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9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1.
目的:研究E-cad和PTEN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宫颈20例、C INⅠ~Ⅱ21例、C INⅢ22例及宫颈鳞癌20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标本中E-cad与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E-cad在正常宫颈、C INⅠ-Ⅱ、C INⅢ及鳞癌中膜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90.5%、45.5%和35.0%。PTEN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表达于细胞核为强表达,在正常宫颈、C INⅠ-Ⅱ、C INⅢ及鳞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0%、100.0%、90.9%和85.0%。PTEN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cad可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早诊指标。作为抑癌基因的PTEN,在宫颈病变各组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说明PTEN与宫颈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生育期妇女的人群患病率及探讨治疗方法。方法:2007年9~10月对本社区内4053例的生殖道感染普查的妇女按BV诊断之四项标准进行白带化验;BV患者给予甲硝唑夫妻同治,并追踪复查白带。结果:BY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7.6%,308例患者中仅145例有白带增多或轻度瘙痒症状;164例追踪,治愈率97.5%。结论:BV患者在生育期年龄人群中并非罕见,建议在妇科门诊中应列为常规化验检测项目。甲硝唑治疗效果好、简便、价廉。  相似文献   
73.
74.
75.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黄芩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乙醇浓度(A)、提取时间(B)、提取次数(C)、乙醇用量㈣为四个因素,每个因素设计三个水平进行试验。用HPLC法测定每个试验所得的黄芩苷含量。结果:因素C的影响最大,各因素对黄芩的提取工艺的影响程度依次为C〉B〉A〉D,即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用A2B1C3D2条件进行提取,所得黄芩苷含量最高。结论:黄芩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的6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76.
医院检验人员面临着更多的潜在危险,如接触传染性患者的各种体液及分泌物,给患者抽血和各种穿刺、涂片时的误刺伤,这种接触污染的概率远远大于其他人群,故应提高检验人员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伤害。1资料与方法于2002年2月-2006年2月,调查我院检验科15名检验人员(包括1名工勤人员),对所调查的人员被刺伤或划伤的物种或分泌物污染的部位每天进行统计。2结果4年内手部皮肤破损为18人次,其中<3年工作经验的12人次,占66.8%,3~10年工作经验的3人次,占16.6%,>10年工作经验者3人次,占16.6%,损伤手部的物种为穿刺针、玻片、接种针和刀片。被患者体液、…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维生素C和E对实验性铅中毒大鼠血铅,-δALAD,Hb,Fe,Zn,Ca的影响。【方法】大鼠自由饮用0.615mmol/L的醋酸铅四周造成铅中毒模型.造铅模型的同时给予维生素C和E,或造模后给予维生素C和E。用原子吸收法及酶法测大鼠尾部血铅,-δALAD,Hb,Fe,Zn,Ca含量。【结果】给予维生素C和E后,大鼠血铅水平明显下降,-δALAD,Hb,Fe活性升高,Zn,C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铅中毒大鼠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能降低血铅水平,提高-δALAD,Hb,Fe活性,改善Zn,Ca水平。  相似文献   
78.
雷公藤口腔缓释膜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雷公藤口腔缓释膜对复发性口腔溃疡(ROU)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治疗组采用雷公藤口腔缓释膜贴敷溃疡面,对照组采用天滴灵膜贴敷溃疡面。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9%、7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时间:治疗组为(90±10)d,对照组为(30±5)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疼痛发生率:治疗组为57.14%(40/70),对照组为30.00%(21/7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雷公藤口腔缓释膜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CD3+、CD4+、CD8+的平衡功能,改善微循环,并能促进ROU愈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究非那雄胺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3年3月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2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18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9例。观察疗效、症状评分、M-CSF、MCP-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58%)高于对照组(85.32%),差异显著,χ2=3.937,P=0.047。治疗前两组的NIH-CPSI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的M-CSF、MCP-1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t=0.521,P=0.603,t=1.084,P=0.280),治疗后,观察组M-CSF(168.73±53.24)pg/mL、MCP-1(3.42±0.85)ng/m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05.44±49.71)pg/mL、(4.22±1.12)ng/mL,差异显著,P<0.05。结论非那雄胺联合塞来昔布用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良好,该治...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