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目的:探讨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对剖宫产术不同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4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自控经皮耳穴电刺激耳神门穴组(A组,n =80)、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眼点穴组(B组,n=80)与对照组(B组,n=80).A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行自控耳穴电刺激,取神门穴,频率为1.5 Hz,强度由产妇自己掌握,刺激30 min后行腰~硬联合麻醉,术中持续刺激至术后2h;B组取耳眼点穴,刺激方法与A组相同;C组夹穴连线等与A组相同,只是不进行电刺激.观察时间段: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T1)、胎儿剖出至子宫缝合完毕(T2)、探查腹腔至缝合皮肤切口(T3)、硬膜外腔给予吗啡至术后2 h(T4).观察项目:①各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②术中胃复安、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③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中出血量.结果:A组较B组及C组,在T3、T4时间段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在T1、T2时间段3组无差异(P>0.05);A组较B组及C组胃复安使用率降低(P<0.05);3组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差异(P>0.05).结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探查腹腔后与硬膜外使用吗啡后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但对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32.
全麻诱导时,胃内容物反流误吸易造成急性呼吸道梗阻和肺部其他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本文对全麻诱导时胃食管反流误吸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临床上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33.
主动脉缩窄手术时上下肢血压的同步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全麻下主动脉缩窄手术35例,其中前10例应用浅低温,后25例改用常温。全组麻醉后行右侧桡动脉和右股动脉穿刺置管,同步监测术中挠动脉平均压(RAP)与股动脉平均压(FAP)的变化。为了防止降主动脉阻断期间上半身出现严重高血压和出血危险,本组采用了控制性低血压,使阻断期间RAP不高于12~13kpa(90~100mmHg)。但为了防止下半身血压过低,FAP最好不低于5.3~6.7kPa(40~50mmHg)。本文提示在主动脉缩窄根治术时实施上下肢血压的同步监测与调控,不仅有利于对上下肢血压梯度的了解,判定手术效果,还有助于防止并发症,尤其是肾和脊髓的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34.
异丙酚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体外循环(CPB)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病人的脑保护作用。方法择期CPB下行CABG病人40例,年龄50~6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异丙酚组(P组)和芬太尼组(F组)。两组常规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后即刻P组持续静脉输注异丙酚4~6 mg·kg~(-1)·h~(-1),F组持续静脉输注芬太尼0.7~10μg·kg~(-1)·h~(-1)。P组术中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F组间断静脉注射咪唑安定,两组术中均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及吸入异氟烷维持麻醉。桡动脉、右颈内静脉穿刺球部置管,用于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采集血液标本。分别于麻醉诱导后30 min(T_1)、CPB开始5 min(T_2)、降温结束后5 min(T_3)、复温结束后5 min(T_4)、CPB结束(T_5)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进行血气分析。分别于,T_1、T_2、T_5、术后4 h(T_6)、24 h(T_7)、48 h(T_8)、72 h(T_9)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测定血浆S-100B浓度。术后10 d内进行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MMSE评分1~24分为有精神神经系统并发症(POMD)组,MMSE评分大于24分为对照组(C组)。结果P组、F组血浆S-100B浓度在T_(6,8)时高于,T_1,T_7时P组血浆S-100B浓度低于F组(P<0.05);术后P组POMD发生率(2/20)低于F组(6/20)(P<0.01),但是两组脑损伤症状均于术后10 d恢复正常;与T_1比较,P组与F组SjvO_2在T_3时升高,T_4时下降(P<0.05),T_4时P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高于F组(P<0.05);与T_1比较,POMD组、C组SjvO_2在T_3时升高,T_4时下降(P<0.05),T_4时C组SjvO_2高于POMD组(P<0.05)。结论异丙酚可减轻CPB下CABG病人脑损伤。  相似文献   
35.
我院自 1998年 2月以来 ,用艾司洛尔 (eslomol)控制不停跳心脏直视手术心肺转流期间的心率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 14例病人 ,男 6例 ,女 8例 ,年龄 8~ 5 0岁 ,体重 2 0~ 6 6kg ,其中室缺修补术 7例 ,房缺修补术 5例 ,二尖瓣  相似文献   
36.
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麻醉手术后尤其是老年患者麻醉术后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目的 现在从神经系统炎症反应和中枢功能减退等对POCD的影响作一综述,为防治POCD的发生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 内容 介绍POCD的发生与炎症反应、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信号通路的改变、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的改变(β-amyloid,A β)、中枢胆碱能系统功能减退等的关系.趋向 更深入研究POCD发生的病理机制,从POCD的发生原理上为预防POCD的发生和获得有效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7.
门诊手术麻醉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门诊手术麻醉新进展。全麻用药中,吸入麻醉药如七氟醚、地氟醚,静脉麻醉药如异丙酚,镇静药如阿芬太尼、瑞芬太尼,肌松药如米库溴铵、雷帕库铵,这些药物增加了门诊手术麻醉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多种局部和区域阻滞麻醉可以增加门诊手术的灵活性,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8.
经皮穴位电刺激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多种介质和内源性阿片类物质的释放,达到镇痛和镇静作用,并且能抑制心血管应激反应[1,2]。本研究以脑电双频指数(BIS)50为麻醉深度指标,并结合血流动力学和相关应激反应激素的变化,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和镇痛药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对单肺通气(OLV)时肺内分流,炎性细胞因子和自由基的影响。方法:拟行肺叶切除术肺癌病人3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A组)和对照组阿托品组(B组),每组15例,两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分别给予长托宁1 mg静注,阿托品0.5 mg肌注。两组病人分别在插管后双肺通气5 min(T1)、OLV45 min(T2)、90 min(T3)及术后2 h(T4)、24 h(T5)采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计算肺内分流率(Qs/Qt)。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单肺通气时SPO2、PaO2均较双肺通气时(T1)降低,Qs/Qt较T1增加(P<0.05);B组T2-4时SPO2、PaO2较A组下降明显,Qs/Qt较A组升高(P<0.05);两组TNF-αI、L-6和IL-8于T2时明显上升(P<0.05),与B组比较,A组T3、T4、T5时TNF-αI、L-6和IL-8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MDA在T3、T4、T5时显著升高,SOD同时呈下降趋势(P<0.05);组间比较,B组MDA在T3、T4时显著高于A组(P<0.05)。B组SOD在T3、T4、T5时较A组降低(P<0.05)。结论:长托宁可改善单肺通气病人肺内分流及降低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中七氟醚预先吸入预处理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 40例ASAⅡ~Ⅲ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醚组(S组),两组诱导前分别吸入100%氧气及4%七氟醚各10 min后诱导气管插管.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1.5~3ug/mL,S组持续吸入七氟醚,维持呼末浓度1~1.5 MAC.检测麻醉前基础值、术毕即刻、术后6h、12h、24 h血清CK-MB、cTnI、IL-6、CRP浓度.结果 术后6~24 h时点S组CK-MB、cTnI、IL-6、CRP浓度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 七氟烷预先吸入麻醉对冠心痛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具有更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