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60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晏琴  高树芹  杨兰 《中国药业》2014,(13):60-61
目的探讨药学服务在门诊输液中的作用。方法将门诊输液的4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输液流程,观察组采用指定护士对患者从做皮试到输液结束进行全程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投诉护士的服务态度,观察组无一例投诉。结论护士的药学服务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2.
23.
通过调查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得出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情况,应加强管理,以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检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的总感染率,通过统计学分析,探讨HPV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了318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CC)石蜡包埋组织中HPV DNA的感染情况,其中117倒用直接裂解法制备样本DNA,201例用酚-氯仿-异戊醇提取DNA;PCR产物双向测序。测序结果应用BLAST在线分析,统计处理采用X^2检验,分析HPV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HPV DNA总检出率为64.5%(205/318)。其中直接裂解法组HPV DNA栓出率为82.9%(97/117),酚-氯仿-异戊醇提取DNA纽HPV DNA捡出率为53.7%(108/201),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病理分化程度对哈萨克族ESCC样本DNA中HPV总感染率进行分析发现,高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63.2%,中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69.8%,低分化ESCC中HPV阳性率为50.0%,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HPV DNA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存在相关性.可能是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5.
刘为桥  杨兰 《天津中医药》2007,24(2):106-106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选60例患者均为本院妇科门诊就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年龄20~44岁,平均(31.76±7.19)岁;病程3~42个月,平均(16.45±9.02)个月。对照组30例,年龄21~45岁,平均(32.38±7.25)岁;病程3~45个月,平均(17.12±10.03)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方面无显  相似文献   
26.
杨兰  黄蓓芳  陈平 《江苏医药》2007,33(6):634-63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主要药物之一,可以延迟和减轻左心室肥厚、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1,2].其长效制剂具有降压平稳、维持时间长、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谷/峰比值高等优点,在治疗高血压药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通过对2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替米沙坦后的偶测及动态血压的监测来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FOLFOX4或LV5FU2方案失败的结直肠癌的客观疗效,临床受益和不良反应。方法:用CPT—11联合5-FU/CF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6例,采用2周方案,即CPT—11 180mg/m^2 iv d1,CF200mg/m^2 iv d1-2,5-FU400mg iv bolusd1,5-FU600mg/m^2 iv,22hd1—2,每2周重复。观察期3—6个月。结果: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8例(有效率39.13%),稳定20例(43.47%),进展8例(17.39%)。临床受益率82.6%(19/23)。临床反应评价有效者36例(78.86%),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CPT-11联合5-Fu/CF方案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592C/A和-819C/T基因多态性,在哥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汉族患者与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与药物过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对44例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的汉族患者及44例对照人群,IL-10基因-592C/A和-819C/T位点进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PCR产物测序,验证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的特异性。结果女性药物过敏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7.5,CI:1.26~533.07),男性药物过敏患者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介素10基因-592C/A和~819C/T位点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女性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药物过敏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杨兰 《淮海医药》2008,26(3):237-237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是一种少见病,早期无明显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以致早期诊断率较低.  相似文献   
30.
陈虎  汪波  杨兰 《新疆医学》2006,36(6):190-191
近年来医学检验得到了飞速发展,随着基础医学和高科技技术在检验医学上的不断拓展,伴随检验设备的更新换代,许多检测项目实现自动化,所测项目种类也比以前丰富了很多。使检验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为临床科提供了大量有意义的检验数据。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今检验医学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科工作的特殊性和临床实验室的历史原因。检验科与临床科室间沟通较少: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脱责任,导致互相间信任度下降,最终影响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和医院的声誉。因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间的相互沟通,对各科室的发展和更好为病人服务都有着深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