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3等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探讨在哮喘发病与治疗过程中这些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对哮喘治疗的影响。方法 27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单用激素(A)组、激素联用β2受体激动剂(B)组以及单用β2受体激动剂(C)组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进行诱导痰标本采集,用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IL-13、IL-6、IL-10以及TNF-α浓度。结果 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13、IL-6、IL-10以及TNF-α浓度均高于对照组,A、B两组患者痰中IL-13浓度随着治疗进程、症状以及肺功能改善而显著降低。在治疗开始2周后,IL-6、IL-10浓度升高,TNF-α浓度降低,此后,没有出现显著性浓度变化。结论 IL-13有可能是哮喘发病中的关键因子,拮抗IL-13可能有助于减少激素治疗的剂量,抗IL-13治疗在哮喘治疗中的潜能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2.
探讨支气管哮喘血浆内皮素-1含量及肺功能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技术测定支气管哮喘急性期26例,缓解期23例和健康对照组22例的血浆ET1含量,测定肺功能。结论ET1和支气管哮喘急性有关,并影响肺功能。  相似文献   
43.
RNA干扰技术在肺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是1998年Fire等在研究秀丽新小杆线虫基因组计划时,第一次在线虫中阐述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能特异性和选择性明显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而命名的新技术,随后在全球广泛开展和应用,并在其他动物如果蝇、锥虫、涡虫等相继得到证实,迅速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特别是2001年,Elbashir等[1]在杂志上载文证实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RNAi现象,揭开了RNAi进入高等动物基因研究领域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4.
福建省127例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福建省127例治愈出院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简称甲型流感)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总结福建省2009年5-7月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127例甲型流感病例的临床资料,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结果 127例甲型流感病例中,男72例,女55例,均治愈.发病中位年龄为21岁(5个月至58岁),潜伏期1~12 d.年龄≤5岁病例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为(8.2±4.1)d,较>5岁病例的症状持续时间长[(5.4±3.0)d,z=3.182,P<0.01].本病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及咽痛等流感样症状.中、高度发热组症状持续时间为(6.4±4.0)及(6.8±3.2)d,明显高于无发热组及低热组[(4.7±2.4)及(4.8±2.1)d,Hc=9.729,P<0.05].白细胞升高者症状持续时间为(8.5±4.2)d,明显高于白细胞低下及正常组[(6.3±4.7)及(5.4±2.8)d,Hc=4.729,P>0.05].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者症状持续时间为(6.8±3.3)d,明显长于正常组及淋巴细胞减少组[(5.2±3.2)及(5.4±3.4)d,Hc=10.105,P<0.05].6例X线胸片出现斑片状阴影,与X线胸片正常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比较无明显不同[(8.1±5.7)及(5.6±3.1)d,z=1.286,P>0.05].125例患者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发病48 h内用药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为(4.7±2.2)d,较发病48 h后用药的患者症状持续时间[(7.4±4.1)d]明显缩短(z=4.907,P<0.01),治疗效果佳,并发症少,预后良好.结论 本组患者临床症状较轻,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症状持续时间与年龄、发热程度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密切相关,≤5岁、体温>38℃、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升高者症状持续时间长;早期应用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本病病程有自限性,未发生合并症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5.
冠状动脉瘤是颇少见的疾病,国内文献未见报道。现将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1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于下。病历摘要:男性患者,48岁,住院号60355。因反复发作心悸胸痛3年为主诉于1986年10月入院。发作时胸前区闷痛约5~10分钟缓解,曾诊断为“冠心病”,应用扩冠等治疗,无明显疗效。无胸部外伤史。查体:血压110/70mmHg。心界不扩大,心率80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哮喘中的发病机制以及诊疗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E)测定33例哮喘患者诱导痰的上清液及血清中IL-13、TNF-α,同时用肺功能仪测定FEV1%pre及计数痰涂片中嗜酸粒细胞,与20例健康对照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IL-13、TNF-α与痰炎症细胞及FEV1%pre的关系。结果:1哮喘组痰LogIL-13的浓度2.09±0.25pg/ml、嗜酸粒细胞/白细胞%(EOS/Leu%)15.8±5.7%、痰TNF-α浓度58.38±13.28pg/ml高于对照组的LogIL-13的浓度1.71±0.19pg/ml、EOS/Leu%1.6±0.4%和TNF-α浓度15.20±4.99pg/ml,有显著性差异;2哮喘组痰IL-13浓度与痰内EOS/Leu%呈正相关(r=0.823,P=0.000),与FEV1%pre呈负相关(r=-0.752,P=0.000)。结论:哮喘发作时IL-13、TNF-α浓度及嗜酸粒细胞明显增高,提示IL-13可能通过对嗜酸粒细胞的调节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同时IL-13参与哮喘呼吸道炎症及其呼吸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47.
林挺岩 《临床荟萃》1989,4(11):497-497
肝窦状核变性又称Wiloson氏病(简称WD)1912年首先由Wilson报道,迄今已70多年,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疾病。本文报告9例结合近几年文献复习,着重在诊断、治疗、预防方面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8.
为了提高对老年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的认识,本人就收治的60岁以上结核性胸膜炎50例进行分析,与同期住院的青年(40岁以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5例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208例老年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以156例健康老年人作对照组。发现疾病组血清β_2—MG 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血清β_2—MG 值随着老年合并疾病的增多而增高,其中112例高血压病老年人随着高血压病情的进展,血清β_2—MG 值和阳性率亦增高,较尿素氮、肌酐增高更早期、敏感。  相似文献   
50.
随着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深入研究,肺功能检查可基本上反映出该病的病变程度.但有时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本病仍难以得到完善的解释.而酶学检查在COPD患者的应用研究仍鲜见报道.本文对COPD患者的酶学改变和肺功能改变进行相关性探讨,旨在为COPD患者提供一些有实际意义和客观的指标.1 材料与方法确诊的150例COPD患者分为急性期组和缓解期组.急性期组共80例,男55例(68%),女25例(32%),平均年龄55.2岁;缓解期组共70例、男47例(65%),女23例(35%),平均年龄53.3岁.LDH、CPK测定:LDH和CPK肌酸磷酸激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