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西北地区商品甘草HPLC指纹图谱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西北地区商品甘草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建立商品甘草的行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ZORBAX Edipse XDB-C18柱(4.60 mm ×250 mm,5μm),柱温25℃,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进行梯度洗脱,生成图谱.使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和SPSS软件建立HPLC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西北地区商品甘草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16批商品甘草药材的指纹图谱有10个特征共有峰,与生成对照图谱比较相似度均>0.904,通过聚类分析将16批药材聚为4类.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本研究首次采用HPLC指纹图谱比较西北地区不同等级的商品甘草,为西北地区商品甘草的质量考察、等级划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2.
强正泽  王燕  李旭  李波  李硕  王明伟  李成义 《中草药》2018,49(10):2432-2439
目的研究甘肃野生红芪种质资源的遗传结构及遗传多样性。方法收集15份武都、宕昌红芪自然分布区野生种质样本,采用ISSR标记技术扩增,POPGENE 1.32软件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NTSYS软件进行UPGMA与PCo A分析,采用Arlequin 31开展分子变异分析,运用structure 2.3.4软件开展居群结构分析。结果 9条引物总共扩增出173条条带,多态性条带数为126,多态性比率为72.83%,取样野生红芪种群的多态性位点比率(PPL)为49.71%~61.85%,平均多态性比率为55.78%。红芪种群的总体物种水平的等位基因观察数(Na)为1.728 3,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64 6,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4 2,Shannon’s指数(I)为0.334 5。野生红芪种质的Nei总基因多样性为0.223 0,Nei’s种群内基因多样性为0.192 1,Nei’s基因分化系数为0.138 9,基因流为3.099 4。野生红芪种质种群间的变异为16.36%,种群内的变异占83.64%,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UPGMA、PCo A与居群结构分析均表明取样野生红芪种质种群可分为2类,Mantel相关性检测发现,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呈中等程度相关性。结论取样野生红芪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呈现出遗传分化主要发生在种群内与多年生的特征,为保护与开发利用红芪种质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3.
离子辐射选育当归新品种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硕  李成义  李敏  杨秀娟  冯新昌 《中草药》2018,49(11):2662-2670
目的对离子辐射选育当归新品种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Pb、Cd、Cu含量;测汞仪测定Hg含量;原子荧光法测定As含量。以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为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度法,结合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对样品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辐射选育当归新品种岷归3号、岷归4号药材中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规定。灰色关联度法对样品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表明,岷归3号、岷归4号整体安全性优于其他样品。当归不同部位对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富集程度不同,归头对重金属Pb、Cd、Cu的富集程度较高,归尾对重金属As、Hg的富集程度较高,归身对重金属的富集程度相对较低。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未测得ig给药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而小鼠对其最大耐受量为120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60 kg)最大用量的480倍。结论当归辐射选育品种药材无明显毒性,临床常用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考察红芪搓条前后主要次级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方法 UPLC-MS/MS法测定芒柄花素、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美迪紫檀素、染料木素、木犀草素、甘草素、异甘草素、香草酸、阿魏酸、γ-氨基丁酸、腺苷、甜菜碱的含量,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以寻找差异性成分。结果 搓条后,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甘草素、γ-氨基丁酸含量升高,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苷、香草酸含量降低。搓条、未搓条药材聚为2类,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素、γ-氨基丁酸、香草酸、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 本实验阐明红芪搓条前后化学成分差异,可为其他药材搓条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藏菖蒲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异同,评价藏菖蒲栽培品的品质。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比较藏菖蒲栽培品和野生品的异同。结果:栽培品在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与野生品略有差别;栽培品薄层鉴别主斑点与对照药材一致;而栽培品中α-细辛脑含量高于甘南野生品。结论:藏菖蒲栽培品与野生品鉴别特征、主要指标成分相似,具有开发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忘忧安神方标准煎液(WAPSD)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4种指标性成分栀子苷、甘草苷、槲皮苷、甘草酸含量测定方法,为忘忧安神方(WAP)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0批WAPS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对WAPSD样品进行含量测定,建立10批WAPSD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对共有峰进行归属及指认。结果:栀子苷质量分数为36.84~55.86 mg·g-1,甘草苷质量分数为3.96~6.57 mg·g-1,槲皮苷质量分数为4.59~13.76 mg·g-1,甘草酸质量分数为16.48~21.40 mg·g-1,不同批次4种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不同批次的栀子、甘草、合欢花质量差异较大。建立了WAP的HPLC指纹图谱,10批WAPSD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4;标定了36个共有峰,多数峰来源于黄花菜、甘草、栀子;指认了4个共有峰,分别为17号峰栀子苷、24号峰苷草苷、26号峰槲皮苷、35号峰甘草酸。结论:所建立WAPSD多指标成分测定及指纹图谱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有较高稳定性,能体现WAP组分的整体特征,可为WAP后续开发及其成品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7.
甘肃道地药材——羌活的资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甘肃省近年来研究较少的道地药材-羌活,从资源分布、药材性状、显微组织及理化鉴别等方面作了系统研究,为羌活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基于UPLC-MS/MS、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红芪免疫调节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通过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对网络药理学结果进行验证,探讨红芪入血成分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UPLC-MS/MS技术定性定量红芪入血成分;通过TCMSP、本草组鉴数据库筛选红芪入血成分对应靶点;以DisGeNET、OMIM、TTD、MalaCards数据库获取免疫相关疾病靶点;构建“红芪入血成分-免疫相关疾病”网络;进行GO、KEGG富集分析,绘制PPI网络;应用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UPLC-MS/MS法共鉴定8个原型入血成分,协同作用于101个靶点,参与免疫反应、基因表达的正调控、受体结合、细胞因子活性等538个生物学过程,涉及HIF-1、Toll样受体、JAK-STAT、T细胞受体、PI3K-Akt、FoxO等116条信号通路。核心靶点为MAPK14、PTGS2、MMP9、PPARG、CCND1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对接结合活性较高,分子动力学模拟进一步验证了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与MAPK14的结合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结合亲和力。结论...  相似文献   
39.
甘肃金塔甘草5种微量元素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甘肃金塔产野生与栽培甘草中所含5种微量元素进行比较研究.方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结果:甘肃金塔甘草5种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Ca、Mg、Fe、Zn、Cu;不同品种、年限的野生与栽培品微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微量元素的含量对药材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金塔黄甘草品质较优,建议加强对黄甘草优质种苗堵育、质量控制等综合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对甘肃道地药材陇马陆的研究概述,为陇马陆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资料.方法:查阅文献、考证本草、资料分析,对陇马陆来源鉴定、资源调查、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研究进行了整理.结果:药材陇马陆来源为宽跗陇马陆Kronopolites Svenhedini(Vernoeff.)的干燥虫体,具有破积、解毒、和胃的功效;主要含有芳香酮类、碳酸钙、壳聚糖、微量元素等成分.结论:陇马陆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