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医药卫生   5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输血感染丙型肝炎是一类较常见的医疗纠纷争议,虽然针对输血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及常规规范,但由于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复杂,不同时间阶段的法律法规及常规规范变化较大,给输血感染丙型肝炎医学鉴定中的医疗过错?因果关系和责任认定带来一定困难?现结合江苏省17例鉴定案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常规规范要求,研究输血感染丙型肝炎鉴定的规律性——输血感染丙型肝炎鉴定路径,以期达到该类案件的鉴定意见和结论规范化?科学化,供鉴定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合成可生物降解的基因载体,并分析其生物毒性及转染率。方法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PEI)通过双硫键交联合成可降解的高分子量PEI衍生物(SS-PEI),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波谱分析技术分析其化学结构,采用细胞活力实验和检测大鼠肝肾功能指标分析其细胞和体内毒性,并转染羟基荧光素修饰的siRNA(FAM-siRNA)分析细胞转染率。结果红外波谱和核磁波谱分析可见酰胺键的特征波谱,噻唑蓝法和肝肾功能指标显示SS-PEI不同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S-PEI/FAM-siRNA转染率为(76.0±2.8)%。结论 SS-PEI的合成可明显提高装载siRNA的效率,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63.
目的 了解分析湖南省 90年代 O1 群埃尔托霍乱弧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 K- B法。结果  90年代湖南省 O1 群 EVC对氟哌酸、强力霉素、氨苄青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均高度敏感且较稳定。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总的敏感度较低。近 3年来耐药模式非常集中 ,主要为复方新诺明 +痢特灵 +四环素及对复方新诺明的单耐。 结论 氟哌酸等可为我省霍乱抗菌治疗的首选药物 ,而四环素不宜首选应用 ,复方新诺明、痢特灵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62岁。因腹泻、便秘反复交替,便血,左下腹痛3月,按慢性结肠炎治疗无效,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癌而收入院。一般情况较差,BP14/10kPa,腹平软,左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无包块。术前胸透和肝脏B超及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于1989年11月18日手术,术中见乙状结肠中段有4×5×6cm大小肿块,与周围有粘连。肿块上段结肠扩张呈肠梗阻表现,肿块周围淋巴结无肿大,肝脏未见转移征象。行降结肠中、下段,乙状结肠、直肠上段及其系膜切除;同时清扫乙状结肠淋巴结/左结肠淋巴结,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行降结肠上段与直肠端端吻合术。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乙状结肠类癌。术后第13天发现吻合口瘘,经治疗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讨论;类癌为一种少见肿瘤。据国外资料分  相似文献   
65.
用半轨道可控导管装置和塞子压缩装置改良了Porstmann的动脉导管未闭(PDA)栓塞术,并用于治疗PDA4例,3例成功,1例失败。术中先建立股动脉→主动脉→PDA→肺动脉→右室轨道,再用可控导管将事先压缩的塞子送至PDA处行栓塞术。本法较Porstmann法适应证广,创伤小,减少了对股动脉的损伤,简化了手术方法,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可用于盲端血管的栓塞。  相似文献   
66.
胃蛋白酶原免疫放射分析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清胃蛋白酶原 (PG)水平可反映胃蛋白酶分泌及胃黏膜的状态和功能 ,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1 ,2 ] 。笔者用免疫放射分析技术 (IRMA)检测 14 8例胃病患者血清PGⅠ及PGⅡ水平 ,以探讨PGⅠ PGⅡ水平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1月本院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14 8例 ,男 79例 ,女 6 9例 ,年龄 31~ 75 (平均 4 3)岁 ,其中经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的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4 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 39例、胃癌 (GCa) 6 2例。胃癌中低分…  相似文献   
67.
目的研究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Bcl-2基因在胆管癌患者胆汁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探讨检测胆汁中hTERT和Bcl-2基因对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标本20份为对照组,胆管癌患者胆汁标本20份为试验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标本中hTERT和Bcl-2基因。结果试验组中hTERT基因表达阳性14例,对照组中hTERT基因无表达,2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Bcl-2基因表达阳性11例,对照组中Bcl-2基因的阳性1例,2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中hTERT和Bcl-2基因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胆管癌患者胆汁hTERT基因与Bcl-2基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胆总管结石者。端粒酶和Bcl-2在胆管癌胆汁中的表达无相关性。用RT-PCR方法检测胆汁中hTERT和Bcl-2基因的表达对胆管癌的诊断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8.
环介导等温扩增在病原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典的病原检测和诊断方法是体外培养和显微镜技术,这种方法在临床实验室仍然是一项核心技术。但由于临床上很多病原体难以被选择培养,从而限制了它们的诊断。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敏感性较低的抹片显微镜检查往往会延误治  相似文献   
69.
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伟 《山东医药》2009,49(9):102-103
房间隔缺损(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在胚胎发育期间心房间隔上残留未闭的缺损。ASD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心血管畸形合并存在。本病约占儿科先天性心脏病的10%,以女性多见,女与男之比约为2:1。ASD大多能通过外科手术治愈,但外科手术损伤较大。近年来,在食管超声的帮助下,经皮封堵器介入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封堵器也明显改进,特别是Amplatzer封堵器,使非手术治疗ASD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70.
患者男、68岁,因"阵发心悸1年余,发作心动过速2天"入院。查体:BP:11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60bpm,律齐,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为进一步明确心动过速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