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21.
目的探讨腋部副乳腺的手术治疗。方法对86例腋部副乳腺患者,在肿胀麻醉下,采用腋部皮纹小切口潜行切除副乳腺。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切口不明显,瘢痕小,外观明显改善。结论局部肿胀麻醉下,腋皮纹小口切除副乳腺安全,创伤小,术后局部美观,效果可靠,可门诊手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与避免住院不便,节省卫生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汤剂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精粹,因其独特的疗效及较低的毒副作用,几千年来深受医生和患者的喜爱。但长期以来,中药汤剂的制备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费时费力,且存在煎药质量和卫生问题。煎药机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为人工煎药提供了一种替代模式,将传统方法与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汤剂制备成为方便、卫生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符合现代社会的医疗需要。现将煎药机煎药与传统方法煎药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20%甘露醇局部注射联合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漏的疗效。方法将64例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20%甘露醇局部注射联合加压包扎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穿刺抽吸联合加压包扎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66.7%、有效率为94.4%,对照组分别为28.6%、71.4%。两组比较,P均〈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20%甘露醇局部注射联合加压包扎治疗乳腺癌术后淋巴漏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分析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对哺乳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20例拟怀孕乳头内陷患者实施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术后随访患者的哺乳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后哺乳率、哺乳时间、混合喂养率、乳腺炎发生率与无乳头内陷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头炎发生率低于无乳头内陷者。以上指标均优于乳头内陷未行矫正者。结论支架法乳头内陷矫正术能够恢复绝大多数患者的哺乳功能,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平消胶囊在乳腺增生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科门诊2007年2~8月3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72例,口服平消胶囊治疗;对照组156例,应用乳康片治疗。结果:治疗组乳房疼痛缓解和乳房肿块缩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乳腺增生病的治疗方面,平消胶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26例Ⅰ、Ⅱ、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保留肋间臂神经78例,切除肋间臂神经48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8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腋窝皮肤感觉正常72例,感觉异常6例;切除肋间臂神经48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8,P〈0.01)。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障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用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治疗8周,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 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的锥体外系反应、焦虑、头痛和失眠.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8.
比较卡培他滨联合顺铂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 58 例三阴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病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A 组进行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化疗,B 组进行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化疗,21 d 为 1 个周期,至少应用 2 个周期。结果 A 组 26 例,B 组 32 例,可评价疗效 A 组 22 例,B 组 30 例,两组患者基线情况无统计学差异。A、B 两组的完全缓解率(9.1%vs 3.3%, =0.7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 组的疾病控制率(86.4% vs 53.3%, =0.012)和客观缓解率(50.0% vs23.3%, =0.046)均较 B 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B 两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 7.5 和 5.5 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5);中位总生存期(OS)两组分别为 19.7 个月和 13.3 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37)。A、B 两组常见的Ⅲ~Ⅳ度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减少。其他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其中脱发发生率 A 组 0.05)。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方案的疗效较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有优势,其不良反应可耐受,在临床实践中可作为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解救治疗的有效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9.
1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2018年1月因发现右环指肿物2年入院。患者自诉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环指近节掌侧肿物,质硬,局部压痛,活动可,未做系统治疗,肿物逐渐增大,影响手指活动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右环指掌侧可触及皮下肿物,无红肿,约2.2 cm×0.5 cm×0.4 cm大小,质硬,主动屈曲PIP 90°、DIP 10°,被动屈曲活动可,伸直活动可,指端感觉及血运可。X线片示右环指骨质未见异常。B超示右环指近节屈肌腱腱体间异常团,性质待定,右环指近节屈肌腱鞘少量积液,A2腱鞘囊肿。诊断:右环指肿物。完善检查后在局麻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A2滑车内,囊肿样物,切除肿物,见指深屈肌腱滑膜增生,已增厚变黄,被动牵拉肌腱,活动良好,肿物送病理。病理:右环指滑液囊肿,另见少许滑膜组织。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分析术中腋窝应用明胶海绵对于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瘘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26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腋窝应用或不应用明胶海绵,比较两组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为8.6%(6/70),对照组腋窝淋巴瘘发生率为23.2%(13/56),两组腋窝淋巴漏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7天24 h腋窝引流量分别为(9.85±5.31)m L、(13.95±6.58)m 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对于乳腺癌术后腋窝淋巴漏的预防作用确切有效、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