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60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病之一.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严重者可致骨骼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是一个慢性过程,虽然临床表现不明显,但也可危害儿童健康。因此.必须早期诊断,加强防治工作。我们采用小儿骨源性碱性磷酸酶试剂盒同临床简易诊断标准相结合的方法.于2003年3月至2004年4月.对2431名3岁以下儿童进行临床简易诊断检查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并对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2.
调查了百色地区三个点的壮、瑶、苗族1184人。查出当地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为72.4%,东方毛圆线虫和贾第虫为本地区首次报道。感染一、二、三和四种寄生虫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42.4%、22.6%、6.6%和0.8%。对于常见肠道线虫-蛔虫、钩虫、鞭虫,壮族的感染低于瑶、苗两民族,瑶、苗两民族的感染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二次打击致脓毒症大鼠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的改变,并初步探讨脓毒症时血清TPO水平与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SD大鼠分成健康对照组(A,n=10)、手术对照组(B,n=8)、脓毒症组(C,n=15)、严重脓毒症组(D,n=12)和脓毒性休克组(E,n=8).通过低血容量休克打击后注射不同剂量(1 mg/kg、2 mg/kg、3 mg/kg)大肠杆菌内毒素(LPS)复制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模型.24 h后测定大鼠血小板计数和血清TPO、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脓毒症组血小板较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血小板计数下降显著(P<0.01).TPO水平在脓毒症组开始升高,在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显著升高水平(P<0.01).IL-6、TNF-α在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逐渐升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PO与IL-6密切相关(r=0.832,P<0.00).结论 脓毒症大鼠血清TPO水平升高,脓毒症严重程度是TPO水平主要决定因素,TPO水平可作为脓毒症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44.
目的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与脑梗死(CI)的发生是否有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来检测入选者病毒DNA。结果 HSV在无常见危险因素死组、高危组及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结果为无常见危险因素组与对照组有差异;VZV在脑梗死各组中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 HSV可能为脑梗死发生的存在关联,VZV与脑梗死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卒中相关肺炎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116)。分析2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组患者糖尿病、心肺疾病、吞咽困难、脑中线移位、鼻饲、GCS评分、出血量、高血压、白细胞计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疾病(OR=12.53,95%CI=1.63~25.24)、吞咽困难(OR=12.12,95%CI=1.52~24.63)、鼻饲(OR=16.25,95%CI=3.63~31.64)、高血压(OR=1.22,95%CI=1.04~1.42)、出血量(OR=1.41,95%CI=1.14~1.78)、白细胞计数(OR=1.52,95%CI=1.18~1.83)是影响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疾病、吞咽困难、鼻饲、高血压、出血量、白细胞计数是影响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甘肃省2010-2016年出生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palate,NSCLP)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建立预测模型,为甘肃省NSCLP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空间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进行专题制图、空间自相关分析、高/低聚类分析、热点分析和克里金(Kirging)插值预测。  结果  甘肃省2010-2016年各年度89个县区NSCLP发病率聚集趋势为东南高、西北低;2010-2016年甘肃省NSCLP累积发病率的空间分布呈现空间正相关(Moran’I=0.274,Z=7.814,P < 0.001),且聚集类型为高聚类(Getis Gi=0.000 003,Z=4.381,P < 0.001),存在22个发病热点县区。Kirging插值预测结果显示NSCLP主要流行趋势由甘肃的陇东往陇西、陇南方向延伸。  结论  甘肃省2010-2016年NSCLP地理分布呈现空间正相关,主要聚集类型为高-高聚集,高聚集区集中在甘肃陇东、陇西和陇南区域,需要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核因子-кB的水平与心肺复苏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60例心脏骤停后心肺复苏病人,依据复苏效果分为A组(29例)心肺复苏30 min无效死亡;B组(21例)复苏成功,自主循环建立≥2 h,但最终死亡;C组(10例)复苏成功,存活出院.选择20例健康成年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于心肺复苏即刻(0 h)、1 h、3 h、6 h、12 h留取静脉血,分离出单核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仪计数法检测核因子-кB水平,比较各组病人该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在心肺复苏初期,A、B、C三组核因子-кB无明显激活,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于心肺复苏3 h激活程度与C组接近,于心肺复苏6 h显著激活,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持续至12 h;C组于心肺复苏3 h激活达峰值,12 h降至较低水平.结论心肺复苏过程中,核因子-кB的激活可能参与了全身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心肺复苏早期核因子-кB的激活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而核因子-кB正反馈的大量表达可能是心肺复苏病人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8.
<正>患者女性,51岁,2021年3月12日因下腹部坠胀、腹痛3天至我院就诊。既往月经正常,于2020年3月自然绝经。阴道彩超示:盆腔内巨大实性肿块,考虑子宫肌瘤,盆腔两侧异常无回声,考虑附件囊肿,临床初诊考虑为子宫肌源性肿瘤或囊肿等,遂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 眼观:全子宫1个,宫体大小17 cm×13 cm×10 cm。  相似文献   
49.
杨丽  张金莉  杨兰  杨磊 《农垦医学》2010,32(1):11-13
目的:研究含有ABCA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BCA1转染HeLa细胞后,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情况。方法:由脂质体介导将pcDNA3.1/ABCA1转入Hela细胞中,用免疫荧光法结合LSCM对细胞中ABCA1蛋白表达及定位进行检测,用蛋白质免疫印记法(Western)方法验证ABCA1蛋白的表达。结果:在LSCM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ABCA1蛋白在HeLa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且ABCA1蛋白已选择性的定位于细胞膜上。Western结果与之相符。结论:结合应用LSCM和免疫荧光技术能准确检测到ABCA1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  相似文献   
50.
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心理应激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调查汶川地震1周年救援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现患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晤谈法和自编一般情况问卷、PTSD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的部分因子组成调查表,于汶川地震1周年时对1176名救援官兵进行调查。结果1周年后救援官兵PTSD现患率为3.45%,PCL-C各症状因子均分<2分;SCL-90中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1),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EPQ中神经质(N)因子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1),内外向(E)因子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P<0.05);SCSQ中积极应对因子分显著高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消极应对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陆军常模(P<0.01);不同救援单位军人在PTSD总分、再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