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6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阿替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患者围术期易发生心肌缺血,围术期发生心肌缺血者较无心肌缺血者出现心脏病态事件的危险性增加约9 倍,而β-受体阻滞药可预防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动态心电图(Hoher)和肌钙蛋白Ⅰ(cTnI)观察阿替洛尔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葡萄糖非耐受血症和胰岛素耐受血症同时出现严重创伤的常见现象。胰岛素的β-细胞,前胰岛素在裂解酶的作用下生成胰岛素和结合肽(C-肽)。分泌到肝门血液中的胰岛素和C—肽总量相等。肝脏摄取胰岛素约60%,但几乎不摄取和降解C—肽。所以,测定血浆C—肽比测定血浆胰岛素能更可靠地反映胰岛素分泌状况。因尿中的C—肽排泄率与它在血浆中的水平非常相关,同时测定24h 尿中C—肽可相对地反映内源性胰岛素的分泌状况。本文的研  相似文献   
23.
对6例中晚期外生型子宫颈癌患者行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子宫动脉32P-玻璃微球(32P-GMS)灌注术,照射剂量6000~8000cGy,术后3周局部肿瘤脱落。表明32P-GMS可引起局部内照射及栓塞作用,患者无全身不良反应,无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灌注后4~5周,对4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2例作了外照射。本组患者随访1~1.5年均存活。32P-GMs治疗宫颈癌安全、可靠、一次性完成,对工作人员无辐射危险。  相似文献   
24.
在很多化验室内,因设备不完善,在血清反应中作血消灭能加温时,因没有电而不能使用温水箱,於是使用了煮沸消毒加热法保温,以代替温水箱。但此法操作时必须经常有人管理,这样对人力很是浪费,同时又需燃烧很多酒精。为了节省人力和财力,兹介绍我们初步试用的广口热水瓶进行血清加温灭能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对5'-核苷酸酶(5'-NT)与碱性磷酸酶(AIJP)进行测定,探讨5'-NT在肝胆疾病与骨科疾病中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1—2月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另选择2012年1—5月在肝胆外科住院患者48例(各类肝胆疾病组)和骨科住院患者15例(骨病组),测定三组受试人员5'-NT与ALP水平。结果各类肝胆疾病组患者的5'-NT、AIJP水平显著高于骨病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NT是诊断肝胆疾病的特异性指标,与ALP联合应用可鉴别诊断肝胆疾病与骨骼疾病。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索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应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9年09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采用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对照组,n = 38)和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组(观察组,n = 38),治疗3 个月后对主要终点(心脏超声指标及MACE事件发生率等)、次要终点和安全性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血压、NT-proBNP指标降低(P<0.05);观察组LAd、LVEDV、LVESV的降低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性变长(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距离增长更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抑制心室重构及预防心衰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相比于缬沙坦表现更早且更有效,临床应用安全,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7.
尿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其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以及肾小球系膜区为主的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并出现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1〕。为了探讨尿中细胞外基质成份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我们对83例糖尿...  相似文献   
28.
腹式子宫肌瘤摘出术10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子宫肌瘤摘除术对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对本院1993~1996年106例子宫肌瘤摘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6例患者术后经过均良好,无感染及出血等并发症。随访95例,术后80%月经恢复正常。95例中有生育要求者30例,其中20例术后妊娠,妊娠率为66.67%,平均受孕时间为11.9个月,无妊娠子宫破裂发生。106例术后有4例复发。结论:子宫肌瘤手术治疗中,子宫肌瘤摘除术的应用日趋增加。摘除肌瘤保留子宫不但能明显改善症状,对要求生育者术后妊娠率可达50%以上。为减少肌瘤的复发,术中应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29.
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MTS_1/p16基因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困MTS1/p16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浆液性囊腺瘤,20例交界性策液性囊腺瘤,65例浆液性囊腺癌及有癌转移的阳性盆腔淋巴结中p16基因蛋白表达,用PCR-SSCP分析10例浆液性囊腺癌中有无p16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结果:正常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及有癌转移的盆腔淋巴结中,p16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55%、55%、12.3%、0%;10例浆液性囊腺癌均未发现p16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结论:p16基因功能失活可能与卵巢癌发生、发展相关,p16基因表达的检测可能成为判断浆液性卵巢肿瘤恶性度及预后的指标;浆液性卵巢癌p16基因突变率较低,可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并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薄层色谱—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薄层色谱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含量的方法。以甲醇为溶剂进行提取 ,以氯仿-甲醇 -水 ( 7∶ 4∶ 0 .2 5)展开 ,刮下斑点后用甲醇洗脱 ,在 Ex=355nm ,Em=4 60 nm处测定荧光强度 ,线性范围为 0 .0 1~ 0 .0 8μg/ ml( r=0 .9998) ,平均回收率为 98.0 % ,RSD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