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46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了解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群恶性肿瘤的患病情况;掌握该群体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型及特点,为从体质着手防治肿瘤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横断面现场调查填写老年生活质量调查表和中医体质调查表。应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后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群中肿瘤患病率为9.1%;75~84岁年龄区间肿瘤患病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5)。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群中恶性肿瘤构成前10位的患者共354人,占该人群肿瘤患者总数的86.1%。在恶性肿瘤人群中,位于前3位的体质分别为气虚质(31.8%)、痰湿质(21.7%)和瘀血质(23.4%)。军队离退休老年人群恶性肿瘤和非恶性肿瘤人群的体质构成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区域化疗对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效果.方法:2002至2006年期间,江门市中心医院对26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患者行肝动脉+门静脉区域化疗后进行随访,并于同期40例仅行肝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之间的累积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而早期肝内累积复发率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区域化疗可以预防和延缓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早期肝内复发.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感染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并进行成本分析。方法将2006年1月-2008年3月皖南医学院附属池州医院因感染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0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抗感染治疗,而对照组予阿洛西林静脉点滴治疗,两组患儿均予蓝光光疗等综合退黄治疗措施。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对两组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儿在痊愈率、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疗程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药品费用、总成本及成本-效果比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感染引起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相对于静脉应用阿莫西林具有明显的药物经济学优势。  相似文献   
104.
雷达操作人员是暴露在电磁辐射环境中的人群.本研究通过对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检测,以评估此类人员的健康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柴葛酒精浸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柴葛酒精浸液搽浴,对照组予单纯酒精搽浴物理降温,比较2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12h内体温降至正常的有99例(81.1%),对照组53例(67.9%),经统计学分析,2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柴葛酒精浸液在短时间内起到较好退热效果,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磷酸川芎嗪微透析体内回收率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反透析法测定回收率,考察流速、浓度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 反透析法测定的体内回收率与媒介中磷酸川芎嗪的浓度无关,稳定性良好.结论 微透析取样技术可用于磷酸川芎嗪的药动学研究,体内研究的反透析法可作为微透析研究中磷酸川芎嗪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藤茶总黄酮和铁包金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建立体外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8226;)、氧自由基(O-2&#8226;)和羟自由基(&#8226;OH)发生体系,检测藤茶总黄酮和铁包金总黄酮对DPPH&#8226;、O-2&#8226;和&#8226;OH的清除作用。结果藤茶总黄酮对DPPH&#8226;、O-2&#8226;、&#8226;OH的清除作用比铁包金总黄酮和维生素C强,其三种体系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3.32±0.18),(227.41±184.45),(5.22±3.75) mg&#8226;L-1。铁包金总黄酮对DPPH&#8226;、O-2&#8226;、&#8226;OH的清除作用弱于维生素C,其DPPH&#8226;体系的IC50为(36.41±9.68) mg&#8226;L-1。结论藤茶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但铁包金总黄酮不能单独作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8.
109.
患者女性 ,48岁。因“劳力性气短、心悸 1个月。下肢浮肿 3d”于 2 0 0 1年 9月 10日入院。入院前 2周曾因“发热、咳嗽”在当地医院予“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抗炎治疗 4d后退热 ,未继续用药。查体 :体温 37 1℃。脉搏 86次 /min ,呼吸2 0次 /min ,血压 10 0 / 6 8mmHg(1mmHg =0 133kPa)。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出血点 ,甲状腺不大 ,胸廓无畸形 ,两肺呼吸音清 ,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未扪及心脏震颤 ,心界扩大 ,心率86次 /min ,早搏较频 ,心前区闻及 3/ 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肝脾肋下未扪及 ,肝颈返流征阳性 ,两下肢…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建立岩黄连中有效成分脱氢卡维丁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并对2种不同来源药材的不同部位进行分析,为岩黄连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SHISEIDO-SPOLAR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25∶75),检测波长347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 脱氢卡维丁进样量在0.024 1~0.482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48%(RSD=1.44%,n=6).不同生长方式的岩黄连脱氢卡维丁的含量差异较大,以野生含量较高;药材不同部位中以根部含量最高.结论 建立的脱氢卡维丁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岩黄连中类似生物碱成分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