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激光是一种新型光源,是原子中处于高能级亚稳态的电子在入射光子的诱发下,激起大量电子并由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大量特征完全相同的光子,这种光子在光学谐振腔内振荡。并在瞬息间不断增强,最后产生大量的一致性光子流。因此“激光”的含义是受激后辐射所形成的光放大(light  相似文献   
62.
目的 为探求皮肤色素痣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 80例面部色素痣患者的 36 9个皮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 7例 (2 2 8个皮损 )使用高能脉冲激光去除 ;对照组 33例 (14 1个皮损 )使用GDZ 96 5 1A型高频电离子治疗机去除。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94 .74 % ,对照组治愈率 83.96 % ,χ2 =9.92 ,P <0 .0 0 5 ;两组病例术后 6mo进行美容效果评价 :优、良率治疗组为95 .6 2 % ,对照组为 6 5 .5 5 %。χ2 =5 2 .6 7,P <0 .0 0 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能脉冲激光去除面部色素痣疗效和美容效果明显优于高频电离子治疗机 ,高能脉冲激光是目前去除色素痣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色素增加性疾病,主要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的面部,皮损表现为对称分布的淡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斑疹、斑片,与白人相比,本病较易影响拉丁美洲人、黑人及亚洲人。通常在青春期后起病,妊娠期发病率增高,故又被称为“妊娠斑”,在美国大约影响50%--70%的怀孕妇女。本病虽无自觉症状,但影响美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巨大影响,带来较大的精神及心理压力。大多数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取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单独疗法可治愈黄褐斑,两种或三种方法联合使用通常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价Q开关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在治疗颧部褐青色痣(naevus fuscocaeruleus zygomaticus NFZ)过程中对减轻色素沉着,缩短疗程的作用。方法:对2004年12月~2007年12月采用Q开关Nd:YAG激光治愈的52例颧部褐青色痣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27例(治疗后外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照组25例(治疗后待自然愈合),比较其治疗间隔时间、疗程的长短。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平均治疗间隔时间分别为74.59天及105.24天,平均疗程分别为453.37天及651.28天,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开关Nd:YAG激光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颧部褐青色痣色素沉着轻、疗程较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5.
<正> 我科自1989年以来采用大剂量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结节性痒疹、湿疹及皮肤变应性结节性血管炎(Cutaneous Allergic Nodular Vasculitis,CANV)等四种皮肤病,疗效满意,现将收治的42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荨麻疹16例,男9例,女7例;病程1月以内者4例,1月~1年者10例,1年以上者2例;均无明  相似文献   
66.
耳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Octicus)或称带状疱疹面瘫综合征(RamsayHunt Syndrome RHS)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其临床上表现为外耳道疱疹,耳及乳突深压痛、面瘫、内耳功能障碍(耳呜、听力障碍、眩晕及眼球震颤)及味觉障碍等。我科近年收治7例,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淋巴瘤样丘疹病(LP),自1968年由Macaulay首次提出以来,迄今对其病因与本质尚无定论.作者对取自9例患者的12个LP活组织检查标本进行了免疫组织学研究.结果:在6例患者中,大异型细胞在形态上类似于R-S细胞(Reed-Sternberg Cell),在另外3例中类似于大的脑迥状单一核细胞.这些细胞都表达全T细胞抗原[Leu4和(或)Leu5]和辅助性T细胞抗原(Lue3),亦表达活化的抗原:HLA-DR、HLA-DQ、Tac和T9.许多的核与抗体Ki-67反应,指示这些细胞有高的增殖指数.因9例患者中8例其大型细胞缺乏T细胞抗原Leul和(或)Leu9,说明这些细胞的表型异常是明显.因为在8例患者中只有3例大异型细胞为Ki-1阳性,而全部8例患者的大异型细胞为Leu-Ml阴性,  相似文献   
68.
李大铁 《贵州医药》1990,14(3):179-180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维甲酸类药物在银屑病治疗中有较快进展,已证实对各型银屑病均有疗效.迄今已出现三代维甲酸类药物,其中以依曲替酯(etretinate、RO10-9359)应用最广.本文就十余年来应用维甲酸类药物治疗银屑病的概况作一综述. 一、依曲替酯(ET):许多国家的报道均证明ET对银屑病确有疗效,明显优于13-顺维甲酸.对红皮病型和脓疱型疗效突出,常可单用;对慢性斑块型疗效稍逊,常和其他疗法联合应用,可起到见效快、用药量小和副反应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Buschke-Loewenstein肿瘤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构型的肛门生殖器肿瘤,极易被误认为低度恶性、分化好的鳞癌,而两者的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0.
嗜酸性筋膜炎(Eosilophilic fascitis)是一种较少见的皮肤病。据手头文献,国内自1981年首报以来,迄今仅见3例。现报告一例如下: 杨××,男,45岁。因四肢酸痛发硬,活动受限半年入院。1984年19月,突觉双下肢肿胀酸痛,下蹲受限,左大腿内侧发现皮肤硬块。10天后,右侧手指发硬,手掌肿胀,腕关节活动受限,一个月后,双上肢、腹部、右腕关节前上方及在前臂伸侧出现类似症状。双小腿内侧分别发现数个核桃大硬结,面部及小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