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0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乌梅透骨口服液(WTOL)对佐剂性关节炎(AA)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足跖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诱发大鼠AA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泼尼松组、风湿液组、乌梅透骨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1.35,4.05,13.5g·kg^-1),足容积排水法测量继发侧足容积,进行疼痛评分和多发性关节炎指数评分,放免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NO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NO、TNF-α、IL-1β和PGE2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WTOL组AA大鼠继发性病变显著受到抑制,血清中NO、TNF-α、IL-1β及PGB水平降低(P<0.05),踝关节病理反应减轻。结论:WTOL通过降低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含量来调节AA大鼠的免疫功能,减轻局部组织病理反应,达到治疗风湿性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格列吡嗪胶囊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用HPLC法测定10名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5mg格列吡嗪胶囊和片剂后的血药浓度,MC-PKP药动学程序拟合,得药动学参数,计算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结果胶囊剂的Cmax为(456±60)ng/ml、Tmax为(2.9 5±0.6)h、AUC为(2335±180)h*ng/ml.以上参数经双单侧t检验等统计分析,与片剂比无显著差异.F值为(103±4)%.结论格列吡嗪(2.95±0.6)h血药浓度达高峰,峰浓度为(456±60 )ng/ml.且胶囊与片剂为生物等效制剂.  相似文献   
43.
格列吡嗪缓释胶囊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格列吡嗪缓释胶囊在正常人体内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6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单剂量 po 10 mg和多剂量 po 格列吡嗪缓释胶囊及控释片后的血浆药物浓度,计算两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cmax,AUCo~48等指标,利用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分析判定两制剂生物等效性。结果 两制剂药-时曲线有双峰,连续服药4 d达稳态,单剂量与多剂量给药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格列吡嗪缓释胶囊与控释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44.
目的:克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7基因并检测其在体外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从体外培养的幼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提取总RNA;按GenBank BMP7基因序列化学合成2条引物,采用RT-PCR方法得到BMP7基因;将BMP7基因片段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利用双酶切、PCR及核苷酸序列分析鉴定BMP7目的基因;将重组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分别采用原位杂交、PCR、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BMP-7表达。结果:克隆得到的BMP7基因核苷酸序列长约1 300 bp,构建的重组pcDNA 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目的基因BMP-7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BMP-7基因(No. BC008584)一致,转染了BMP7基因的体外培养的成年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表达了BMP7蛋白。结论:成功构建表达BMP7蛋白的转基因关节软骨细胞,其可用于细胞移植治疗或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相似文献   
45.
重组BMP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关节软骨细胞的转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转染关节软骨细胞的脂质体和DNA的最佳比例及BMP7基因表达。方法:构建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用脂质体将pcDNA3.1-BMP7包裹形成DNA脂质体复合物,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G418筛选。转染过程中确定脂质体浓度、脂质体与pcDNA3.1-BMP7质粒的比例。原位杂交、PCR、Western blotting测定BMP7表达。结果:构建了pcDNA3.1-BMP7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与 pcDNA3.1-BMP7质粒最佳转染浓度为3 mL培养液中加10 μL脂质体和4 μg pcDNA3.1-BMP7质粒(2.5∶1);以400 mg·L-1 G418的正常培养液筛选28 d,BMP7为阳性表达。结论:在脂质体介导下,pcDNA3.1-BMP7转染家兔关节软骨细胞获得成功,且BMP7在该细胞中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将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7质粒(pcDNA3.1-BMP7)转染至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在该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序列测定、拼接后与报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序列对照:脂质体介导pcDNA3.1-BMP7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418筛选14d,Western blot、PCR、原位杂交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基因的表达。结果序列测定证实与GenBank报道的骨形态发生蛋白7全长基因序列一致:转染pcDNA3.1-BMP7质粒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大量骨形态发生蛋白7蛋白及骨态发生蛋白7 mRNA表达。结论脂质体介导下,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MP7能被转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且表达了骨形态发生蛋白7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  相似文献   
48.
目的:测定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分析实测的病人血浆中丙泊酚浓度与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系统预测的丙泊酚浓度的相关性,对TCI系统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级为ASA1~ ASA2级的全身麻醉手术病人,TCI系统丙泊酚的诱导浓度为6μg/ml;麻醉维持浓度分别为2.8、3.2、3.5、3.8 μg/ml.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病人血浆中的丙泊酚浓度.结果:麻醉诱导和维持阶段病人血浆中丙泊酚实测浓度高于靶控输注浓度,停止输注后实测浓度低于靶控输注浓度.TCI系统的偏离度(MDPE)和精密度(MDAPE)分别为6.0%和6.2%.病人脑电双频指数、反应熵和状态熵受麻醉影响明显.结论:TCI系统在麻醉指标监测下,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证实家兔膝关节软骨中骨形成蛋白-7(BMP-7)的表达,获得BMP-7成熟肽基因。方法 提取家兔膝关节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以特异性引物扩增BMP-7成熟肽基因并克隆入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质粒进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 PCR扩增得到一特异性的约630bp片段,克隆后筛选出阳性克隆质粒,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与发表的BMP-7成熟肽基因序列一致。结论 家兔膝关节软骨细胞中有BMP-7成熟肽基因的表达,克隆得到了BMP-7成熟肽基因,为BMP-7在软骨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盐酸塞利洛尔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双单侧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判断生物等效性。方法:9名健康志愿受试者交叉服用两药厂产的盐酸塞利洛尔片200mg,以HPLC法测定。结果:药-时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3.45~3.56h,Tmax3.58~3.62h,Cmax501.43~531.92ng·ml-1,AUC4508.38~4605.90μg·h·L-1。结论:国产药与进口药的药动学参数相似,相对生物利用度98.1%±9.9%。综合分析两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