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6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醇溶液的含量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作为食品和药物的防腐剂,其原料及醇溶液的含量测定过去都采用药典的容量法,操作繁琐,回流温度不易控制,终点颜色不易观察,本文利用其在258±1nm波长有最大吸收的特点,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相似文献   
62.
经鼻蝶手术经路切除颅咽管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鼻蝶手术经路切除颅咽管瘤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章翔付洛安易声禹费舟张剑宁张志文李安民刘卫平关键词颅咽管瘤;经蝶手术;治疗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15.15颅咽管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对本病的传统治疗方法一般采取经颅入路手术切...  相似文献   
63.
64.
患者,男,26岁,汉族,西安市灞桥新筑三村农民。以间断头痛、头昏20余年,加重伴全身抽搐发作6年为主诉入院,患者全身抽搐发作时丧失意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持续约2~3分钟后自行缓解,每月发作3~5次不等,药物治疗无效。入院时体检:神志清,精神差,语言低沉无力,体检合作,颅神经未见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未引出病理征。头颅平片示颅内三根针状长短不等的金属异物,位于额顶部近中线处。CT扫描见2根金属异物位于脑中线上,1根偏一侧,其中1根最长者深达侧脑室前角。入院诊断:颅内金属异物;继发性癫痫。于1997年3月2日行CT脑立体定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DNA修复基因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和错配修复基因(MMR)(hMLH1、hMSH2)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对患者预后和烷化剂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39例脑胶质瘤和6例正常脑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蛋白表达。绘制Kaplan-merier生存曲线。结果脑胶质瘤组织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46.2%、10.3%和20.5%,而正常脑组织相应基因启动子区未发生甲基化;三种基因启动子未甲基化模式与其对应蛋白表达模式相似。MGMT基因甲基化的脑胶质瘤患者存活率显著高于未甲基化者(P〈0.05);MMR基因甲基化患者中MGMT基因甲基化与未甲基化者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MLH1、hMSH2及MGMT甲基化是脑胶质瘤发生过程中常见的分子事件;联合检测MGMT、hMLH1和hM-SH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可判断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及其对烷化剂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6.
目的 研究丘脑及脑干等不适于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 ACNU、VM-26的治疗效果及相关问题.方法 治疗组选择位于丘脑及脑干的脑胶质瘤 50例,肿瘤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ACNU、VM-26联合灌注化疗.对照组选择丘脑及脑干脑胶质瘤 20例,应用传统经静脉注射卡莫司汀 (卡氮芥,carmustine,BCNU)及口服司莫司汀 (甲环亚硝脲,MeCCNU)治疗,并行疗效对比.结果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治疗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 (PR)高于对照组,无变化(NC)、恶化 (PD)低于对照组,生存率、生存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选择性颅内动脉灌注 ACNU、VM-26治疗丘脑及脑干等不适于手术切除治疗的脑胶质瘤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化疗手段.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颅面伤合并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类治疗原则。方法总结近年来合并颅面伤的间接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病例62例,其中40例有伤侧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44例影像检查有视神经管骨折。39例进行了手术治疗,23例进行非手术治疗。结果 32例伤后7 d内行手术治疗者29例视力恢复或改善,7例伤后10~15 d后手术者仅1例视力有所提高,23例非手术治疗者有12例视力提高。结论合并颅面伤的间接性视神经损伤早期诊断,确诊后尽早手术,是挽救患者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总结立体定向手术毁损一侧丘脑腹外侧核(VL)/板中间核(LM)联合未定带(ZI)和双侧扣带回前部(ACG)毁损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GTS)伴强迫症的经验.方法 术前录像记录患者平静下抽动情况.手术采用磁共振引导下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方式,一侧ZI+VL/LM毁损控制抽动症状,双侧AC毁损控制强迫症状.抽动严重程度以耶鲁大体抽动量表(YGTSS)评价,强迫行严重程度以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评价.结果 23例患者接受一侧ZI+VL/LM联合双侧ACG毁损术,其中左侧ZI+VL/LM毁损14例,右侧ZI+VL/LM 9例.术后患者肢体抽动较术前明显改善,其YGTSS评分由术前(20.3±7.2)分明显下降至术后(9.8±3.2)分(P<0.05);术后患者不自主发声显著缓解,其YGTSS评分由术前(19.6±8.8)分明显下降至术后(10.2±3.1)分(P<0.05);术后患者总体病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其YGTSS评分由术前(70.3±17.2)分明显下降至术后(30.8±10.9)分(P<0.05).另外,术后强迫症也明显缓解,其YBOCS评分由术前(37.2±3.9)分明显下降至术后(17.2±3.2)分(P<0.05).23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一侧VL/LM联合ZI区和双侧ACG毁损术可有效地控制GTS,对GTS伴发的强迫症也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9.
目的对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按Hoehn和Yahr病情分级Ⅰ级66例,Ⅱ级129例,Ⅲ级159例,Ⅳ级181例,V级45例.采用丘脑腹外侧核射频热凝毁损治疗.结果早期(1980年前)有效率为82.2%,疗效显著者占60%,并发症发生率为15.7%,病死率1.1%.近年来(80年代末以后)有效率为98%,疗效显著者占91%,并发症发生率4.1%,手术病死率0.3%.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0.
恶性脑胶质细胞瘤的问质化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8年来利用术中埋置在残瘤腔的化疗囊对213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行间质化疗(interstitial chemotherapty)的早期及远期疗效。方法:于术中对肿瘤行尽可能多切除的残瘤腔内埋置自行研制的化疗囊,术后进行经皮穿刺注入卡氨芥(BCNU)的癌内化疗。结果:能明显延长患的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213例患生存期超过1年140例(65.73%),3年生存51例(23.94%),5年生存21例(9.86%),7年生存9例(4.23%),显高于国内外相关的报道。结论:利用化疗囊对恶性脑胶质瘤的间质化疗经长期临床观察和病理学资料证实,是一种适用于大脑半球胶质瘤治疗的新方法。其优点是给药操作简便、能发挥脂溶性药物最大药效、无全身毒副作用和其他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