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3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姬松茸诱导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姬松茸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和彗星电泳法检测姬松茸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WT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姬松茸在0.625~5 g/L浓度范围内作用72 h以及2.5 g/L姬松茸在作用24,48,72 h后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这种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姬松茸在作用浓度为0.625,1.25,2.5,5 g/L时,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9%,28.4%,44.3%,60.6%,与阴性对照组(1%)差异有显著性;2.5 g/L姬松茸在作用24,48,72 h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91%,18.72%,40.58%,48,72 h作用时间组与阴性对照组(1%)差异有显著性。2.5 g/L姬松茸作用72 h后的细胞,WT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结论姬松茸具有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WT1在此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及纤维蛋白原(FIB)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了95例急性期及36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35名健康者外周血LPA及FIB水平。结果:急性期脑梗死患者LPA及FIB水平均较恢复期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高,P<0.01;恢复期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又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恢复期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PA及FIB增高不仅是急性脑梗死缺血性损伤反应,而且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已有增高,它们在缺血性卒中发病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探讨RNA干扰Tax基因表达对人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相关性脊髓病/热带痉挛性瘫痪(HAM/TSP)患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运用RNAi技术特异性干扰Tax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技术和western blot法鉴定Tax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干扰后的T淋巴细胞(TLC)凋亡情况及凋亡相关因子Fas、Bc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结果 重组质粒psiTax/U6转染T细胞(9.84±3.32)%后,Tax蛋白的表达较未处理组(47.45±14.52)%和pSilencer1.0/U6转染组(45.98±10.66)%明显降低(t=9.51,14.93,均P<0.01);western blot法显示重组质粒psiTax/U6转染TLC后,Tax表达较pSilencerl.0/U6转染组明显降低;RNAi干扰组的凋亡率(21.55±1.37)%较未处理组(47.80±3.36)%显著降低(t=24.17,P<0.01);RNAi干扰组Fas,TNF-α显著降低(t=17.83,16.85,均P<0.01),而Bcl-2显著升高(t=5.21,P<0.01).结论 运用RNA技术干扰Tax基因抑制Tax基因表达,可以有效抑制TLC细胞的凋亡.凋亡相关因子Fas,TNF-αand Bcl-2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拟探讨IL-17和IL-23在结核性胸膜炎中的致病机制及其对诊断和预后的预示意义。方法根据诊断标准,入选3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留取外周血标本5 mL,胸膜腔积液5 mL。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及胸膜腔积液中IL-17和IL-23。同时选取20例无感染征象患者血清和胸膜腔积液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和结核性胸膜炎组IL-17和IL-23水平由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并对IL-17和IL-23与结核性胸膜炎组不同病期的相关性用Pearson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L-17水平分别为(78.81±19.91)pg/mL和(206.4±53.77)pg/mL,与对照组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L-17相比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IL-23水平分别为(103.1±32.1)pg/mL和(327.8±68.13)pg/mL,与对照组血清(12.79±0.82)pg/mL和胸腔积液(3.24±0.17)pg/mL相比均增高(P〈0.01)。并且,IL-17和IL-23升高水平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腔积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呈正相关。结论 Th17细胞分泌的IL-17和IL-23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腔积液中显著增高,并与其白细胞数量相关。说明IL-17和IL-23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免疫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白细胞(WBC)异常增加对精液质量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共收集52份WBC异常增高精液标本和50份WBC正常精液标本,彩色精子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精液常规,以鲁米诺为探针,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精子活性氧(ROS)水平。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精液中丙二醛(MDA)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的水平。结果 WBC异常组和WBC正常组的精液常规参数中总活力、前向运动力和正常精子比率与WBC正常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5;P=0.003);精子运动参数中曲线速度(VCL)(P=0.023)、直线速度(VSL)(P=0.010)、平均路径速度(VAP)(P=0.011)、摆动性(WOB)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形态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WBC异常组较WBC正常组精液标本中ROS、MDA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SOD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WBC异常增高可引起精子质量下降,其机制可能与WBC增加释放过多的活性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