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医药卫生   6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目的分析肾移植患者围术期应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效果,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年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国药东风医院肾移植围术期患者临床资料155例。未预防应用抗真菌药物作为对照组,预防用药作为预防组,对照组64例,预防组91例,随访同期12个月,统计分析患者真菌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64例有5例真菌感染,而预防组91例3例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81%、3.30%,二者统计学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早期感染发生率为60%,晚期感染(移植后>4个月)发生率为40%,预防组早期感染发生率为100%,晚期感染未发生。结论预防组的晚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围术期预防真菌感染对于晚期感染有一定积极作用。但由于本中心样本具有局限性、样本量偏少、随访时间短等,多中心分级管理下预防抗真菌药物的疗效性、安全性与经济性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93.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保留二头肌肌腱转位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方法??2014 年 1 月—2017 年 5 月对 39 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施行保留肱二头肌长头腱的肌腱转位固定术。术前与术后 6 个月进行 Constant- Murley 肩关节评分、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结果??患者手术顺利, 术前 Constant- Murley 肩关节评分为(28.07±7.48) ,UCLA 肩关节评分为(17.8±2.6) ; 术后 6 个月随访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为(72.02±6.38) ,UCLA 肩关节评分为(30.5±2.4) 。术后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UCLA 肩关节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未出现复发。结论??关节镜下保 留二头肌肌腱转位固定术治疗巨大肩袖撕裂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三维培养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全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通过贴壁培养法获得UC-MS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细胞表型。采用聚氟乙烯巢状片进行三维培养,吖啶橙荧光观察UC-MSCs在支架上生长情况。采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测序(MeDIP-Seq)技术检测细胞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情况。 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UC-MSCs并证明其表型符合国际标准,细胞黏附在聚氟乙烯巢状片三维培养体系中且生长良好。MeDIP-Seq结果显示,三维培养后UC-MSCs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较二维培养整体上调。基因本体(GO)分析显示,与二维培养的细胞相比,三维培养的UC-MSCs中上调的差异甲基化基因多参与蛋白质的代谢、膜相关细胞器的组成、酶活性调节等;而下调的差异甲基化基因主要参与囊泡运输和cGMP代谢过程。通路分析显示,三维培养的UC-MSCs中上调的差异甲基化基因多参与RNA转运、神经配体受体活性、Notch信号通路等;下调的差异甲基化基因多参与磷酸肌醇代谢通路和囊泡分泌相关的通路。 结论 三维培养改变了UC-MSCs的DNA甲基化谱,所涉及的甲基化上调基因多参与细胞的迁移和增殖功能。三维培养降低了UC-MSCs的免疫调控和分泌囊泡相关基因的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对原发胃肠道恶性淋巴瘤(PGIL)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PGI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7例,年龄18~75岁(中位年龄47岁).Ⅰ期12例(30.8%),Ⅱ期7例(17.9%),Ⅲ期6例(15.4%),Ⅳ期14例(35.9%).采用logistic逐步分析方法分析PGIL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应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生存率.结果 28例行择期手术(71.8%),11例因急腹症行急诊手术(28.2%).其中,23例(59.0%)肿瘤完全切除,11例(28.2%)肿瘤部分切除,5例(12.8%)肿瘤未能切除.除3例(7.7%)患者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外,36例均接受综合治疗,其中,23例(59.0%)行手术联合术后化疗,13例(33.3%)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化疗是恶性胃肠道淋巴瘤发生急腹症的危险因素(OR=5.083,95%CI 1.028~25.135,P=0.046).生存分析提示,择期手术的2、5年生存率均为82.3%,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的34.1%、17.0%(P=0.001);肿瘤完全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部分切除及未切除患者显著提高(89.7%、36.4%和26.7%,P=0.006).结论 术前化疗是引起PGIL发生急腹症的重要危险因素,而手术时机和切除范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PGIL应推荐择期手术,争取肿瘤的完全切除,对于肿瘤未切除而行化疗的患者应警惕急腹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7.
尹甜  李聪  崔石昌  龙江  扈彩霞  郑加生 《北京医学》2017,(12):1265-1267
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1 (astrocyte elevated gene-1,AEG-1)于2002年被首次克隆,之后作为HIV-1的gp120蛋白或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致癌基因在2004年由多个研究小组相继克隆报告,分别被命名为Metadherin (MTDH)、LYRIC和3D3/lyric,多项研究表明该基因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1-6],其对肝癌早期转移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将为提供新的有效干预甚至阻止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治疗策略的潜在靶点[7-11],本文就AEG-1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优选"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含量.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分别以水和不同浓度的甲醇为提取溶剂考察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莽草酸含量的影响.结果 莽草酸在10.02~100.2 mg·L-1(r=0.9995)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RSD=1.93%(n=6).以水为提取溶剂,正交试验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超声功率200 W,提取45 min;以甲醇为提取溶剂,正交试验结果为料液比1:50,甲醇浓度40%,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45 min为最佳.此条件下测得莽草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38、38.66 mg·g-1.结论 最佳提取工艺为40%甲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50,超声功率500 W,超声时间45 min,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提取和测定"武当松针茶"中莽草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发一款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促进热敏灸的应用。方法 基于热敏灸理论,以敏化腧穴、消敏定量、适宜灸温为技术指导,研发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结果 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热敏悬灸组相当。结论 热敏膝关节隔物灸具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上可以代替热敏悬灸,解决了热敏灸人工施灸耗时费力、专业性技术要求较高、运用局限、 操作复杂、安全性欠佳等不足,可促进热敏灸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评估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在治疗下鼻甲病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下鼻甲病变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结果 105例显效91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治愈率97.14%,无并发症.结论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下鼻甲病变安全有效,该术式即解除了鼻塞,又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鼻甲的生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