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48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91.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清理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1—2013年住院行关节清理患者8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行关节镜清理术患者40例;观察组:关节镜清理术患者40例,术后辅以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根据说明书建议剂量给予0.5g 口服,3次/d ,连续服用1个月)。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对二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膝骨关节骨性关节炎严重性指数(Lequene 和 Mery 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术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较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口服氨基葡萄糖胶囊组较对照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评分改善(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联合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有良好的近期临床疗效,但是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92.
1869名18岁以上上海都市人口的筛查研究显示,与以FPG〉6.1mmol/L诊断IFG的旧标准比较,以FPG〉5.6mmol/L诊断IFG的新标准所诊断的NGT百分率降低(70.4%比77.2%),IFG增高(9.6%比2.8%),IGT降低(8.8%比10.9%),IFG合并IGT增高(4.6%比2.4%)。  相似文献   
393.
目的:分析卡培他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并对不良反应作出安全性评价。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诊断为胃癌晚期的患者病例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使用卡培他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病症状。结果观察组治疗胃癌晚期有效率为66.66%远高于对照组3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值均小于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有效率高、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轻,无严重不良反应,更适合成为患者治疗胃癌的用药选择。  相似文献   
394.
抑郁症作为情感性障碍一种临床类型,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其主要表现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精神运动性抑制三大症状为基本特征。部分抑郁症患者伴有严重的焦虑症状,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目前抑郁症已经成为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的病因十分复杂,迄今仍未完全阐明。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标记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结构或功能的改变或可能发生改变的生化指标。生物标志物可用于疾病诊断、判断疾病分期或者用来评价新药物或新疗法在目标人群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抑郁症与几种生物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5.
诸多病毒对宿主脂质代谢、脂质膜的运输以及脂质介导的信号转导均会产生影响。磷酸肌醇(phosphoinositides,PIs)是一类参与以上几种细胞过程的一种磷脂。磷脂酰肌醇是PIs的基本骨架,磷脂酰肌醇5个羟基中3、4、5位羟基可被激酶可逆的磷酸化后总共得到7种PIs,包括磷脂酰肌醇-3-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3-phosphate,PI3P)、磷脂酰肌醇-4-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4-phosphate,P14P)、磷脂酰肌醇-5-磷酸(phosphatidylinositol 5-phosphate,PI5P)、磷脂酰肌醇-3,4-二磷酸盐[phosphatidylinositol 3,4-biphosphate,PI(3,4)P2]、磷脂酰肌醇-3,5-二磷酸盐[phosphatidylinositol 3,5-bisphosphate,PI(3,5)P2]、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盐[phosphatidylinositol 4,5-bisphosphate,(PI(4,5)2]和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盐[phosphatidylinositol 3,4,5-triphosphate,PI(3,4,5)P3]。  相似文献   
39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及生物样本库的建立和信息化管理方法。方法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0月经B超及临床血液学检测诊断为NAFLD的1226例患者的全血标本,进行生化指标测定、血浆及全血基因组DNA提取,并检测DNA的浓度和纯度,分别放至-80℃超低温冰箱储存备用,同时建立一套信息管理系统用于NAFLD生物样本库的管理。结果 1226例NAFLD患者的全血标本,其中包括双生子标本83例及家系标本100例。血浆及DNA的提取成功率均为100%,并随机抽取100份DNA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所收集标本能够满足后续试验要求。结论该研究成功建立了NAFLD生物样本库,拥有标准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对标本进行质量控制和信息化管理,为进一步研究NAFLD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7.
目的 观察不缝合皮下组织并采用无针缝合器对合皮肤及皮下组织的切口缝合方法应用于腹部肿瘤腹壁切口的效果.方法 新方法组为2012年4至9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应用不缝合皮下组织并采用无针缝合器,关闭各类腹部肿瘤腹壁切口的52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19例.传统方法组为2011年4至9月同组医生进行的腹部肿瘤切除术后采用常规间断缝合皮下组织并以钉皮器对合皮肤的患者68例,其中男47例,女21例.X2检验比较两组间愈合不良事件发生率,对切口愈合不良事件危险因素的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新方法组与传统方法组比较,切口愈合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54% (6/52)比5.88% (4/68),P=0.2666].年龄(OR=0.918,95% CI:0.224~ 3.764),性别(OR=1.371,95% CI:0.364~5.163),切口长度(OR=2.567,95%CI:0.520~12.665),术前糖尿病(OR=1.469,95%CI:0.286~7.554),术后血清白蛋白(OR=0.536,95% CI:0.108~2.655),腹腔镜手术(OR=0.390,95%CI:0.079~1.922),缝合方法(OR=0.479,95%CI:0.128~1.795)均不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传统方法组皮下组织平均缝合时间15 min,新方法组术后切口两侧无瘢痕.结论 采用不缝合皮下组织并联合无针缝合器的新方法关腹不增加切口愈合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具有潜在的美容功效.  相似文献   
398.
目的:观察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变化,探讨发生抑郁症时大鼠海马组织结构异常原因。 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方法制备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LC-3和Beclin-1的表达水平,LC-3的表达水平以LC-3Ⅱ/LC-3Ⅰ比值表示。 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出现明显自噬体;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LC-3Ⅱ/LC-3Ⅰ比值分别为0.99±0.11和3.13±0.21,Beclin-1表达水平分别为0.79±0.09和2.15±0.28,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LC-3Ⅱ/IC-3Ⅰ 比值和Beclin-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存在明显的细胞自噬,可能与海马体积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99.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在现代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的手会经常受到各种工具、机器的创伤,在这些不同的手外伤中最为复杂和难治的是手的辗压和撕脱伤,其愈后难以判断。有时需多次手术,效果仍不理想,给患者在经济上带来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对此类伤情做出正确判断,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达到优良的治疗效果。我院自 1991年8月—2001年7月共治疗此伤 400余例,术后效果良好的只占 60.00%左右。经病历统计分析,对其中失败病历进行总结后,作者认为其失败原因主要是:①分析致伤因素过于简单,经常是辗压、撕脱和热力伤同时存在。②术前、术中不能对伤情做出准确判断。③无菌、无创及微创技术操作不够。④掌握二期创面时机不及时。⑤忽略最佳康复训练时机。  相似文献   
400.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脑梗死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应用HDI-50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检测,观察血管解剖形态,内膜情况,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按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脑梗死患者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年龄、男性、糖尿病、高血压、高TG、高apoB和高Fib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呈正相关,高HDL-C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高TG、高APOB和高Fib,保护因素有高HDL-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