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冲出西医病名围城中医才能卓然自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医与西医对于疾病的认识不同,中医紧紧抓住证候,认为证候就可以反映疾病的本质;西医逐渐放弃证候,认为疾病的本质在证候之后,病理病灶才是疾病的本质.但是,临床上,有的患者只有证候而没有病灶,有的只有病灶而没有证候.当病灶与证候同时存在的时候,也不是病灶决定证候的表现.所以,中医必须坚持自己对疾病的认识,坚持辨证论治,摆脱西医病理病灶疾病观的束缚,才能振兴中医的学术.否则必然失去自我,丧失其优势与特色.  相似文献   
102.
回答张功耀:告别文化自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产生于中国古代的独特学科,是正在走向世界、充满活力的独特知识体系.中医药工作者按照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履行职责的行为,不容肆意诟病.70年前一些人反对中医,是由于当时没有认识到中医学独特的学术内涵,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但现今仍然受文化自卑的影响,才出现了反对中医的种种言行.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中医,而不是错误地评价和伤害中医.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的不断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这些新兴科学思想,对于中医学复兴的重要意义。它们尽管从不同的领域、角度来认识世界,但是,对于中医来说,真有志同道合、"相见恨晚"之意。它们的科学内涵,中医学大多已经具备,而解剖实证以还  相似文献   
104.
证候是疾病微观变化的动态反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医学重视病理病灶,可考可证,诊断与鉴别诊断明确,有其长处。但是,具备这种“理想病灶”的疾病,只见于人群中的少数人,而人群中更多的是中医能够认识的不健康状态,表现为严重身心不适却无病理病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现代医学过分强调病理病灶才是疾病本质,而把患者主观感觉的证候作为表面现象,或者作为假象,将人们的病态“视而不见”,才形成了这种局面。其实,患者的“主观感觉”正是医学可以依靠的“客观证据”。临床上,病灶与证候是相对分离的,不是病灶决定证候。证候是疾病微观变化的动态反映,属于状态的疾病本质,而不是形态的疾病本质。证型只是疾病证候的特殊类型。划分证型,按证型论治,在思想方法上比较接近于西医的病灶疾病观,而不同于中医辨证论治的状态疾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