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2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在胸腺内发育,迁移到外周组织发挥功能,通过对自身抗原反应T细胞活化和增殖起负调节作用,保持自身稳定,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哮喘和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并调控器官移植耐受和肿瘤免疫。近年发现Foxp3是CD4 CD25 Tr成熟、分化以及发挥功能的调节基因。作为小儿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支气管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CD4 CD25 Tr与Foxp3表达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2.
本文通过检测活化前后CBMC和成人PBMC细胞内钙离子(Ca^2+)浓度、蛋白激酶A(PKA)活性,以及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对CBMC凋亡的影响,探讨细胞内信号传导与CBMC凋亡的关系。结果显示:经anti-CD3刺激后CBMC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升高,其上升幅度无人显著差异(P〉0.05),PMA可纠正anti-CD3诱导的CBMC凋亡。培养后CBMC PKA活性明显升高(P〉0  相似文献   
283.
正2019年12月以来,我国发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流行,国家已将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到目前为止,国家层面前所未有地在短期内连续有五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诊疗方案的更新[1]。儿科也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版了《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第一版)》[2]  相似文献   
284.
目的 调查儿科医护人员对儿童呼吸康复的知信行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呼吸康复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对全国范围21省市的513名儿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513份.调查对象呼吸康复知信行的总分为(52.79±9.47)分,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7.47±1.95)、(23.00±2....  相似文献   
285.
1881年由美国的史丹伯格和法国的巴斯德在各自实验室同时分离一株革兰阳性双球菌,即肺炎链球菌(S.pneumoniae,SP).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SP常寄居于正常人的鼻咽腔中,形成带菌状态,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尤在呼吸道病毒感染后或婴幼儿、年老体弱者易发生肺炎链球菌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86.
编者按:医药学术论文是医药学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药科学研究工作的文字记录和书面总结,如何进行科研选题以及把科研成果撰写成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广大医药工作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287.
2009年4月在墨西哥和美国首先发现了在人群间传播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Swine-origin influenza AH1N1 virus,S-OIVs),2009年6月11日WHO正式拉响了6级(最高级)流行性病毒的警报[1].与既往的流感病毒相比较,新型甲型H1N1具有高传染性,尤其是在青少年人群中.因此,监测和研究流感病毒的结构特点,有助于了解此次大流行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288.
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是治疗儿童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虽然已有针对成人的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应用的共识,但由于儿童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亟需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应用的指导文件。该共识从β内酰胺类复方制剂的药物学特点、儿童药代动力学特点、儿童药效学特点、在常见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及药物管理等方面,对该类药物在儿童中的应用给出了全面建议,以规范儿科临床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89.
重症肺炎是全球5 岁以下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1-6] 。2010年研究发现,760万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因素中,肺炎占14.1%[7] 。发展中国家儿童重症肺炎占据全球儿童重症肺炎的70%,在欠发达国家中,每7秒钟就有一个5岁以下儿童因下呼吸道感染死亡[1,5] 。广义的重症肺炎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社区获得性和医院获得性,但以感染性和社区获得性占绝大多数,故本文同广大文献一致,以讨论感染性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为主。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肺炎临床诊断的标准为:在咳嗽或呼吸困难的基础上加上气促或胸壁凹陷[8]。WHO关于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为在咳嗽或气促的基础上,加上以下其中任意一条:(1)下胸壁凹陷,(2)呼吸困难,(3)紫绀,(4)精神食欲下降,重症肺炎即可成立[9]。重症肺炎的发病机制现被认为是以肺部为原发病灶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及其序贯状态[10]。重症肺炎的易感因素众多,Rudan I等[6]根据大量临床研究将易感因素分为三级。确定级(大量研究证据均证实为阳性):营养不良、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体质量<2 500 g)、缺乏母乳喂养(前4个月)、未接种麻疹疫苗(前12个月)、室内空气污染、拥挤;很可能级(大量研究证据证实为阳性,极少量研究证据证实为阴性):父母吸烟、锌缺乏、母亲为家庭主妇、伴随疾病(腹泻、心脏病、哮喘等);可能级(少量的研究证据证实为阳性):母亲的教育水平低、参加托儿所、雨天、贫血、维生素A缺乏、出生方式(剖宫产)、室外空气污染。Jackson S等[11]运用Meta分析得出的确定级因素与Rudan I基本相同,但将贫血、母亲教育水平、出生方式纳入了很可能级,但因其包含的研究样本量差异较大, 使得可信区间加大。本文就儿童重症肺炎易感因素分为自身因素、外界因素、母亲因素三大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0.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非结构蛋白(NS)1氨基酸变异情况及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81例单一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患儿为研究对象, 分别对呼吸道合胞病毒A、B亚型NS1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 对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和Mann-Whitney秩和检验比较NS1有无变异两组患儿临床特征及其Ⅰ型干扰素水平。结果 81例单一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患儿中男58例、女23例。变异组11例, 发病年龄2.0(1.0, 11.0)月龄, A亚型4例, 变异位点分别为Lys33Gln 2例, Gly2Asp、Pro67Ser、Leu137Phe各1例;B亚型7例, 变异位点分别为Val121Ile 2例, Tyr30Cys、Val65Met、Asn85Ser、Ser118Asn、Asp124Asn各1例;所有变异位点在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蛋白质数据库中的频率为0.08(0.04, 0.29)%。无变异组70例, 发病年龄为3.5(1.0, 7.0)月龄。变异组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无变异组[10/11比4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