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179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61.
目的 分析康柏西普和曲安奈德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1月濮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4 mg/次。治疗组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L/(眼·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和视野调查结果,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和视盘水肿消退时间,及玻璃体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视力和视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90.00%,均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00%和10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及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眼压、神经纤维层厚度、视盘水肿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最后1次治疗时,两组患者玻璃体腔中VEGF-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可显著提高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视力和视野,有效改善治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N2O(笑气)滥用所致脑血流量(CBF)的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间于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的24例笑气滥用患者[男9例,女15例,年龄18~32(24.0±8.9)岁]脑血流灌注显像图,计算各脑区(基底节、脑中央区、小脑、扣带回、额叶、内侧颞叶、枕叶、顶叶、颞叶)与后台软件数据库的同年龄段正常人相应感兴趣区(ROI)摄取的差异统计值。差异统计值>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升高;<-1.68为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各脑区左、右双侧差异统计值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差异统计值与临床各指标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各脑区左、右两侧差异统计值均有相关性(r值:0.503~0.892,均P<0.05)。额叶、颞叶CBF降低比例较高,分别为62.5%(15/24)及70.8%(17/24);扣带回CBF增加比例较高(33.3%,8/24)。额叶(rs=0.375)、脑中央区(rs=0.305)与笑气滥用时长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了解笑气滥用患者脑血流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评价国内上市不同厂家生产的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质量状况。方法 按照国家评价抽验计划要求,采用法定检验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的整体质量水平。结果 按法定标准检验抽验209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项目为溶液的澄清度。本次评价共涉及10个局颁标准及3个进口注册标准,其方法及限度不统一,部分标准存在碳酸钠含量、纯度等安全性及有效性项目缺失的问题。建立了新的有关物质检查法,并采用LC/MS等方法对杂质的来源进行了归属,对部分杂质结构进行了推断。结论 国内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总体质量较好,但存在溶液的澄清度及原料残留溶剂不合格的情况,值得关注;现行标准有待统一和提高。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新生儿脑白质弥漫性高信号(diffuse excessive high signal intensity,DEHSI)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通过对比和随访不同类型DEHSI患儿常规MRI特征性表现、脑白质病灶演变过程及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结果,分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生后年龄、胎龄、头围与DEHSI评估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266、-0.303、-0.200,P均<0.05)。DEHSI的严重程度与矫正年龄后5个月大的患儿的各项预后指标评分(ADQ、GMDQ、FMDQ、LDQ、PSDQ)呈负相关(r=-0.423、-0.499、-0.553、-0.317、-0.453,P均<0.05)。结论宫外暴露时间可促进新生儿成熟;此外,胎龄越大,胎儿越成熟,DEHSI分级越低。MRI可区分不同分级的DEHSI及较好的评价预后,中重度DEHSI患儿预后较差,无或轻度DEHSI患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5.
目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及影像分析软件评估血流动力学因素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远端主动脉重建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数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率88.5%。随访(1.5±0.4)年,随访期内30例(21.8%)患者支架远端主动脉出现负性重建。单因素分析发现假腔有分支灌注、夹层总长度、破口数及内漏影响主动脉重建(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假腔有分支灌注和破口数是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假腔有分支灌注和破口数是影响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 应用雷替曲塞与碘化油混合乳剂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近期(术后1个月)疗效,包括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及1年、2年生存率、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AFP、CA19-9)、转氨酶及胆红素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3个月RR、DCR均高于对照(P<0.01);治疗组的1年与2年生存率分别为81.6%、5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0%和35.9%(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1.6个月,高于对照组7.3个月(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AFP、CEA、转氨酶、胆红素水平下降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雷替曲塞与碘化油经肝动脉内栓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7.
68.
输尿管结石是一常见急症。常规B超及普通X线检查,有时很难做出正确诊断。我们采用利尿B超观察输尿管结石,效果满意,报告于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情况:本组共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5~61岁,平均50.3岁。肾绞痛发作期6例,缓解期9例。常规B超检查,见肾盂及输尿管扩张  相似文献   
69.
正本科采用UPASS-Ⅱ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术后Cobb角均较术前得到有效矫正,为患者减轻了疼痛,恢复了脊柱稳定,尽早进行功能锻炼创造了条件,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5-2015-11收治的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102例,其中50例应用UPASS-Ⅱ经皮椎弓根螺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组),52例应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早卵泡期雌激素补充对高龄无明显窦状卵泡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治疗的24例高龄无明显窦状卵泡的不孕症患者,比较雌激素补充前、后卵巢储备功能指标的变化;根据所需雌激素补充时长分为A组(1~5 d)、B组(6~10 d)及C组(≥11 d),比较各组促排卵周期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1)雌激素补充后患者出现卵泡,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16.53±9.74) IU/L]较基础FSH水平[(24.87±11.02) IU/L]显著降低(P=0.032),血清雌二醇(E2)水平[108.90(93.93,222.60) ng/L]较前[10.98(0.00,21.23) ng/L]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 A组、B组及C组患者雌激素补充后卵泡数均依次减少[2.0(1.5,3.0),1.0(1.0,2.8),1.0(1.0,1.0)](P=0.019),各组的获卵率分别为80.0%、70.8%及28.6%(P=0.039)。3组间的雌激素补充后FSH和E2水平、获卵数及正常受精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雌激素补充时间与基础FSH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早卵泡期雌激素补充可能有助于高龄无明显窦状卵泡患者较快募集卵泡,继而获得卵母细胞并形成可移植胚胎,从而改善IVF/ICSI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