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13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自然干燥法与脐部包扎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82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采取脐部包扎法予以脐部护理;选取778例新生儿设为试验组,采取自然干燥法予以脐部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出血、脐炎的发生率以及脐残端脱落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轻度脐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重度脐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干燥法对新生儿脐部愈合是安全的,且更方便和更经济,对新生儿脐部护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我院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行血液透析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透析期间导管感染、导管脱落、出血、血栓及流量不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我院自制卫生习惯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卫生习惯。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卫生习惯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在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患者中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导管感染、脱落及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水柱深度对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8例.常规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3cm~4cm,观察组采用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水封瓶保持直立,比较两组病人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病人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常规组.[结论]在护理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自发性气胸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时采用长玻璃管浸没在液面下1cm~2cm,能有效地加快气体排出,缩短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34.
当下,我国医药市场上人血白蛋白供应异常紧张,国内民众存在着迷信及误用人血白蛋白的情况,有人误认为人血白蛋白是"救命稻草",一时间,人血白蛋白炙手可热,其市场价格也随行就市。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小儿睾丸成熟型畸胎瘤的误诊原因,提高小儿睾丸成熟型畸胎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4例误诊为睾丸鞘膜积液的睾丸成熟型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患儿拟行睾丸鞘膜翻转术,术中考虑睾丸畸胎瘤,改行患侧睾丸加精索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睾丸成熟型畸胎瘤.全部病例痊愈出院,随访1~10年均无复发.结论 以睾丸鞘膜积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小儿睾丸成熟型畸胎瘤易误诊为睾丸鞘膜积液.对该疾病的警惕性不高,病史采集及体检不细致,没有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妇科行择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者61例,其中32例围手术期不用抗生素(A组),29例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B组)。结果:患者的总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最高体温、术后HGB、术后第一天白细胞数、术后白细胞升高比率、术后发热率及术后引流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20例,阴道引流管9例,腹腔引流+阴道引流1例;B组腹腔引流22例,阴道引流7例。A组中术后阴道残端出现肉芽或缝线者4例,B组有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A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术中出血,严格止血,围手术期可能不需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血清和尿液标本中巨细胞病毒(CMV)DNA的检测对肾移植受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74例临床肾移植受者血清与尿液中巨细胞病毒DNA载量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4例受者中尿液标本CMV-DNA阳性率(16.1%)明显高于血清(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尿液标本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清标本。结论临床选择CMV的送检样本类型对提高其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能较大地提高肾移植受者CMV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机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性休克合并达到RIFLE诊断标准功能衰竭阶段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63例,根据治疗开始时机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早期组(n=33)诊断后12 h内开始CRRT,晚期组诊断后48 h后开始CRRT(n=30),比较2组患者生存率,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年龄、手术情况、病史和疾病危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Rank检验,2组各时段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Cox回归分析提示,血乳酸和APACHEⅡ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RRT治疗开始时机选择对于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短期预后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9.
慢性肺心病是由于肺部、胸廓或肺血管病变等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造成右心室肥大,甚或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其急性发作的诱因主要是呼吸道急性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缺氧和CO_2潴留引起呼吸性酸中毒,继之发生右心衰。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可互相影响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用时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6h集束治疗措施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为筛选出降低病死率的保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感染性休克患者255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达标组52例、未达标组203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休克6h集束治疗方案在平均动脉压(MAP)、尿量、中心静脉血饱和度(ScvO2)、1h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前留取标本培养等各项指标均达标,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cvO2及尿量达标是6h集束治疗降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cvO2≥70%及尿量≥0.5ml/(kg·h)是6h集束治疗降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