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42篇
  免费   2493篇
  国内免费   1828篇
医药卫生   55463篇
  2024年   243篇
  2023年   962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700篇
  2020年   847篇
  2019年   969篇
  2018年   952篇
  2017年   685篇
  2016年   822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2588篇
  2013年   1974篇
  2012年   2162篇
  2011年   2226篇
  2010年   2247篇
  2009年   2316篇
  2008年   2410篇
  2007年   2220篇
  2006年   2397篇
  2005年   2401篇
  2004年   2205篇
  2003年   2038篇
  2002年   1608篇
  2001年   1588篇
  2000年   1760篇
  1999年   1684篇
  1998年   1669篇
  1997年   1658篇
  1996年   1560篇
  1995年   1432篇
  1994年   1289篇
  1993年   1030篇
  1992年   862篇
  1991年   799篇
  1990年   709篇
  1989年   541篇
  1988年   316篇
  1987年   318篇
  1986年   252篇
  1985年   244篇
  1984年   219篇
  1983年   177篇
  1982年   164篇
  1981年   131篇
  1980年   97篇
  1979年   88篇
  1978年   50篇
  1977年   22篇
  1976年   17篇
  1965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Objective To develop a Chinese-made electrolytic detachable coil (CEDC) that would allow patients to enjoy the benefit of electrolytic detachable coil without having to rely on the expensive 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 (GDC), and to test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EDC. Methods Radiopacity of the marker of the CEDC was tested. The anti-strain force of coils and connection points were measured. In vitro and in vivo electrolyses were conducted. We produced 21 aneurysm models including lateral, bifurcation, and terminal aneurysm models, and embolized 18 models with CEDC. Results Radiopacity of the marker was satisfactory. Anti-strain of the coil and the connection point have shown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CEDC. Electrolysis in vitro and vivo, was similar to that of GDC. 83% of the aneurysm models were completely occluded. Coils were found to induce thrombosis in the aneurysm cavity, and could lead to a new endothelium over the entrance of the aneurysm, with organized tissue replacing thrombosis in 2 months. Conclusions CEDC is as efficient and safe as GDC. The marker, the ability to induce thrombosis inside the sac and the growth of new endothelium over the orifice are very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992.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克隆,表达及重新折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人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基因经扩增后,克隆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重新折叠并获得有活性的TRAIL蛋白。方法:用PCR的方法从人胎盘cDNA库中扩增TRAIL基因,经序列分析鉴定,再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11a,经E.coli BL21(DE3)表达,电泳鉴定后,柱层析纯化,重新折叠,流式细胞术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测定不同类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浆内皮素(ET-1)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B)含量,以探讨早期治疗对策。方法:采用RIA法检测。结果:脑梗死、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ET-1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3组患者中的CG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ET-1升高和CGRP的降低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损伤程度有关,说明ET-1和CGRP参与脑缺血形成机制。可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针刺对庆大霉素(GE)耳中毒豚鼠的防治作用。方法 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动物耳聋程度及听神经功能的变化和耳蜗毛细胞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电针能降低GE引起的BAEP反应阈的上升幅度,降低BAEP波峰潜伏期及波间期的延长;能保护毛细胞线粒体呼吸酶的活性,维持毛细胞溶酶体的完整性。结论 针刺能降低GE的耳毒性。保护毛细胞线粒体酶的活性,维持溶酶体的完整性,保证毛细胞  相似文献   
995.
糖尿病性心脏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其中原发性占大多数 ,继发性糖尿病主要是有胰源性糖尿病、瘤肿等 ,本文主要论述原发性糖尿病中的Ⅱ型 (即成年型 )。糖尿病在晚期多合并有糖尿病性心脏病。原发性糖尿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 ,其特征为血糖过高 ,尿糖、葡萄糖耐量减低 ,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临床上早期多无症状 ,至症状期才有“三多一少” ,常伴有心血管、肾脏病等多器官病变 ,其中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Warren氏在 1948年~ 196 3年的 10 36例糖尿病人尸…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观察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拟血管性痴呆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 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拟血管性痴呆小鼠模型 ,并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 ,分别于术后 7天、15天、30天 ,与药物喜德镇对照 ,采用水迷宫法 ,记录游全程时间、错误次数。结果 造模导致了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表现为游全程时间延长 ,错误次数增加 ,且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 ,这种改变逐渐加重。电针和喜德镇均可使模型小鼠的游全程时间缩短 ,错误次数减少 ,但电针组于 7天和 30天时 ,成绩显著优于药物组。结论 电针肾俞、膈俞、百会穴对模型小鼠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有改善和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997.
介入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后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解剖和生理特点,后循环系统动脉瘤,有一些表现为梭形囊状或宽颈动脉瘤,不管是外科手术还是血管内栓塞均无法将动脉瘤腔消除而保持载瘤动脉通畅.在球囊Mata试验成功后,闭塞载瘤动脉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方法.我们对1996年4月~1998年8月间在收治的推-基底动脉瘤病人中的5例行球囊闭塞椎动脉治疗,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显微手术夹闭结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近3年经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血栓塞治疗脉治疗结果。方法:统计近 科的颅内动脉患者25例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结果,其中前循环动脉瘤20例,后循环动脉瘤5例:结果:25例患者中,手术夹闭13例,栓塞12例,人败改为手术夹闭者5全民2例,栓塞后偏瘫失语者2例。结论:颅仙动脉瘤治疗宜着选手术夹闭,栓塞可作为手术的补充,用于手术难以达到或不能耐受手术者。  相似文献   
999.
患儿,男,8岁,因发现心脏杂音8年入院。查体:Bp12/4 kPa,一般情况好,心脏不大,心率86次/min,律整,心音有力,胸骨左缘2,3肋间闻Ⅳ级连续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亢进,无分裂,股动脉枪击音( ),毛细血管搏动征( ),胸片示肺血偏多,但心影不大,心电图正常,心脏B超示室缺。初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除外动脉导管未闭。入院后行左室造影加升主动脉造影。采用常规股动脉穿刺法,送入7F多孔导管于左室中部行左室数字减影造影。以高压注射器按15 ml/s速度注入76%复方泛影葡胺30 ml,左前斜60°采…  相似文献   
1000.
外痈是外科常见之症 ,若治疗护理不当 ,可发为内陷或走黄 (败血症 ) ,甚者可危及生命。因此 ,我们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并从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观战 ,进行辨证施护。1 一般护理  ( 1 )患者注意休息 ,病室内保持安静 ,温度不宜太高。 ( 2 )病情较重者 ,卧床休息。锁喉痈患者取半卧位。臀痈患者取侧卧位。 ( 3)密切注意疮形、肿势、色泽、疼痛的变化 ,成脓后 ,立即切开排脓 ,并记录脓液的色、质、量。患者若见有面色苍白 ,呼吸困难 ,应立即报告医师 ,积极配合治疗。 ( 4)上肢外痈用三角巾悬吊 ,下肢外痈适当抬高患肢 ,子痈患者用阴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