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现将本科近三年内,经骨髓细胞学等检查确诊的三例骨盆坏死报道如下.(附表)附衰三例,.坏死的临床特征住院号60528首发症状WBCx 10,/L确诊右下腹拳大肿块、压痛、伴高热20余天不规则发热二个月发热、右艘痛伴功能障碍4天误诊阑尾脓仲 l。9(70肠)细菌培养大肠杆菌生长备注死于DIC65374伤寒7999冬臀部脓肿 l。3(36帕) 3。9(。2肠)骨位形态学姑骨部分坏死和胸骨全目坏死骨位坏死大肠杆菌败血症伴肠穿孔骨谈坏死骨盆坏死金黄色葡萄败血症球菌生长自动出院后死亡痊愈出院 三例患者的骨髓穿刺液外观呈特殊红色果冻样、豆沙状、灰黄色泥架粘稠物.…  相似文献   
32.
33.
张守忠  吴霞霞  余晶 《江西医药》2008,43(7):649-651
目的探讨血液滤过联合腹腔减压对危重烧伤合并腹腔间隙综合征(ACS)患者的治疗效果,寻求这类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21例危重烧伤合并ACS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1)和治疗组(n=10)。对照组行腹腔减压治疗,治疗组在腹腔减压治疗的基础上再行血液滤过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氧合指数、APACHE评分等资料。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器官功能改善,氧合指数上升,APACHEⅡ评分下降,死亡风险降低。结论血液滤过联合腹腔减压治疗危重烧伤合并ACS患者,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保护组织器官功能,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4.
<正> 我院1981年10月~1983年10月在纤维胃镜直视下,对可疑为胃癌或食管癌患者同时作细胞涂片和活检共145例。结果见下表。  相似文献   
35.
<正> 骨髓坏死是指骨髓中造血组织和基质的大面积坏死,是一种并非罕见的而易被误诊或漏诊的综合征。可继发多种病因和病种,预后多严重,现将本院近四年内,经生前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的4例报道如下。病例摘要例1:刘某,男,37岁。农民。1985年10月23日入院。右下腹拳头大肿物,疼痛20余天,伴发热,压痛明显,囊性感,固定。肝,脾肋下未扪及,解黑色大便。住院后期,神志模糊,烦躁,进而出现DIC和休克状态。临床拟诊阑尾脓肿、伤寒。血红蛋白80g/L。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介绍用过氧乙酸对空气和场所表面进行消毒的新方法——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国外40年代便已采用此法,我国因无适宜的喷雾器械一直没有得到推广。1984年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成功的QPQ-84型气溶胶喷雾器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此喷雾器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均取得良好效果,进一步证实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消毒方法的优越性和 QPQ-84型电动气溶胶喷雾器性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烧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诊断确立的危重烧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HVHF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烧伤治疗;HVHF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监测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并取外周血检测细胞因子。两组均于治疗前后作APACHEⅡ评分。结果患者体温、心率、MAP及SaO2改善,外周血TNF-α、IL-6及IL-8浓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HVHF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HVHF能够清除烧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体内炎症介质,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8.
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升高至一定程度时,所导致的心血管、肺、肾、肝、胃肠及颅脑等多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由于其发病的隐匿性,常被临床其他征象所掩盖,易被忽视.若未尽早认识并及时处理,甚至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i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死亡,近年来已有报道呼吁重视烧伤并发ACS的诊治[1-2].我科自2004~2006年共收治重度烧伤并发ACS患者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为探讨接触三硝基甲苯 (TNT)与黑索金 (RDX)对工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早期影响 ,我们对接触TNT、RDX的工人进行了行为功能测试。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某化工厂接触TNT、RDX工人 2 0名为接触组 ,同时选择同一地区不接触TNT、RDX及其它职业危害工人 2 0名作为对照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工龄等方面经检验 ,无显著性差异 ,P值均大于 0 0 5 (见表 1)。表 1 一般情况比较组别例数 性别男女平均年龄 x±s(岁 )平均工龄 x±s (岁 )受教育年数 x±s (年 )吸烟例 %饮酒例 %接触组 2 0 1552 9.6± 7.7610 .6…  相似文献   
40.
淮北矿区煤矿工尘肺发病及现况的调查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煤矿工尘肺发病年龄、接尘工龄、晋期年限、尘肺合并结核状况及影响尘肺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对淮北矿区40年来确诊的4421例尘肺患者(死亡1011例、现患3410例)的基本状况及发病、晋期、合并肺结核、死亡原因等资料建立数据库,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案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1)淮北矿区40年来,Ⅰ期尘肺患者平均接尘时间为(22.40±2.08)年,平均发病年龄为(47.31±2.96)岁。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2780例)最多,占62.9%;矽肺(1590例)居第二位,占36.0%。(2)尘肺平均晋期年限Ⅰ期→Ⅱ期8.02年;Ⅱ期→Ⅲ期8.65年。(3)尘肺合并结核703例,占尘肺总例数的15.9%(703/4421)。尘肺结核的病死率(44.4%)远较单纯尘肺的(18.8%)为高。(4)尘肺前三位死因分别是肺结核、肺癌、肺心病。结论 随作业条件的改善,尘肺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逐年增高、发病工龄逐年延长。尘肺并发症严重影响尘肺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