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21.
血清CA199、CA242和CEA检测结直肠癌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资料完整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A199、CA242和CEA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这三项指标联检可以提高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阳性率和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2.
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99、CA125和CA153联检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扩大肺癌的诊断成功率,本文对116例肺癌患者的血清CA199、CA125和CA153进行检测,以便探讨这三种肿瘤标志物联检对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3.
血清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临床已经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并且随机抽取的389例患者入院时及入院24h时的血清肌钙蛋白T(TNT)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4.
HPLC-ELSD测定太白贝母和瓦布贝母中贝母辛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晶  王曙  辛贵忠  李会军  李萍 《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3):1032-1034
 目的 测定川贝母新的基源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ria taipaiensis P. Y. Li)、瓦布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 var.wabuensis (S. Y. Tang et S. C. Yue) Z. D. Liu, S. Wang et S. C. Chen]鳞茎中贝母辛的含量。方法 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BDS-C18(4.0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二乙胺溶剂系统,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 贝母辛在40.75~815.00 μg·mL-1内,峰面积对数与进样量对数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4),贝母辛加样回收率为98.7%,RSD为2.5% (n= 6);太白贝母中贝母辛含量为0.017 3%~0.037 6%,瓦布贝母中贝母辛含量为0.023 3%~0.052 8%。结论 所测太白贝母和瓦布贝母样品中贝母辛的含量高于曾报道过的川贝母其他基源植物样品。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对毛花柱忍冬花蕾中的三萜皂苷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运用柱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花柱忍冬花蕾中得到4个三萜皂苷:3-O-β-D-吡喃木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基(1→6)-O-(3-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灰毡毛忍冬皂苷甲(2),川续断皂苷乙(3),常春藤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也是从忍冬属中分离出的第一个具有咖啡酰基取代的三萜皂苷,化合物2—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6.
张少雷  屈艳慧  李会军 《新中医》2023,55(21):40-45
目的:观察化痰复遂饮联合铜砭刮痧疗法治疗风痰阻络型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2例风痰阻络型中风后失眠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71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联用铜砭刮痧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痰复遂饮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γ-氨基丁酸(GABA)、褪黑素(M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5-羟色胺(5-HT)、泛酸羧基末端水解酶1 (UCH-L1)、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血浆食欲素A水平;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参数(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7%,高于对照组83.10%(P<0.05)。2组治疗后血清UCH-L1、NSE及血浆食欲素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GABA、MT、5-HT、BDNF水平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