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3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目的:观察清炎颗粒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方法:将109例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78例,予清炎颗粒;对照组31例,予环丙沙星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清炎颗粒治疗尿路感染疗效与环丙沙星相当,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在围术期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价值。方法从2013年4月到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52例围术期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孕妇4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凝血与纤溶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病因产妇发生DIC的产前状态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检查结果不同,表明在发生DIC的产妇在产前状态时,常规检查就有各种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Fbg)降低,D二聚体(D-D)升高;不同病因产妇发生DIC时的凝血与纤溶系统检查结果不同,表明随着产妇DIC的发生各种凝血时间延长,Fbg降低,D-D升高;与对照组产妇比较,观察组的PLT计数和Fbg水平显著性降低,而PT、TT及aPTT显著性增加,D-D升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对于围术期产妇DIC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aTPP、PT和TT水平的升高提示患者凝血功能下降,而的升高则说明纤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分析相关文献、现场调研、征求专家意见及会议审定研究制定军队标准《军队鼠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该标准规范了军队鼠害综合治理,为依法开展鼠害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当前我国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研究的内容与重点,系统地描述我国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的研究现状。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以"医疗保险谈判"和"医保谈判"作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三大文献检索库中检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关于我国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的文献,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的研究现状。结果:共检索到56篇文献,其中学术论文30篇,专题报道21篇,研究生学位论文4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关于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的文献研究数量逐渐增多,内容逐渐丰富。结论:由于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研究的时间短,文献少,研究方法单一,定性论述研究深度不够,理论运用不够全面,研究领域和内容有待拓展,医疗保险谈判体系构建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对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预后效果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抽签法随机分为一般组与鉴别组各75例。两组均采用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水平控制不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1周不同治疗后,鉴别组临床相关指标及血清IL-6、CRP水平优于一般组;鉴别组感染率为2.66%、低血糖发生率为9.33%,均优于一般组的10.67%、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将危重症伴应激性高血糖老年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4.40~7.80 mmol/L范围内的临床作用显著高于8.00~10.00 mmol/L范围,虽然尚无法有效降低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率与死亡率,且引发低血糖的可能性较高,但却可明显减少治疗耗时与不良反应现象,有利于优化其预后效果,加快其康复速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68岁,车祸致左小腿胫腓骨粉碎骨折人院,入院骨牵引治疗1周,1周内因行动不便卧床,入院时血常规、凝血功能、胸部X线、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炎颗粒治疗肾盂肾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孙建实方法改进造模,除空白组正常喂养外,治疗组给予清炎颗粒,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至灵胶囊灌胃,分别喂养至3,7,15,30,60 d处死。取胸腺称重,计算胸腺指数,并取肾做病理分析。结果:清炎颗粒能提高不同时段小鼠的胸腺指数,并减轻相应时段的病理改变。结论:清炎颗粒通过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疗肾盂肾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日间手术模式下医疗费用及床位使用情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忠平  虞涛  李鹤 《河北医学》2007,13(4):398-402
目的:观察仁济医院的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对于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手术科室和全院床位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后手术科室患者3343例为研究组,以往同期非日间手术模式下手术科室患者2903例为对照组,观察2种模式下手术科室的单位床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天数以及全院平均住院天数的变化差异.同时选择6种各科室有代表性的常见日间手术分组,与以往同期非日间手术模式下对照比较,观察2种模式下人均总费用、人均药费、药费比、平均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日间手术模式下手术科室的单位床位手术例数较非日间手术时期明显增加(P<0.05),手术科室平均住院日明显下降(P<0.01),且全院的平均住院日亦有明显的下降(P<0.05).6组不同病种日间手术模式人均总费用、人均药费、药费比、平均住院天数大多较非日间模式显著下降.结论:日间手术能使单位床位手术例数提高,病床获得更充分的利用,不仅对于提高手术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和周转率有重要作用,对于拉动全院床位使用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可明显降低患者住院费用的支出,减少患者的药费支出,对医院收入的结构产生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丽  王丽伟  李鹤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0):1273-1274
由于肿瘤患者的增多,肿瘤标志物目前应用广泛,它在肿瘤患者的诊断、术后治疗、预测复发及判断预后效果,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单项肿瘤标志物由于其敏感性较低,很难满足这一要求,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能使敏感性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