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1 毫秒
81.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白芍药材快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采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测定白芍药材芍药苷的方法.方法:运用HPLC测定样品中芍药苷的含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含量如NIR光谱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含量预测.结果:校正集的内部交差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19 7,校正模型中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2)为0.969 6,外部验证均方差(RMSEP)为0.046 1.结论: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简便、无损,可用于白芍药材中芍药苷含量的快速检测,对其他药材中指标性成分的测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对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镇痛作用,并从神经生化代谢紊乱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比灵组、天舒胶囊组、天舒胶囊效应部位3个剂量组,每组10只。皮下注射硝酸甘油(NTG)注射剂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注射硝酸甘油后60 min内大鼠行为反应,6 h后取血及脑组织检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β-内啡肽(β-E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天舒胶囊组、天舒胶囊效应部位高、中剂量组动物挠头次数显著减少,血浆和脑组织中NOS、NO含量显著降低,脑组织中β-EP含量显著升高,CGRP含量显著降低,使之始终趋于生理状态下的平衡水平。结论:天舒胶囊效应部位组具有缓解偏头痛症状,可通过有效调节NOS、NO、β-EP和CGRP的含量来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患者女,45岁.双臀部红色斑块10 d,于2010年3月就诊.患者因胆道出血,10 d前肌内注射维生素K1后,局部出现红肿硬结,绕针孔可见大片红斑,触之硬而粗糙,皮温较高,自觉疼痛,伴有灼热感和瘙痒感,其他部位未见皮损,余无不适.在当地诊所给予生理盐水湿敷及抗生素软膏外用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4.
患者男,65岁,因左上背、左小腿褐色丘疹20余年,周边起红斑、丘疹、渗出伴瘙痒2月余,于2010年11月25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20多年前左小腿发生1个、左上背发生多个褐色丘疹,无显著不适.2个月前左上背其中1个及左小腿褐色丘疹周边发生红斑、丘疹伴瘙痒,搔抓后有渗出,后因皮损周边红斑扩大,渗出和瘙痒加重就诊.皮肤科检查:左侧小腿及左上背部各有一直径约0.5 cm大小的褐色丘疹,边缘规则,无溃疡、渗血.丘疹周围1~ 1.5 cm范围内分布红斑、丘疹、鳞屑,伴有轻度渗出,边界较清.环形红斑与中央褐色丘疹之间炎症较轻,伴轻度色素减退(图1,2).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内皮素3(ET-3)对人恶性黑素瘤(MM)A375细胞核因子(NF)-κB/Bfl-1抗凋亡通路的调节。方法用ET-3(100 nmol/L)刺激A375细胞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及Western印迹测定不同浓度ET-3(0、1、10、100 nmol/L)及其与内皮素受体B(ETRB)阻断剂BQ788联合干预A375细胞后,Bfl-1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相同条件干预下磷酸化NF-κB(p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 ET-3可以降低A375细胞的凋亡率(F=10.68,P<0.05)。ET-3对A375细胞Bfl-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呈浓度依赖性上调,BQ788明显阻断ET-3上调Bfl-1的效应(P<0.01)。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ET-3显著上调pNF-κB的表达(P<0.05),BQ788干预下其表达水平降低,接近对照组,ET-3(100 nmol/L)+BQ788组与100 nmol/L ET-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T-3/ETRB通过激活NF-κB/Bfl-1抗凋亡通路抑制A375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一种褪黑素片对小鼠是否有致突变作用。[方法]以10.0、5.0和2.5 g/kg.BW 3个剂量的褪黑素片蒸馏水溶液给小鼠灌胃,另设阴性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及阳性对照组(40 mg/kg.BW的环磷酰胺),按GB15193.5-2003进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按GB 15193.7-2003进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各剂量组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阳性对照组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该褪黑素片对小鼠未见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内皮素-3(ET-3)对人恶性黑素瘤(MM)A375细胞上皮基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A375细胞,分别设立3组:空白对照组、100 nmol/L ET-3组、100 nmol/L ET-3和100 μmol/L BQ788(内皮素受体B阻断剂)组。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转移,细胞爬片技术检测细胞形态变化,实时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上皮基质转化相关分子上皮细胞钙黏蛋白、波形蛋白及转录因子(Twist、 Slug)表达情况,使用方差分析及Scheffe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干预条件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T-3可以促进A375细胞的转移,BQ788可阻断该效应(3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4.200 ± 0.837、9.400 ± 0.548、3.400 ± 0.894,F = 88.44,P < 0.01);ET-3 可以促进A375细胞由上皮型向成纤维细胞样形态转变,促进A375上皮细胞钙黏蛋白表达下调(3组分别为0.330 ± 0.002、0.280 ± 0.007、0.420 ± 0.008,F = 329.98,P < 0.01),波形蛋白表达上调(0.830 ± 0.014、1.160 ± 0.003、0.750 ± 0.030,F = 262.94,P < 0.01),而BQ788可阻断这种效应。ET-3可以促进上皮基质转化相关转录因子Slug mRNA(F = 376.94,P < 0.01)及Twist mRNA(F = 215.62,P < 0.01)及其蛋白水平(FSlug = 288.87,P < 0.01;FTwist = 156.96,P < 0.05)上的表达上调。结论 ET-3/ETRB通过上调波形蛋白,下调上皮细胞钙黏蛋白的表达,并上调转录因子(Twist、 Slug)的表达,促进黑素瘤A375细胞上皮基质转化。  相似文献   
88.
看护点作为上海郊区最基础的区域性学龄前看护机构,主要满足外来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群体对同住子女的看护需求.由于在安全、监管、场所多个方面与标准幼儿园相距甚远,看护点公共卫生防控工作逐步受到关注.有研究表明,农民工学校学生伤害认知水平较高[1].2013年3月上海市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看护点儿童伤害防控工作现状、儿童监护人及教职工伤害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为探索看护点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人参(Panax ginseng)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百草药王"之称[1].中国古老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将人参列为上品.人参应用于中医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根、茎、叶、花果等各部分均有多种药理作用.人参的有效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人参皂甙、人参多糖和多种活性肽等[2].人参能增强人体抵抗力[3-4],提高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效率,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糖尿病、贫血、肿瘤等有一定药效[5].多年来,国内外对人参药效的研究颇多,但有关人参慢性毒理学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吉林省生晒参作为样品初步探讨人参慢性毒性,为今后人参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0.
通便袋泡茶的致突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研究通便袋泡茶的潜在致突变性。 材料与方法: 采用常规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和Ames试验。 结果: 通便袋泡茶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通便袋泡茶无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