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医药卫生   4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72.
73.
烟草中尼古丁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烟叶为原料,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酸碱预处理和柱层析分离过程,得到纯度达98%以上的尼古丁纯品,建立了一种较简单的分离和纯化尼古丁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不同喂养方式的幼儿唾液中微量元素含量及与龋病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20名不同喂养方式幼儿口腔唾液中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之间F、Ca、Zn、Cu4种微量元素差异有显著性。认为这几种元素与不同喂养方式幼儿龋病发病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人脑听觉系统微血管密度年龄变化与听觉发育的关系及其规律。方法 应用碱性磷酸酶 (AKP)组织化学染色法 ,对 7例新生儿和婴幼儿脑听觉系统微血管密度进行观察拍片及定量分析。结果 微血管密度存在着年龄、区域差异。随年龄增长微血管管径增粗 ,数量增加 ,密度增大 ,形态由简而繁 ,由稀疏到密集 ,形成复杂的网络。结论 人脑听觉系统微血管密度的年龄变化与生后听觉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快速发育密切相关 ,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76.
77.
解剖观察成人手标本94侧(左52,右42),在拇收肌后间隙内独立肌束的存在率为72.34%,肌束远端肌腿终止于拇收肌腱近侧及拇指指背腱膜,依肌束近端附着位置和状态分为第一掌骨型(57.35%,第二掌骨型(7.35%),掌筋膜型(5.88%)及混合型(29.42%),肌束由尺神经支配,可视为拇内收肌的重要协同肌。  相似文献   
78.
豆科植物葫芦茶Desmodivmtriquetrum(L.)DC.药用全草。味苦涩,性凉,有清热解毒,消食利湿,除烦止呕,杀虫防腐的功效(1,2)。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肝炎,肾炎,肠炎以及菌痢,妊娠呕吐等。前报(3)曾报道从葫芦茶的脂溶性部位分得木栓酮,表木栓醇和豆甾醇。本文报道从该植物的水溶性提取物中新分得的2个结晶性成分经化学方法及波谱分析鉴定为水杨酸(Ⅰ)和原儿茶酸(Ⅱ)。均为首次从该属植品中分得。药理实验表明,原几条酸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4〕,而水杨酸通常被用作防腐剂和抗真菌剂,提示这2种或分可能为葫芦茶…  相似文献   
79.
萎缩性鼻炎 ,为耳鼻喉科的难治之症。笔者自1999年治疗 7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将 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4 8例 ,对照组 2 4例。治疗组中 ,男 16例 ,女 32例 ;对照组中 ,男 13例 ,女11例。年龄 2 0~ 6 5岁 ,病程 3~ 30年。诊断依据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以鼻中干燥 ,鼻塞 ,无涕或少涕 ,或鼻腔有脓痂 ,有恶臭为主要症状。伴头痛、头昏、嗅觉丧失、记忆力下降、鼻出血等症状。起病缓慢 ,症状逐渐加重 ,病程较长。常易并发慢喉痹、干燥综合征等。多见于女性。气候干燥、寒冷、环境污染、体质虚弱等因素易…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早期反复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关系。方法对656对早期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常规取外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G显带标本,镜下核型分析。结果 656对早期反复自然流产夫妇中,共检出异常染色体核型98例,异常染色体发生率为14.93%(98/656),占受检个体的7.47%(98/1312)。其中平衡异位54例,占异常的55.10%。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与早期反复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因此,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有反复自然流产病史夫妇进行优生咨询,再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