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以郑州大学医学院校园网建设主干网络系统为实例 ,介绍了医学机构园区网主干网络系统工程规划、网络逻辑层次结构模型和网络设计 ,以及第三层交换千兆以太网在校园网主干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2.
当前,我国社会稳定,人民生活富足,这为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由于大众的营养与健康知识相对贫乏,从而导致儿童、青少年中肥胖及肥胖症不断出现,这将会严重影响患者当前乃至整个一生的生命质量。其过程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系统梳理一清胶囊治疗热毒证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口腔溃疡的现有研究,明确其内在优势价值及治疗特点,为国家卫生医药决策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同时为临床和基础的研究提供基础和线索。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基于多准则决策(MCDA)模型,应用CSC v2.0软件从多方面对一清胶囊进行临床综合评价。结果:一清胶囊自发呈报系统(SRS)监测数据中严重不良反应包括瘙痒、皮疹、腹泻等,均好转或痊愈,无加重或转院治疗。文献数据显示临床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均显示安全性较好,一清胶囊安全性评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一清胶囊单用或者联合治疗伴有热毒证咽炎、扁桃体炎、牙龈炎、口腔溃疡在症候改善情况、疾病主症消失率、口疮复发率等方面优于牛黄解毒胶囊或西药治疗,药理药效学显示一清胶囊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有效性评为B级;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采用决策树模型,根据增量效应水平分析,以1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阈值条件下,一清胶囊在治疗热毒证牙龈炎以牙龈炎疼痛消失率为指标,与牛黄解毒胶囊组采用增量成本效果比为0.39元/%,相比更具有经济性优势,...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性。因左膝部疼痛来就诊。于2天前踢球时扭伤左腿后出现左膝关节疼痛,走路时加重,活动障碍,肿胀。查体见左膝关节内侧有局限性肿胀,压之疼痛。B超检查:用7.5MHz高频探头在左膝关节内侧压痛点处可探及大小约6.5×3.6cm较均匀低回声区,上部可见纤维回声中断。  相似文献   
85.
目的: 建立人载脂蛋白CⅢ(hApoCⅢ)转基因小鼠模型,探讨ApoCⅢ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受精卵显微注射hApoCⅢ基因组片段方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筛选繁育出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小鼠品系。通过血浆脂质检测、快速蛋白液相色谱脂蛋白分析、口服脂肪负荷试验、肝素后血浆脂蛋白脂酶活性测定以及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转基因小鼠的脂质和糖代谢特点。结果: 成功制备hApoCⅢ转基因小鼠并建立稳定表达的品系,该小鼠表现出显著的高甘油三酯血症 ,并有随年龄增长的趋势。与非转基因小鼠相比,转基因小鼠对甘油三酯(TG)的清除显著延迟,且肝素后血浆脂蛋白脂酶活性也显著降低 ,糖耐量未改变。结论: hApoCⅢ转基因小鼠有明显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与血浆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所致的血浆TG清除延缓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灸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共检索7个中英文数据库(均自建库至2017年11月),根据预先设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研究质量,并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881篇文献,最终纳入7篇文献8个研究。灸法与常规治疗相比,提高PMOP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的总体健康[MD=5.66,95% CI(1.16,10.16)]、心理维度[MD=6.64,95% CI(0.18,13.10)]、躯体活动[MD=3.60,95% CI(0.18,7.02)]方面可能优于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灸法联合常规疗法治疗PMOP疗效可能优于常规治疗,在改善PMOP患者骨密度[MD=0.04,95% CI(0.01,0.07)],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MD=-1.15,95% CI(-1.77,-0.53)],提高患者血钙[MD=0.09,95% CI(0.01,0.17)]、血清BALP含量[MD=9.16,95% CI(4.5,13.82)]和临床有效率[OR=4.66,95% CI(1.7,12.81)],降低患者血清BGP[MD=-1.37,95% CI(-2.27,-0.47)]、ALP[MD=-6.27,95% CI(-12.43,-0.11)]和TRACP-5b含量[MD=-0.44,95% CI(-0.8,-0.08)]等方面疗效显著。纳入的原始研究中未报告不良反应。结论 与西药常规治疗相比,灸法在改善PMOP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可能具有优势,而在提高骨密度、缓解疼痛、改善血钙、血清BGP等生化指标方面,可能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另外,灸法治疗PMOP是较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87.
儿童精神性聋临床上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一例报告如下:病儿,男,8岁,因右耳疼痛、听力下降半月来诊。半月前病儿无明显诱因自诉右耳疼痛、听力下降,存外院行纯音测听、声阻抗检查后诊断为“右耳突聋”(轻中度感音性聋),给予能量合剂及扩血管药物静脉滴注10天。治疗中前3天病儿感觉听力好转,以后几天又觉耳痛加剧、听力差,再行纯音测听,示有耳听力下降,为中重度感音性聋。为进一步确诊转来我院。  相似文献   
88.
崔鑫  张成  席俊羽  谢瑀婷  刘毅  谢雁鸣 《中草药》2023,54(1):210-221
目的 挖掘茵栀黄颗粒治疗黄疸的核心联用药物方案的临床应用规律,为探索临床不同诊疗思路、用药经验和提高中医药临床证据的循证等级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全国39家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黄疸患者的用药数据,运用Tabu搜索算法,对真实世界茵栀黄颗粒治疗黄疸的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靶点网络分析核心联合用药方案的分子网络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 根据Tabu搜索算法聚类分析的结果,结合肝病相关指南和文献,识别出3种茵栀黄颗粒治疗黄疸的核心联用药物方案:(1)针对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黄疸,可以联用谷胱甘肽;(2)针对胆汁淤积导致的黄疸,可以联用亮菌甲素;(3)针对病毒性肝炎导致的黄疸,可以联用双环醇。3种方案的分子网络机制均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茵栀黄联用谷胱甘肽治疗黄疸的分子网络机制主要与机体的炎症免疫、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传导、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和细胞死亡负调控的生物过程有关;茵栀黄联用亮菌甲素治疗黄疸的分子网络机制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胆汁分泌等关键通路有关;茵栀黄联用双环醇治疗黄疸的分...  相似文献   
89.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为药品上市后临床定位、资源配置、医保与基药准入等工作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除了满足一般药品综合评价6个维度外,还应考虑中医药特色。目前对于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具体实施环节和评价方法比较模糊,因此制定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迫在眉睫。起草组遵循《中国药品综合评价指南参考大纲(第二版)》以及《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2021年版试行)》等文件的相关法规要求,经过文献复习和专家讨论论证,结合多项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研究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本规范包括了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的临床定位、资料获取、质量控制、评价内容与方式、各维度的评价技术方法等方面,为中成药开展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提供方法学指导,使评价过程及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0.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物实验探究麝香通心滴丸(Shexiang Tongxin Dropping Pills, STDP)防治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 DCM)的作用机制。借助BATMAN、TCMSP、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STDP防治DCM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软件构建STDP防治DCM作用靶点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网络及“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信号通路核心受体蛋白与其对应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高脂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DCM大鼠模型,分为对照组、模型组、STDP低剂量组(20 mg·kg-1)、STDP高剂量组(40 mg·kg-1)、二甲双胍组(200 mg·kg-1);连续给药8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苏木精-伊红(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