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9篇
医药卫生   39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构建人TIM-3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获取蛋白质抗原.制备抗人TIM-3单克隆抗体。方法 通过特异性引物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出hTIM-3cDNA,细胞膜外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IOOS中,转化到E.coliBL21(DE3),表达并纯化带6个组氨酸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经克隆筛选获得抗人TIM-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以间接酶链反应吸附测定(ELISA)和WesternBlot等方法进行单克隆抗体的鉴定。结果 人TIM-3cDNA经DNA测序得到证实.成功构建了pQE100S—hTIM-3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大量蛋白质抗原,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抗人TIM-3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28H12),Western Blot分析证明hTIM-3蛋白在转染的CHO细胞中高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TIM-5融合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并纯化了6xHis—hTIM-5融合蛋白.所获单抗能特异识别人TIM-3蛋白,为进一步研究人TIM-3及其配体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肝组织中Fas抗原的表达及其与病毒感染的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82例慢性肝病患者肝组织中Fas抗原,HBsAg和HCVNS5蛋白表达状况,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方法对部分患者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进行研究。结果 64例检出Fas抗原(78.1%),检出率慢活肝和肝硬化组较慢迁肝组高,病毒抗原阳性较阴性组高;抗原主要位于肝细胞浆,少数位于胞膜,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碎屑坏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武汉地区儿童乙型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变异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30例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儿童乙型肝炎患者及30例未免疫儿童乙型肝炎患者,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 S基因片段,直接将PCR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在60例儿童乙型肝炎患者中检测出55例adw血清亚型,其中8例HBV S基因发生氨基酸置换;直接测序检测的已免疫和未免疫儿童乙型肝炎患者S基因氨基酸置换频率分别为20.0%和6.7%,感染基因变异株的患儿发病年龄明显偏大,其疫苗免疫年限均较长。结论本地区流行的乙型肝炎病毒毒株主要为adw血清亚型;乙型肝炎疫苗具有免疫选择表面抗原基因变异株的作用;基因变异株病毒感染有随疫苗免疫年限延长而明显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4.
<正>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组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治疗取得迅速进展。2009年及2013年《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与《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分别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了《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的2009版及2013版。近2年来,胆汁淤积性肝病诊断治疗的资料进一步积累。为将最新的胆汁淤积性肝病诊疗循证医学证据提供给广大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1b 型非结构蛋白3(non-structure protein 3, NS3)丝氨酸蛋白酶区序列的变异规律及影响意义。方法使用基因型别特异性引物,通过巢式 PCR 的方法扩增119例慢性 HCV 1b 型患者血清中 HCV NS3区。对 PCR 产物进行测序后获得 NS3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分析119例 HCV 1b 型 NS3区序列的同源性及种系进化,分析 NS3丝氨酸蛋白酶区的变异情况及重要功能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湖北地区 HCV 1b 型与 HCV 1b 型标准株及亚洲地区序列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5.94%及87.6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可达96.83%及92.39%,而与欧美地区1b 型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为85.57%,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17%及93.38%。进化树分析提示湖北地区序列与中国其他地区序列亲缘性较接近,而与日本、东南亚地区及欧美地区的1b 型亲缘性较远。 NS3丝氨酸蛋白酶区185个氨基酸内有34个位点有氨基酸突变,但其重要的功能区包括催化酶底物特异性结合位点以及 Zn2﹢结合位点在所有序列中均高度保守,无一例发生突变。结论对湖北地区 HCV 1b型 NS3丝氨酸蛋白酶区的变异规律及生物学意义的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对 HCV 1b 型基因组变异情况的认识。为了解 HCV1b 型在中国地区的进化过程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6.
目的构建表达截短型人宫颈癌基因(HCCR)-1蛋白的质粒,并进行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制备。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从HepG2细胞中扩增HCCR-1_(167-360) cDNA,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RSET-B上,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内进行诱导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成功地构建了表达HCCR-1(167-360)蛋白的质粒,原核表达后纯化得到了分子量约为2.70×10~4的目的蛋白,用之免疫BALB/c小鼠获得了高效价的特异性多克降抗体。结论所获得的重组HCCR-1_(167-360)蛋白纯度高,免疫原性强。获得的抗HCCR-1_(167-360)多克隆抗体有较高的效价和较好的特异性,为HCCR的临床检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7.
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感染发生的部位、感染菌谱、临床特点、肝功能改变及治疗转归.结果 引起感染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感染灶分别来自胆道15例(42.9%)、泌尿道7例(20%)、腹腔4例(11.4%)、肠道5例(14.3%)及呼吸道4例(11.4%).感染菌谱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占77.8%.主要临床表现为感染中毒症、高黄疸及肝功能损害.经抗感染并给予护肝利胆治疗大多在1个月内治愈,死亡4例,占11.4%(均为肝硬化合并腹腔内感染).结论 感染可引起胆汁淤积,经积极治疗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但少数可迁延不愈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88.
孟忠吉  李新宇  李磊  李东  陈悦  陆蒙吉  杨东亮 《肝脏》2009,14(2):128-131
HBV慢性感染迄今仍缺乏特效的治疗措施,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完善的体内和体外复制系统。土拨鼠肝炎病毒(WHV)发现于1978年,与HBV同属于正嗜肝病毒。研究发现,WHV在形态学、基因组结构、基因产物、复制过程、流行病学、感染过程及致病、致癌等方面都与HBV非常相似。目前,土拨鼠-WHV模型是人类HBV感染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已经用于疫苗开发、治疗性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以及病毒生活周期、致病致癌分子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89.
HBsAg和HBsAb双阳性检测结果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临床检测中少见的HBsAg和HBsAb双阳性结果进行分析,寻找可能的产生原因。方法对3家医院初筛HBsAg和HBsAb双阳性的81份血标本进行同种和不同种试剂盒复检,并检测HBsAg145位氨基酸变异(G145R变异)、HBVDNA基因型和血清型分析。结果81份双阳性标本经复检有30例(37%)仍然为双阳性;对30例复检双阳性标本应用不同试剂盒再次检测,HBsAg/HBsAb仍为双阳性者18例(22.2%);18例双阳性标本G145R检测全部为阴性;其中8例HBV DNA阳性血清的基因型分布为B型2例和C型6例,血清型分布为adw2例、adr5例和ayr1例,与9份对照血清的检测结果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sAg和HBsAb双阳性检测结果大多数与操作或试剂的质量有关,少数可能为S基因变异或不同血清型的再次感染等有关。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HBV感染者血清IP—10和RANTE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定量检测正常人、自限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和RANTES水平。结果与正常人比,自限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P=0.002,P=0.002,P=0.01)和RANTES(P=0.01,P=0.02,P〈0.001)表达均明显上调;自限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携带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之间血清IP-10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自限性HBV感染者血清RANTES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05,P=-0.0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P-10(P=0.001)和RANTES(P=0.02)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阴性和阳性者之间两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8,P=0.42);HBVDNA阳性者血清IP-10(P=-0.016)和RANTEs(P=0.02)水平均明显高于HBV DNA阴性者。结论IP-10和RANTES的趋化作用广泛参与了机体对HBV免疫应答的各个阶段,并在肝脏组织的炎性损伤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