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杨卫华 《中国药事》2018,32(2):287-294
目的:探讨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镜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确诊治疗的支气管镜检查患者200例。依据是否实施了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分为循环路径组和常规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于2013年9与之2014年6月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循环路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期间实施了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所有患者于麻醉后评估麻醉效果和耐受程度,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患者焦虑状态;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疾病及支气管检查知识量表》评估患者知识了解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支气管检查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采用本院自制的《医护人员支气管检查技能知识问卷》评估医护人员技能掌握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麻醉效果、耐受程度、知识了解程度、护理满意程度、平均住院日、按期检查情况和入院时、检查前、检查开始时、检查后的焦虑状态及实施PDCA前后医护人员技能掌握程度。结果:循环路径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和耐受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循环路径组患者知识了解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循环路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循环路径组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检查前、检查开始时、检查后的HAMA得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按期检查率明显高于后者;实施PDCA后医护人员技能掌握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可有效改善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效果和耐受程度,提高患者知识了解程度和护理满意程度,可有效缓解患者检查期间的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按期进行检查和缩短住院时间,且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技能知识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正>影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为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药物治疗不能有效地阻  相似文献   
14.
Tp-ELISA阳性在急诊患者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p-ELISA阳性在急诊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2009年1-10月2351例急诊患者手术或输血前的标本,经ELISA方法检测抗Tp抗体。按年龄和收治科室分组,统计各组抗Tp抗体的阳性率。结果:70岁以上患者Tp-ELIS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泌尿、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患者Tp-ELISA阳性率高于其他疾病患者,但3者之间相差不明显。结论:急诊患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梅毒感染,应采用特异性、灵敏性较高的快速检测方法在手术或输血前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三金泽泻汤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以青壮年为多见,如治疗不及时,常可引起输尿管梗阻、水肿、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影响肾功能,进而造成肾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自1986年以来。我们采用清热通淋、益气活血、温肾利水法,自拟“三金泽泻汤”治疗泌尿系结石80例,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NI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 2 0 a来 ,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以每年 11%的速度递增 ,总患病率已占到男性恶性肿瘤的首位 ,据 1998年的统计 ,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肺癌人数已达 2 1万之多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 (son- sm all celllung cancer,NSCL C)占 80 %。随着科技的进步 ,肺癌的治疗虽然有所改善 ,但占肺癌绝大多数的 NSCL C的总治愈率仅为 14%左右 [1 ] ,晚期 NSCL C经支持治疗后中位生存时间仅为 4个月~ 5个月 [2 ] 。 80年代以来 ,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现已成为 NSCL C治疗的中坚性药物和方案。近年来出现的诺维苯(Navelbine,…  相似文献   
17.
多胎妊娠系高危妊娠 ,早产、低体重儿极易发生 ,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 [1 ] 。现将我院7a的多胎妊娠结局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资料来源 :我院从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共分娩 7671例 ,多胎妊娠 12 0例 ,发生率 15 .64‰ ;其中双胎115例 ,发生率 14 .99‰ ;三胎 5例 ,发生率 6.5‰。早产 64例 ,占多胎妊娠的 5 3 .3 %。 12 0例共分娩 2 45个新生儿。窒息 69个 ,窒息率 2 8.2 % ,其中轻度窒息 40个 ,占 5 8.0 % ,重度窒息 2 9个 ,占 42 .0 %。1.2 多胎妊娠妊周、新生儿体重与 Apgar评分的关系 :见表 …  相似文献   
18.
NP和CA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观察NP和C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副作用.方法收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94例,以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NP方案化疗组和CAP方案化疗组,对比观察两者间疗效、毒副作用、缓解期和生存期的差异.结果NP方案化疗组46例患者的有效率39.1%与CAP方案化疗组48例患者的有效率35.4%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NP方案化疗组5月的中位缓解期和9月的中位生存期较CAP方案化疗组的4月和7月均有所延长;除具有一般化疗药物所共有的毒副作用外,NP方案对骨髓造血组织的抑制,特别是对粒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较CAP方案为重,另外其周围神经炎和静脉炎的发生率也较高.结论NP和CAP方案都是治疗晚期NSCLC的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案,但NP方案化疗组的缓解期和生存期较长,优于CAP方案化疗组,毒副作用均,如辅以G-CSF等支持对症措施,NP方案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间接酶免疫方法,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以中性粒细胞基质片为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 F(ab′)2为第二抗体,经底物显色,普通光镜镜检判断结果;用此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了30例正常人和77例相关疾病的患者血清标本共107例.结果两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差异,两法符合率为100%.结论间接酶免疫法可替代以往的IIF法,有利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20.
童峰峰  刘云芳  潘雪峰  杨卫华 《浙江医学》2009,31(7):916-917,921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曲安奈德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50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术前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后,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20个月。观察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眼压、虹膜新生血管、前房、滤过泡、视力情况。结果所有患眼术中均无明显大量出血;术后38例(38眼)眼压在21mmHg以下,8例(10眼)仍需药物控制,2例(2眼)术后眼压控制不良;25眼视力明显改善,19眼维持术前视力,6眼略微下降;术后7~14d残余的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基本消失,术后14d患眼NVI分级:0级29眼,1级19眼,2级2眼;随访中Ⅰ、Ⅱ型滤过泡41眼,Ⅲ型5眼,Ⅳ型4眼。结论曲安奈德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