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8年1~10月,我们对43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应用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进行调查分析,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3例,均符合WHO(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14~79岁;病程1~17年.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失代偿性耳鸣患者心理状态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耳鼻咽喉科门诊接诊的454例耳鸣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听力测试、耳鸣程度评估、心理学测试,根据疾病相关诊断标准,计算失代偿性耳鸣发病率,对患者耳鸣程度进行分级,对比不同等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找出焦虑抑郁情绪与失代偿性耳鸣发生的相关性。结果:454例耳鸣患者中失代偿性耳鸣126例(27.75%);失代偿性耳鸣组耳鸣自评量表评分高于非失代偿性耳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5,P0.05);两组耳鸣严重程度等级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251,P0.05);失代偿性耳鸣组HAMA、HAMD评分均高于非失代偿性耳鸣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28,12.795;P0.05);Ⅴ级失代偿性耳鸣患者的HAMA、HAMD评分最高,后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即随着耳鸣程度加重,患者HAMA、HAMD评分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89,26.656;P0.05);将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与HAMA、HAMD评分分别纳入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耳鸣严重程度评分与HAMA、HAMD评分均呈正相关性(r=0.874,0.832;P0.05)。结论:失代偿性耳鸣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患者耳鸣程度与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比较柘树根不同部位的抗炎、镇痛活性及总黄酮含量,为其炮制加工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和药效学研究相结合方法,对柘树根木心、根皮、栓皮、全根进行比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试验进行抗炎作用研究,采用热板法及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作用研究,采用硝酸铝显色法进行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柘树根不同部位均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不同部位组间的药效没有明显差异,但柘树根皮、栓皮、全根在抗炎镇痛方面较木心表现出了更好的作用趋势。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栓皮>根皮>全根>木心。结论综合考虑到去除木心、栓皮带来的人力损耗以及药材损失,建议柘树根以全根入药。  相似文献   
44.
随着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的广泛流行,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个人、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常增高或正常,但骨折风险也是增加的,这不能仅靠双能X线骨密度来解释。骨转换标志物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近年来在糖尿病中得到广泛研究,如骨碱性磷酸酶、1型原胶原N-端前肽、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骨钙素、骨保护素、脱氧吡啶啉等。骨转换标志物反映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具体变化情况,反映骨强度,较骨密度更早的反映骨量变化,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它为临床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评估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提供了新思路。联合检测骨转换标志物和骨密度,更全面、合理的评估骨转换,及时发现高危人群,更有利于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预防骨折的发生。本文将对骨转换标志物在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我国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易发生髋部骨折。初次骨折治疗后,骨质疏松患者尚面临二次髋部骨折的风险,针对二次髋部骨折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二次髋部骨折率。本文从初次骨折类型、性别与年龄、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Singh指数、合并症、体重指数等方面就二次髋部骨折危险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是否存在促进3T3-L1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潜力。方法:为测定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作用和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分别采用了葡萄糖荧光示踪剂检测法和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模型。结果: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提高脂肪细胞在高浓度葡萄糖(30 mM)条件下由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吸收,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结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促进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和前脂肪细胞分化,提示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能对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下腺肌瘤剥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中选取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剥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其术后复发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89.5±17.6) ml]、术后排气时间[(19.6±5.7)h]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54.7±25.1) ml,(25.1±7.3) h]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痛经程度评分[(2.8±0.9)]、子宫体积缩小幅度[(46.9±5.5)%]及复发率(2.3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3.6±1.2),(35.1±7.4)%,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腺肌瘤剥除术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治疗子宫腺肌瘤患者,有助于彻底清除残留腺肌瘤组织,防止复发,并可对术中出血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患者术后及早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