸-聚乙二醇-聚胆固醇氰基丙烯酸脂(FA-PEG-PCHL)为靶向长循环膜修饰材料,采用有机溶剂注入法制备FA-PEG-PCHL修饰的多烯紫杉醇脂质体(FA-PDCT-L),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最优处方,并通过FT-IR、1H NMR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确证;采用超滤法、透射电镜、粒径zeta电位测定仪以及荧光偏振法等考察FA-PDCT-L理化性质。结果显示,所制备FA-PDCT-L呈球形或类球形,粒径在111.6~126.9 nm内,zeta电位在6.54~14.13 mV内,包封率可达97.8%,各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较小。FA-PEG-PCHL可以降低脂质双分子膜的流动性,膜流动性与FA-PEG-PCHL中PEG分子量呈正相关。FA-PDCT-L在体外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无突释现象,随着PEG分子量的降低,24 h累计释放率分别为31.1%、27.2%及19.5%,且稳定性良好。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叶酸受体靶向的长循环膜修饰脂质体在肿瘤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叶酸受体多烯紫杉醇主动靶向脂质体(FA-PDCT-L)对S180肉瘤细胞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及体内毒性。方法:利用自制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叶酸-聚乙二醇-聚胆固醇氰基丙烯酸脂(FA-PEG-PCHL)修饰FA-PDCT-L,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脂质体与MCF-7细胞的结合机制;建立S180肉瘤细胞小鼠皮下移植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DCT注射液(DCT-I)、未修饰DCT脂质体(DCT-L)和FA-PDCT-L和模型组(生理盐水),按10 mg·kg-1·d-1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小鼠移植瘤生长变化并计算抑瘤率;采用TUNEL法测定细胞凋亡;观察各组动物肝功能及骨髓抑制血液生化指标。结果:FA-PDCTL与MCF-7细胞的结合量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组。与模型相比,DCT-I,DCT-L和FA-PDCT-L组小鼠瘤体积均减少,其中FAPDCT-L的作用最为显著,抑瘤率79.03%,凋亡指数(45.7±3.4)%。FA-PDCT-L组动物的肝功能及骨髓抑制生化指标均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结论:FA-PDCT-L通过FA-PEG-PCHL介导的细胞内化使脂质体进入细胞,显示出了比市售DCT-I更好的抗肿瘤疗效和更低的毒性。  相似文献   
36.
醋已氨酸锌是一种新型治疗消化道溃疡的药物,本文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1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口服国产的醋已酸锌胶囊剂与国外产品的相对生物利度,结果表明,国产醋已氨酸锌胶囊剂的吸收相较国外产品愉,t1/2ka分别为(0.895±0.404)h和(0.923±0.189)h,而两者的消除相基本一致,t1/2kc (1632±0.519)h和(1.3830.227)h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88.82%。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制备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性质。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并测定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ζ电位、包封率、稳定性和累积释放百分率。结果 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最佳处方组合为: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2.0%,黄豆苷元用量为2.0 mg·mL-1,豆磷脂的用量为0.4%, Pluronic F68的用量为1.2 %。所制得的纳米粒包封率为84.7%、平均粒径为170 nm、ζ电位为-35.8 mV、72 h累积释放百分率为90.3%。结论 新制黄豆苷元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度分布范围窄,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测定醋酸亮丙瑞林中醋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检测波长210nm,流动相为甲醇和磷酸盐缓冲液。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6%,RSD=0.75%。结论此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9.
5-氨基水杨酸结肠定位微丸丸芯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制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5-氨基水杨酸双层包衣微丸的丸芯。【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制备丸芯,考察丸芯的最大载药量;考察崩解剂(CMS—Na)对药物溶出速度的影响,考察润湿剂(不同浓度乙醇)对丸芯硬度、药物溶出速度和丸芯脆碎度的影响。【结果]平衡对工艺有利;滚圆载量和滚圆时间需要控制在-定范围内;最大载药量为75%(w/w);崩解剂在处方中的最大含量为4%(w/w),崩解剂含量越高,药物溶出速度越快;乙醇浓度越高,丸芯硬度越低,药物溶出速度越快,物料/润湿剂中水(质量比)需要在维持在1.6左右,才能使挤出工艺顺利进行;乙醇浓度越高,丸芯脆碎度越大。[结论1应用本实验中确定的处方和工艺参数制备出的丸芯表面光滑、坚硬,圆整度良好,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流化床包衣。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制备5-氨基水杨酸(5-ASA)果胶壳聚糖聚电解质复合物(PEC)-尤特奇结肠定位双层包衣微丸。方法 扩散实验考察PEC膜对传递系统释药速率的影响;考察PEC包衣微丸在大鼠盲肠内的生物降解性;考察膜溶胀性与阻滞释药能力和生物降解性的关系;制备双层包衣微丸并验证其结肠定位性能。结果 扩散实验表明,在模拟小肠液中阻滞释药能力较强的3种处方为:A、果胶-壳聚糖Ⅰ=3∶1, B、果胶-壳聚糖Ⅰ-HPMC=2∶1∶1,C、果胶-壳聚糖Ⅱ=2∶1;膜降解实验表明PEC包衣微丸能被结肠微生物菌群所降解;溶胀实验显示,膜溶胀比与包衣微丸的释药速率和降解性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模拟胃肠道传输的体外释药实验显示,PEC-尤特奇双层包衣微丸有效地在小肠中阻滞药物释放,在结肠中释药较快,具备双模式的释药特征。结论 5-ASA果胶壳聚糖PEC-尤特奇结肠定位双层包衣具有双模式的释药特征,具有良好的结肠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