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医药卫生   13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双微导管技术栓塞复杂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背景尽管球囊或支架辅助栓塞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结构复杂的颅内动脉瘤如相对宽颈的微小动脉瘤或宽颈分叶状、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部或体部发出的动脉瘤,微弹簧圈栓塞治疗仍是一种挑战。本研究旨在评价双微导管技术栓塞结构复杂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与结果 33例复杂颅内动脉瘤位于前交通动脉(7例)、后交通动脉(14例)、眼动脉段(3例)、脉络膜前动脉(3例)、小脑后下动脉起始部(3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2例)和基底动脉顶端(1例)。动脉瘤颈宽/体宽平均为0.80±0.21(0.53~1.33)、体宽/高度为1.12±0.37(0.55~2.12)和高度/颈宽为1.26±0.41(0.65~2.96);瘤颈直径≥4mm者7例、颈宽≥高度者9例、颈宽≥体宽者8例;微小动脉瘤(最大径≤3mm)9例,有重要分支血管自瘤颈发出者13例。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施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并且获得成功,其中动脉瘤致密填塞19例、瘤颈残留14例,术后脑血管造影检查12例弹簧圈襻突出于瘤颈之外,但均不影响血流。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者3例、0~1分者30例;仅1例患者术后1年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瘤颈微弹簧圈少许压缩,且动脉瘤瘤颈呈"狗耳朵"样再通显影。结论双微导管技术栓塞颅内复杂动脉瘤可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人群中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对冠脉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化的肾脏疾病饮食改良公式(MDRD)计算eGFR,比较不同MDRD-eGFR组在临床生化指标、狭窄冠状动脉支数、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积分等方面的差别。结果糖调节受损组、糖尿病组及总体人群中,狭窄冠脉支数、Gensini积分与MDRD—eGFR均呈负相关性(P〈0.05),与肌酐均呈正相关性(P〈0.05)。MDRD-eGFR〈60mL·mm-1·(1.73m2)-1 组狭窄冠脉支数多于60~89mL·min-1·(1.73m2)-1组及≥90mL·min。-1·(1.73m2)-1组,Gemini积分也高于其余两组(均P〈0.05)。校正年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及尿酸因素后,狭窄冠脉支数、Gensini积分与MDRD—eGFR之间均呈负相关性,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051和-0.022(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MDRD—eGFR为发生3支及以上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代谢异常人群具有较高的冠心病患病率,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与冠脉病变程度具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且为发生多支冠脉病变(≥3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3.
目的回顾性分析1例下肢外伤性动静脉瘘(AVF)患者及国内外文献中下肢外伤性AVF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中有关下肢外伤性AVF文献,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例下肢外伤性AV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中英文文献,28例患者资料分析显示患者在外伤后1 d^34年出现临床症状,且26例患者发生延迟诊断,25例经过外科手术或者介入治疗都恢复良好。本例患者因“左小腿疼痛2月余”入院,诊断为左侧小腿中下段异物残留和左小腿AVF,行左下肢AVF栓塞术和左小腿异物取出术后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下肢疼痛完全消失。结论下肢创伤后持续肿胀和疼痛,应考虑AVF的可能性,并根据瘘口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治疗。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应用国产T-Free假体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国产TFree假体(后稳定固定平台型假体,PS型)行TKA治疗39例膝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1膝)。按HSS评分标准进行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三方面的评价。结果 39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术前为(39.1±8.5)分,术后12个月为(89.2±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国产T-Free假体行TKA能纠正患者下肢屈曲、力线畸形,消除行走疼痛,减少伸膝受限,重建膝关节稳定性,具备高屈曲度功能,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大鼠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与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干预;假手术组仅切开颈部皮肤,暴露左侧颈总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加味温胆汤治疗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然后分别给予蒸馏水灌胃和加味温胆汤灌胃。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12、24、48、72 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ZeaLonga评分并检测脑组织 JAK2、STAT3蛋白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加味温胆汤治疗组大鼠均出现神经功能缺损,ZeaLonga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5)。(2)与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各时间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温胆汤加味治疗组大鼠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灰度值明显降低(P<0.05),缺血再灌注后24 h温胆汤加味治疗组磷酸化JAK2、磷酸化STAT3灰度值表达高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3)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各时间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加味温胆汤治疗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而缺血再灌注后24 h加味温胆汤治疗组大鼠脑细胞凋亡率低于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引发JAK2、STAT3通路激活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和凋亡,加味温胆汤可通过抑制JAK 2S/TAT3通路活化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CIRI。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慢性丙型肝炎(丙肝)感染者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 B)的效果。方法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筛选方法选择聊城东昌府区18-59岁的慢性丙肝病例,且血清乙肝病毒(HBV)表面抗原(HBs Ag)、抗HBs Ag抗体(Anti-HBs)、抗HBV核心抗原抗体(Anti-HBc)均阴性,抗丙肝病毒(HCV)抗体和HCV RNA阳性者为病例组;按照1∶2配比选择以上五项指标均为阴性的人群对照组。采用0-1-6月程序为所有研究对象接种3剂次Hep B,比较两组人群免疫后1个月Anti-HBs免疫应答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结果病例组、对照组Anti-HBs阳转率分别为100%(17/17)、100%(34/34);低应答率分别为23.53%、2.94%(χ~2=5.43,P=0.02);正常应答率分别为29.41%、41.18%(χ~2=0.67,P=0.41);高应答率分别为47.06%、55.88%(χ~2=0.35,P=0.55);GMC分别为563.46m IU/ml、1 270.70m IU/ml(t=1.50,P=0.1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丙肝感染是Hep B免疫应答的危险因素。结论慢性丙肝感染者接种Hep B后免疫应答弱于健康人群;需增加接种剂量或剂次以提高其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7.
背景:神经组织再生的特殊性导致始终没有一种成熟和完整的系统来解决神经组织节段性损伤后的修复问题。利用组织工程的方法去实现这个目标具有极大的难度与挑战性。目的:研制一种可用于临床神经损伤修复的人工神经桥接物,并对其进行微观空间结构的研究。设计:开放性实验研究。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11/2003-01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Ⅰ型胶原蛋白、Ⅳ型胶原蛋白、明胶购于美国Sigma-aldrich公司。方法:制备桥接材料:分别将Ⅰ型胶原蛋白和Ⅳ型胶原蛋白放入0.05 mol/L醋酸溶液中高速搅拌制成悬浊液,混合两种悬浊液保持4℃恒温搅拌,制成胶原蛋白和硫酸类肝素的悬浊液,抽真空静置后注入内径为3 mm的硅胶管中密封两端,分别以5种不同速度(10×10-5 m/s,5×10-5 m/s,2.5×10-5 m/s,1.0×10-5 m/s,1.0×10-6 m/s)进行冷淋、赋型。行大体观察。并将以不同速度制成的各组材料切成横截面、纵截面以及45°斜截面以备光学显微镜观察。同时在扫描电镜下进行内部微管结构的观察,并进行材料内部的微管直径的计算,实际孔径=(放大率×微管面积)÷(标尺长度×孔周长)。主要观察指标:①桥接材料的大体观察结果。②桥接材料的显微镜观察结果。③桥接材料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以及材料内部的微管直径。结果:①大体观察:制备出的材料均为规则的圆柱体,且外型均匀。柔韧性较好,质地均匀,弹性较强。②光学显微镜结果:材料外表面为全封闭结构,无孔裂;表面光滑平整,连续性好。③电镜观察结果:材料的外表面为叠瓦状,内部的微管结构均匀,走行一致,且基本相互平行;纵向走行的微管之间相互独立,且呈封闭状态,无互通的桥连管道相连接,与生物体神经的纤维束的走行特点完全相同。材料内部微管的横截面基本为圆型,形状较为规则,直径大小较为均匀。材料内部的微管连续性好,无中断或横隔,且微管的小梁壁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褶皱。材料内部的微管直径为197.3~258.8μm。结论:利用生物相容性较好且可降解的胶原和明胶经混合溶解及冷淋后形成具有单一纵向微管的神经桥接物,具有与正常神经高度仿生的微结构,可用作基础研究与临床神经损伤修复的替代物。  相似文献   
58.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大量滥用抗生素,细菌形成的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尤其是肠杆菌带来的耐药严重的威胁着感染病人的恢复.肠杆菌形成的耐药包括自身固有耐药和获得性耐药,在很大程度上与细菌自身的基因发生改变有关.该文从这两方面对肠杆菌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9.
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是一种传染力强,人群普遍易感,高度致病性的一种呼吸道病毒,已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普遍免疫力低下,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高危人群,致死率高。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如何实施肾脏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本文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点和不同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优缺点,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肾脏病的替代治疗方案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翻译、修订形成汉化版全膝关节置换评估分析系统(“NKSS 2.0评估分析系统”),并评价其效度和信度。方法:将英文版NKSS通过规范的翻译、回译、预测等程序,修订为汉化版(NKSS 2.0评估分析系统)。根据对190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测量结果,分析量表的可行性、效度和信度。结果:NKSS 2.0评估分析系统内部一致性各领域Cronbach α系数范围为0.708—0.856;重测信度较佳,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为0.91(95%CI 0.85—0.94);建构效度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0.69;P<0.05)、牛津大学膝关节评分(OKS)(r=-0.77;P<0.05)、SF-36健康调查简表的生理功能(PF)(r=0.73;P<0.05),体痛(BP)(r=0.62;P<0.05)和一般健康(GH)(r=0.52;P<0.05)等维度相比具有中度到强的相关性。结论:修订的汉化版NKSS 2.0评估分析系统有好的效度和信度,适合我国TKA人群生存质量评估,为进一步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