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联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近些年来作为一门新兴信息技术,开始逐步进入医疗领域[2].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胸痛中心的基本情况,论述远程心电监护系统,对应用进行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实践可评估可推广,为急性胸痛的诊治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3.
bcl-2、p53蛋白及PCNA表达与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横纹肌肉瘤(RMS)中bcl-2、p53、PCNA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随访41例)横纹肌肉瘤进行免疫组化ABC法标记。结果:bcl-2、p53基因蛋白和PCNA,发现bcl-2、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72%、70%,其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及不同组织类型的RMS无关(P>0.05)。但与分化程度有关,p53、PCNA在低分化RMS阳性率分别为85%、95%,显著高于高分化RMS42.8%和14.3%(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p53、PCNA阳性率均为86.7%,亦明显高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阳性率33.3%和41.7%(P<0.05)。而bcl-2在低分化RMS阳性20%显著低于高分化71.4%(P<0.05),随访存活1年以内的阳性率13.4%明显低于存活超过3年以上的41.4%(P<0.05)。p53与bcl-2阳性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53阳性率越高,而bcl-2阳性率越低。结论:PCNA、p53、bcl-2蛋白表达能比较准确地反映RMS的生物学特性,p53、bcl-2可作为肿瘤预后显著相关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4.
报道恶性多形性细胞肿瘤50例,其中多形性横纹肌肉瘤9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8例,多形性平滑肌肉瘤12例,多形性脂肪肉瘤5例,恶性神经鞘瘤4例,恶性蝾螈瘤2例。按组织病理形态进行PAS、脂肪染色、Masson、PTAH等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Des、HHF-35、Myoglobin、α-AT、Lys、S-100、NSE、C-Keratin等染色。着重讨论各类肿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应用特殊染色、免疫酶标在上述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和正确应用、合理评价等问题。强调正确的免疫组化诊断必须以病理形态为基础,选择标准化系列抗血清及正确的病理诊断必须结合临床及其它检查。  相似文献   
95.
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整体临床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电子病历为建设重点,开发符合国际规范的新型电子病历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新型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开发医院范围内的多种临床信息系统,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的临床信息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96.
PCNA及p53、C-myc癌基因蛋白在横纹肌肉瘤的表达及其与分级和预后的关系周民伟,赖日权,安建成510010广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罗祝泉,邹国明,谢宇晖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基因,致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30.2利用癌基因蛋白产...  相似文献   
97.
中国1号小型猪建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适合我国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猪模型.方法用中国1号小型猪为实验动物,剖腹取胎后,分为低酸(n=4)、高酸(n=4)和粘膜损伤(n=5)3组,经口感染Hp菌后,分别置于一、二级环境中饲养.用HE染色、WarthinStarry银染色、尿素酶、HpPCR及细菌培养等方法鉴定感染Hp是否造成Hp相关性胃炎的动物模型.结果粘膜损伤组不论在一级还是在二级环境中饲养的乳猪,其食管、胃、十二指肠的粘膜表面均可见Hp菌;尿素酶、HpPCR检查均呈阳性反应;有3只乳猪培养出Hp菌;HE染色组织切片证实实验乳猪患有急、慢性胃炎.而低酸组、高酸组虽然尿毒酶检查,HpPCR检查大多数呈阳性反应,但组织切片及培养均未见Hp.结论首次用中国1号小型猪成功地造成Hp感染的动物模型;胃粘膜呈急、慢性炎性改变.剖腹取胎无特殊病原体的乳猪用消炎痛损伤粘膜,为成功建立Hp感染胃炎提供良好的条件.在二级饲养下胃粘膜表面的Hp量明显多于一级饲养.  相似文献   
98.
AcomparativestudyonmorphologyandimmunohistochemistryofrhabdomyosarcomaandembryonalskeletalmusclesLaiRiquan赖日权,TianYe田野,AnJian...  相似文献   
99.
材料、方法与结果:选择20例不同胎龄(4~8周5例、9~12周7例、13~25周4例、26周~围产期4例)的横纹肌,取材部位为眼泡周围、肢芽、躯干的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作HE、PAS、Masson、PTAH染色及免疫组化Vim、des、HHF-35、Mb染色(单克隆抗体购自Dako公司),汞用ABC法染色,每批染色均设阳性或阴性对照。与此同时选取4~12周胎龄横纹肌10例,按常规制作电镜样品,H-600型电镜观察,结果发现:1.4~12周胚胎横纹肌发育过程可见以下4类细胞:(1)未分化细胞(前成肌细胞);出现于胚胎发育的第4~5周,此期细胞核大而圆,可见核沟,异染色质丰富,聚边,核仁可见,胞质少、主要是核糖体,细胞器少;(2)单核期细胞(成肌细胞):干胚胎发育5~7周,细胞梭形,核杆状或椭圆形居中,异染色质稍少,胞  相似文献   
100.
综合性医院负有“医教研”三重任务,医疗任务重,每年为部队补贴差额近千万元,因而科研的财力投入相当有限,所以如何贯彻“科技兴院”方针,使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就是我们科管工作的艰苦任务。1 确立科研课题的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