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内镜治疗小儿消化道异物58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内镜取消化道异物的时机选择与方法.方法应用纤维胃镜、结肠镜并配以光电显像仪对58例14岁以下儿童取消化道异物.结果成功钳取食管异物24例,胃内异物27例,十二指肠降部异物3例,结肠异物1例,无一例应用麻醉剂,无一例并发症.结论内镜处理小儿消化道异物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疗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小儿消化性溃疡14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分析小儿消化性溃疡的特征以及探讨其与幽门螺杆菌(HP)的关系。方法1400例小儿行纤维胃镜检查并对胃粘膜通过组织培养、病理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HP。结果行胃镜检查的小儿中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为105%(147/140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占871%(128/147),胃溃疡(GU)占116%(17/147),复合性溃疡占14%(2/147)。年龄为(952±291)岁,男∶女为194∶1;>6岁者占837%,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GU∶DU=1∶232;≤6岁者的GU∶DU为1∶1。十二指肠溃疡发生于球部953%(122/128),单发溃疡占445%(57/128),多发溃疡占133%(17/128),霜斑样溃疡占422%(54/128)。胃溃疡中单发706%(12/17),多发性溃疡294%(5/17),多发生于胃窦部和胃角中段。胃溃疡中HP检出率为235%(4/17),十二指肠溃疡中HP检出率为644%(56/87),溃疡复发者均伴HP感染。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学龄期以上,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复发亦与其有关。  相似文献   
23.
本文研究了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短程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除率及远期疗效,探讨初治失败后治疗方案的选择。研究对象为经胃镜检查、组织活检等确诊为Hp感染的门诊患儿192例,男118例,女74例。将本组患儿分成2组:克拉霉素组157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羟氨苄青霉素三联1周疗法;灭滴灵组35例,采用奥美拉唑、灭滴灵、羟氨苄青霉素三联2周疗法。疗程结束后4周,分别于1~36个月  相似文献   
24.
本文报告131例小儿纤维胃镜检查,病变检出率达94.7%,胃病变居首占70.2%,浅表性胃炎64例,胃溃疡14例,返流性胃炎10例,糜烂性胃炎2例.十二指肠病变次之为17.6%,球炎19例,球溃4例.36例同时作了X线钡餐检查,诊断阳性率61%.并提出胃镜检查适应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消化内镜在儿童消化道异物治疗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镜和结肠镜在儿童消化道异物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89例小儿消化道异物患儿作了内镜检查和治疗。结果 65例患儿在内镜直视下成功取出各类型异物,无一例有并发症。所有患儿均未全身麻醉或静脉麻醉。结论 应用内镜处理小儿消化道异物,安全可靠,有效,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6.
大肠镜在儿科的临床应用(附10年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至1995年12月10年间,我院应用OlympusPCF,CF-P20I,CF-P10S纤维大肠镜检查643例(695次),并经PSD-10高频电凝器摘除结肠息肉156例(182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413例,女230...  相似文献   
27.
病例摘要患儿,女,11岁,住院号190890。因面色苍黄5年余,头晕、心悸3年,于1984年10月12日入院。5年前发现面色苍黄,近3年日趋明显,口辱及指、趾甲床亦渐苍白,自觉头晕、心悸、乏力,常伴咳嗽气急、发热(体温38℃左右),曾有两次咳鲜红色血痰数口。病后在当地医院经硫酸亚铁、维生素 B_(12)、输血等治疗术见效而转入本院。病前身体健康,家族中无类似病  相似文献   
28.
胃食管反流病患儿食管压力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发病机理及食管压力监测在儿童GER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经24h食管动态pH监测确诊有病理性胃食管反流的患儿进行食管压力监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两组患儿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屏障压(BP)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短暂性下食管括约肌松驰(TLESR)现象发生例数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下食管括约肌长度(LESL)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O.05).结论TLESR在GERD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LESP和BP降低也起了主导作用,而LESL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告1985~1989年间我院应用小儿上消化道内镜检查3个月~13岁患儿162例(182次)的结果。主要症状为腹痛、呕血、黑便和呕吐。病交检出率达92%,无并发症。本组实践证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以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多见。胃镜检查安全可靠,可作为小儿上消化道疾病追踪的有效手段,有肯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0.
小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较少见。临床表现与成人不同,很容易误诊而造成严重后果。现将我院1984-1994年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16例小儿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6例中,男性10例,女性6例一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4岁,其中≥3岁7例,-6岁4倒,-14岁5例。初诊明确诊断者3例,入院后误诊急性阑尾炎伴穿孔2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肠扭转1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例,腹痛待查2例,呕吐待查2例.1.2临床表现有腹痛者14例(91.2%),其中剧痛难忍6例,8例阵发性腹痛,能忍受。有1例1.6岁男孩仅表现哭吵不安,1例3个月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