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9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生儿鼠伤寒沙门氏菌(简称鼠伤寒菌)脑膜炎好发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或在原发病基础上合并鼠伤寒菌感染者,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新生儿病室1987年5月因收治2例鼠伤寒菌患者而引起鼠伤寒菌感染流行,死亡7例,其中确诊化脑者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2.
2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83.
小儿泪液SIgA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4.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两任英国首相,并在二战期间以65岁高龄临危受命,成为英国战时首相兼三军最高统帅,肩负领导整个英国与德国法西斯进行殊死斗争的重任,成为反法西斯阵营的三大巨头之一。他是战争中的传奇英雄,是安邦治国的政治家,是辩才无碍的演说家,是著作等身的作家,他还是现代政治家中的长寿者:他于1874年11月30日诞生于英国牛津郡布伦海姆宫,于1965年1月24日含笑与世长辞,享年91岁高龄。这位被永久载入史册的伟人就是温斯顿·丘吉尔。  相似文献   
85.
红厚壳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红厚壳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PTLC等手段进行化合物的分离,运用1H,13C,2D-NMR,MS等波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2-羟基酮(1),4-羟基酮(2),1,5-二羟基酮(3),1,7-二羟基酮(4),1,3,5-三羟基-2-甲氧基酮(5),6-deoxyjacareubin(6),穗花杉双黄酮(7),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8),槲皮苷(9)。结论:化合物8和9为首次从红厚壳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1,2,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86.
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梅  郝玲  李艳芝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55-2356
目的:探讨足月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于生后24 h内对56例窒息新生儿的脑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进行检测,并与20例无窒息史的正常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窒息新生儿发生明显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流速度减慢,阻力指数增加,窒息程度越重,变化越明显。结论:脑血流动力学紊乱是窒息后脑损伤的主要原因,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对窒息后脑损伤的诊断、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7.
中性粒细胞CD64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败血症患儿36例,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定诊断;另设对照组26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结果败血症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为(60.37±22.70)[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高于对照组(23.14±5.10)MFI(P<0.001);败血症组恢复期CD64表达水平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性为95.7%,特异性95.8%,阳性预测值95.6%,阴性预测值为95.4%。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测定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判断病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88.
新生儿心律失常46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在新生儿中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新生儿心律失常46例,详细收集病史,予心脏听诊及心电监护。确诊者根据不同分型分别给予普罗帕酮、利多卡因及三磷酸腺苷、辅酶Q10、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等治疗。所有患儿均定期复查心电图,出院后随访3个月。结果新生儿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占多数,临床表现不典型;感染和窒息为其常见原因;房性期前收缩11例中8例于生后2周~3个月内消失,余3例仍在随访中。窦性心动过缓4例及结性期前收缩2例均治愈。室性期前收缩中4例治愈,2例先天性心脏病仍在随访中。室上性心动过速9例于发作24 h内得到控制,3个月内未再发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2例中,1例放弃治疗死亡,另1例治愈。传导异常12例中9例痊愈。结论新生儿心律失常多为功能性及暂时性,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优选枸骨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选枸骨果实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用12倍量的75%乙醇,超声提取60 min。结论:该提取工艺简便、快捷,可用于提取枸骨果实中的总黄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