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1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168篇
医药卫生   630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02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15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371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中心静脉压测定、紧急抢救亦可作为大量液体输入和快速静脉给药的途径。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还可用作胸腔闭式引流置管,2003年以来临床用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用物。深圳益心达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1套,另备胸腔闭式引流装置。1.2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6例,均为男性,年龄20~40岁。其中自发性气胸1例,脓胸2例,胸腔积液1例,血胸1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采用Willson Cook 6环套扎器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病人36例,共套扎74次,平均每例套扎2.1次,每次套扎3点。结果:套扎后食管静脉曲张明显消退,1年内食管静脉再出血率为19.4%,对照组为53.8%,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EVL是一种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3.
一则用童言无忌和亲情表达的广告,如果用世俗的成人思维给其套上“乱伦”的“高帽”,究竟是说明时代进步了,还是人们的思想狭隘了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及Bcl 2和Bax蛋白表达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颈动脉血管间质胶原重构及逆转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16周龄雄性SHR各 12只分别为厄贝沙坦组 (30mg·kg- 1·d- 1 )和非厄贝沙坦组 ,另选同龄雄性Wistar大鼠 12只为正常对照组 ;颈总动脉切片采用HE染色、苦味酸一天狼星红 (PSR)染色、免疫组化法染色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IP缺口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颈动脉壁厚 腔径比值、胶原面积百分比、Bcl 2和Bax蛋白表达和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率(APOI)。结果 非厄贝沙坦组颈动脉壁厚 腔径比值较正常对照组高 2 5 0 .11%± 15 .6 3% (P <0 .0 1) ,厄贝沙坦组治疗 2 0周后 ,较非厄贝沙坦组下降了 4 3.2 4 %± 8.6 2 % (P <0 .0 1) ;非厄贝沙坦组胶原面积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SBP高 2 0 1.6 7%± 16 .73% (P <0 .0 1) ,厄贝沙坦组治疗 2 0周后 ,较非厄贝沙坦组仅仅下降了 17.70 %± 6 .4 5 % (P <0 .0 1) ;非厄贝沙坦组的VSMC率APO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经药物治疗后下降 ;非厄贝沙坦组的VSMC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用厄贝沙坦治疗后 ,VSMCBcl 2阳性率较非厄贝沙坦组明显减少 ;非厄贝沙坦组和正常对照组的VSMCBax蛋白表达阳性率无明显差别 ,用厄贝沙坦治疗后 ,VS  相似文献   
55.
1.318 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1.318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的损伤效应,确定损伤阈值并观察损伤修复情况。方法 以普通白色仔猪为实验动物,以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照射猪躯干两侧皮肤。损伤阈值实验时以肉眼可见红斑反应为判定标准,于照后即刻观察皮肤红斑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红斑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损伤修复观察实验所用激光剂量均高于损伤阈值,于照后即刻至49d观察皮肤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1.318μm激光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为9.2J/cm^2。随着激光剂量的提高,皮肤损伤反应依次表现为暂时性红斑反应、持续性红斑反应、白色凝固斑、淡褐色(炭化)凝固斑。损伤修复所需的时间依次为数分钟、数天、十余天、数十天。结论 1.318μm激光可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ED50为9.2J/cm^2。激光剂量越高,皮肤损伤越重,修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56.
循证护理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证护理是伴随循证医学在近10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临床护理观念、模式[1] 或护理方法学[2 ] 。它使护理活动更加科学化、专业化,受到了国内外护理界的广泛关注,专家们呼吁应从学校教育入手培养学生理解、应用循证护理的能力[3] 。我们于2 0 0 3年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尝试使用循证护理,并运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教学对象我校2 0 0 2级护理大专生96名。年龄19~2 1岁,均为女性。其中护理1班5 2人,护理2班4 4人。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A法。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视为A法,其章…  相似文献   
57.
名人效应有时如同蝴蝶效应一般,这边或许只是轻微地扑闪了一下翅膀,遥远的某处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再比如,宋铁城。  相似文献   
58.
59.
在以往对八年制医学生开展读书报告活动的基础上,2007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首次专门为医学生讲述如何撰写医学文献综述.教师首先具体介绍什么是文献综述,进而通过列举实例详尽讲述文献综述的构成,并教授医学生文献检索和利用网络资源的技巧和方法.通过此次讲述,2004级八学制学生在文献综述撰写中出现的问题较以往有所减少,使其对文献综述的撰写更为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60.
我国食品中的稀土元素及其膳食摄入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