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1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5 毫秒
91.
HPLC测定不同居群苍术中苍术素醇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RP-HPLC方法,对不同居群苍术中苍术素醇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TC-C18(4.6 mm×250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乙腈-水(49∶51),检测波长为337 nm,流速为1.0 mL.min-1。结果:苍术素醇在9.12×10-2~9.12 mg.L-1(r=0.999 9)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15%,RSD 1.5%(n=5);大别山区苍术各居群样品中苍术素醇含量比江苏茅苍术高出4~6倍。结论:建立了一种准确、简便的苍术质量评价方法;不同居群苍术中的苍术素醇含量与其形态及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果穗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总提取物经醋酸乙酯萃取,萃取物经反复硅胶柱和SephadexLH-20柱色谱分离和纯化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夏枯草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大黄酚(1)、2-羟基-3-甲基蒽醌(2)、汉黄芩素(3)、乌苏酸(4)、β-香树脂醇(5)、α-菠甾醇(6)、α-菠甾酮(7)、β-胡萝卜苷(8)、β-谷甾醇(9)。结论:化合物1~3、7是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3.
省沽油嫩芽及花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省沽油嫩芽及花蕾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十八烷酸正十八烷醇酯(octacosanol hexadecanoic acid ester,1),正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2),β-谷甾醇(β-sitosterol,3),正十六烷酸(bexaclecanoic acid,4),熊果酸(ursolic acid,5),正二十六烷醇(hexacosanol,6),胡萝卜苷(daucosterol,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省沽油嫩芽及花蕾中分离得到,且均为首次从省沽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4.
断血流(Herba Clinopodii)是从安徽霍山县发掘出的民间草药,为多年生草木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is(Benth.)O.Klze与荫风轮Clinopodiam polycephalum(Van.)C.Y.Wu er Hsuan ex Hsuan的干燥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95.
目的以白术内酯类成分为评价指标,比较歙白术与其他产地白术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安徽、浙江5个产地白术药材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TC-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检测波长:白术内酯Ⅰ、Ⅲ的检测波长为220nm,白术内酯Ⅱ的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20μl。结果歙白术中白术内酯Ⅱ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地白术。结论白术内酯类成分可作为不同产地白术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对败酱科败酱属6种同属药用植物的原植物及其根药材进行鉴别。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法、微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对6种植物的根、茎、花序梗、花和果实等部位进行比较鉴别。结果 败酱无果苞,花序梗单侧具糙毛,簇晶多成排或散聚于细胞中;攀倒甑、斑花败酱茎具两列糙毛,花白色或黄白相间,簇晶少;少蕊败酱无根茎花序梗具柔弱糙毛,簇晶多;异叶败酱花序梗被短糙毛,石细胞多且层纹明显;岩败酱果苞常具3主脉,花序梗被微糙毛,石细胞少。结论 通过性状、微性状和显微特征可以鉴别败酱属6种药用植物。  相似文献   
97.
不同产地白花前胡饮片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不同产地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为白花前胡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挥发油中21种主要成分,其中有6种主要成分的相对含量超过60%。结论:主产区白花前胡饮片的挥发油成分没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质量控制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98.
目的 体外研究烘干过程中酶对亳菊总黄酮成分的影响,为亳菊产地加工和炮制工艺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 模拟亳菊烘干过程,采用β-D-葡萄糖苷酶酶解亳菊总黄酮,以金合欢素、芹菜素、木犀草素3种黄酮苷元含量为指标,分析酶解反应对3种黄酮苷元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酶解反应后,亳菊总黄酮中木犀草素、芹菜素、金合欢素3种黄酮苷元的含量升高。结论 β-D葡萄糖苷酶可酶解亳菊中黄酮类成分,使其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β-葡萄糖苷酶水解亳菊总黄酮是烘干过程中黄酮苷元含量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灵芝首乌液的制备工艺、理化性状及质量标准。对方中名贵中药人参及首乌等所含的成分采用了薄层定性,并对其药效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灵芝首乌液符合滋补酒的质量标准,耐力试验可见小鼠的游泳时间明显延长(P<0.05)。最大耐受量相当于人用量的1667倍。  相似文献   
100.
1中药产业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对中草药的栽培、组织培养、采收加工、储存保管、成分提取分离、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及药理药效等进行了大量研究。中药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借鉴和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生物工程技术(DNA标识技术、发酵技术)、受体技术、指纹图谱及信息技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知识工程技术、神经元计算技术、模糊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智能集成处理技术等)的应用大大加快了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和基因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